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续上两句组成一首诗您怎么写?

 老街味道 2020-05-26

问题:俗话说:“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这句话什么意思?


前言

这两句出自《增广贤文》 ,下面这一大段文字押八庚、九青、十蒸韵部,今天读起来还是很押韵的: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河狭水急,人急计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需要先说明的是,“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这两句都是贬义。

1、无钱方断酒

古代的文人似乎都喜欢饮酒赋诗,如李白诗中写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东晋陶渊明的《饮酒》诗序言中也写到: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晋朝山简“优游卒岁,唯酒是耽”,据《晋书》卷四十三记载:

简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童儿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茗艼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举鞭向葛彊:『何如并州儿?』」

隋唐时期的大诗人王绩因为喜欢饮酒,被称为"斗酒学士"。在隋朝时,他因为饮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到了唐朝做官,依然雅好不减。

《增广贤文》作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目的是通过洞察社会人生,教育大家如何为人处世。

因此“无钱方断酒”是劝导大家不要饮酒。没有钱了才戒了酒,这是被逼无奈才改正自己的坏毛病。

饮酒常常误事,而且酒并不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大家要学会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

2、临老始看经

我们读到古代贤人的故事时,最常见的一句就是:某某自幼苦读诗书。

例如《《辽史·列传第十九》写到:

杨皙,字昌时,安次大。幼通《五经》大义。圣宗闻其颖悟,诏试诗,授秘书省校书郎。

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是古人自幼就需要学习的课程: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杜甫有诗云: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吾宗》

孔子也说: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

宋朝的罗大经(约1196-1252年)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提到:

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子。”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

这些古人自幼就要学习的经典,很多的经典对于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古人传说,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虽有夸张,但是“临老”才醒悟到,才“始看经”,未免有点晚了。

古人劝学时说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颜真卿这首诗正是对于“临老始看经”的当头棒喝。

《论语·里仁》还有这样一句话:

“朝闻道,夕死可矣”。

假如“临老始看经”的话,看到这七个字不知作何感想。

结束语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是指该做的事情没有作,该努力的时候没有努力。

前面一句是告诫大家控制好自己的不良习惯,后一句告诉大家珍惜时光,做好眼前该做的事情。

不过,洒脱之人不去读什么经,每日里美酒相伴,未必不能自得其乐,潇洒一生。古人不是说:难得糊涂。

老街填上两句,用八庚韵续作一首歪诗: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不问圣贤事,糊涂过一生。

@老街味道

观宋填词130|娶妾也有期限?赵长卿心上人被岳母讨回转嫁给了农夫

观宋填词129|听打个惊人喷嚏,宋词人李处全为何这样填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