分享

艺树良山——一念桃花源

 标准生活 2020-05-26

嘉木 ,幽石,此乃良山也。
如丝如梦,梦回良山。
艺树良山
在良山孕育一棵艺术之树




何求行客留,总有初心至白首

掬一捧清凉,

盈一怀淡泊,

与泥土为邻,

袭花香满衣,

邂逅诗意村庄和新绿稻田的风情,

就连呼吸都逐渐绵长。

阳光不经意间穿透山峦的温暖,雨后初霁烟雾缭绕的清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草一木,一树一桩,皆因保留着那份初心,才有如此茂盛的森林。也因这份初心,我们回归了山野间,带着我们崇尚自然、美丽的心。


从一朵花开始,大埝,我们来了

她是一个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山区村落;

她是一个魂牵梦绕,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她是一个简约淡雅,民风淳朴的原真聚落;

她就是美丽乡村,一个诗意栖息的地方。

这里是南京老山国际景区,乘着五一水墨大埝第二届青年文化艺术节的东风,我们献上了一场美丽的乡村体验市集活动。

就这次的“一念桃花源”市集活动来讲,“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这样一句话听着有点怪,却映射出美丽乡村应该“美在哪”、吸引“谁回来”。

我们综合乡村基础条件,对乡村自身民艺民俗民风民食进行开发,以“美丽乡村生活体验”为特色,并融入到景观氛围、基础设施和旅游业态中,把村容村貌融入景点中,将乡村特色元素自然地融入到景点、景观小品等,注重现场乡野的氛围营造,展示大埝社区丰富的物产、乡村民宿、土特产销售、民俗体验等业态,打造特色农业市集的同时,也将艺术、美感融入其中。

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的比拼,不是建城市公园,不是建花园小区,也不单是为了吸引城里人游玩,更重要的是“农民熟悉的、想要的乡村”,要“让花鸟虫鱼回来,让能致富的劳力回来,让乡土文化回来”。

民间自有民间的创意智慧,民间自有高手隐士,此次市集从事搭建现场的师傅,是隐藏的老手艺人,旧物利用也不乏设计痕迹。从用材、造型到内容,都透着乡村历史的沧桑与厚重;土味虽浓,但不失“时尚”意趣。

我们尊重村庄自然肌理,尊重村民生产生活状态,就地取材,就势布景,与村民生产生活相融,与房前屋后村头村尾的花草树木相融。处处体现自然,人人表现景色,还可以降低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本。


志作乡村文化规划师

这是一个创作灵感消失的年代;

这是一个个体创造力匮乏的年代;

这是一个千篇一律的时代。




美丽乡村没有特定模板,也不是简单地搬造全国优秀案例,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挖掘每个乡村的特色并加以发展,才能打造出有内核的美丽乡村。

在理念上,我们紧扣村、社区资源优势,就打造特色旅游乡村为根基,以田园风光、秀美乡村、浓郁民族风情为载体,开发文旅文创产品、活动。

在规划上,坚持充分体现乡村特点、充分体现文化传承、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注重保留乡村风貌、彰显乡土气息,做到不搞千篇一律、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自然生态,让美丽乡村建设“留得住青山、记得住乡愁”。 

坚持传统文化发展理念,在配合特色打造、文化挖掘上下功夫,着力构建集传统文化、观光农业、民俗体验、康养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体系。

在这个文化匮乏的时代,不仅存在于文创旅游、设计行业,各行业都在走别人的路。台北故宫推出“朕知道了”纸胶带后,大陆就推出“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江西南昌某景区内惊现2公里长的山寨“长城”,安徽太湖县同比例“克隆”千里之外的西安临潼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

对于创新者、原创者、渴望杀出血路的勇士来说,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是否拥有世界设计之都、设计大奖的称谓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挖掘自身所处环境的在地性资源越来越突显

文创文旅产品最大的意义应当是浓缩文化的精髓,而不是刻意迎合流行市场。文创不能立竿见影,需要“诚品书店式”近30年的时间坚持,需要“书店景点化”内涵丰富的文化坚持,需要“散尽钱财只为智慧增长”的情怀坚持。


 

村里故事多,深挖、融合是我们擅长的。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

我们每一个人都与乡村有割不断的联系,

乡愁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感记忆。


我们团队充分考虑当地乡村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本着让美丽乡村成为我国特色文化的标志,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中国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富含人文内涵、注重感知体验的综合性旅游活动,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文旅融合给文创产品创造了广阔的舞台。我国文旅业的发展体量和市场规模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从文旅文创产业发展质量和整体效益上看,仍处于发展初期。我们的文创产业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体现在对文化创意的理解和应用上。

目前国内文创产业综合实力较弱,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例如人才缺乏、缺少创意等诸多问题。从国内文创产业现状来看,我国当前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设计总体上还处于跟随阶段,缺少引领时尚的创意产品;缺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个性化产品;缺少文旅与科技融合的高端产品。

文创是需要全新理念来支撑的,对于市场的把握需要大家共同摸索。要把文旅的目的地和文化名片定义为文旅的IP属性,然后以文化IP的属性融合我们所提取的中国文化元素加以创作、创新。

文旅、民宿都不过是带你进入乡村文化的入口而已

乡村文旅文创产业要实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时尚、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既重“物”,更重“人”。

民宿,不只是住宿功能的场所,也不是农家乐的替代品,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虽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每一间民宿的结构、设置、物品、都能让人感受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受浓郁乡村风情及人文情怀。同时结合当地特色饮食、特色小吃,村民积极响应参与到发展民宿产业中,共享乡村发展红利。

对村民们来说,多年的习惯不易改变,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相信能做好。

变化从一朵花开始。

要想让观念落地生根,既需要找准病因,对症施策,更需要耐下性子、花上心思,为硬道理寻找软突破。当改变点滴发生,人们从改变中有了收获,就会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循序渐进,让美丽生长。


 

繁花似锦觅安宁,淡云流水度此生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山脉将乡村与城市的喧嚣隔开来。整洁的环境、富有意义的墙体彩绘、溪流如绸绕村过,舒适自然。房前屋后,种植的药材、灵芝,秋冬季节晒的柿饼、梅菜干、玉米、花生,肥沃的土地、无限的资源,屋檐下守候的老人、健身器械上的小孩、赴圩归来的妇女走在乡道上,形成一副绿地常在、生态宜居、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从头读过,何是世外红尘卷,令人念念不忘,心之向往。

 

一案一处景、一村一幅画

不觉春已深

你再不停下来走一走

看一看,春天就要过去了

别让那些被忽略的

好玩的、有趣的幸福

悄悄溜走

艺树良山

静待时光荏苒

策划团队:艺树良山品牌部

策划人:宗蔓

执行策划:陈澳

文案:甲甲

摄影:张先哲

剪辑:章鹏


艺树良山

提倡简约、自然、富有质感的现代生活哲学,

汇集崇尚同样理念的艺术家、生活家、工匠

及世界各国艺术工作者,跨文化、跨领域合作创作,

本着对艺术品质的坚持,

为良山社区居民及志同道合的同伴们持续不断提供有品质的

展览、市集活动、乡旅游学、民宿体验、艺术书局文化活动及有生活质感的好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