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昭公四年
2020-05-26 | 阅:  转:  |  分享 
  


昭公四年



【原文】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

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1子、胡2子、沈3子、小邾娄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4。

楚人执徐子。

秋,七月,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执齐庆封,杀之。此伐吴也。其言执齐庆封何?为齐诛也。其为齐诛奈何?庆封走之吴,吴封之于防。然则曷为不言伐防?不与诸侯专封也。庆封之罪何?胁齐君而乱齐国也。遂灭厉5。

九月,取鄫6。其言取之何?灭之也。灭之则其言取之何?内大恶,讳也。

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孙豹卒。

【译文】鲁昭公四年,春季,周历正月,鲁国降下大冰雹。

夏季,楚灵王、蔡灵公、陈哀公、郑简公、许悼公、徐子、滕淖公、顿子、胡子、沈子、小邾娄子、宋国的太子佐、淮夷人在申这个地方会晤。

楚国人拘捕了徐国国君。

秋季,七月,楚灵王、蔡灵公、陈哀公、许悼公、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人共同出兵讨伐吴国。拘捕了齐国的庆封,并杀了他。这次行动是攻打吴国。这里说拘捕齐国的庆封是什么意思?是为齐国诛杀庆封。为什么为齐国诛杀庆封呢?庆封逃跑到吴国,吴王将防这个地方封给他。那么为什么不说征伐防这个地方呢?因为不赞同诸侯擅自将土地封给别人。庆封的罪是什么?是胁迫齐国国君并且扰乱了齐国社会。接着,以楚国为首的诸侯军队又灭亡了厉国。

九月,鲁国“取”了鄫这个地方。这里说“取”是什么意思?就是灭亡了鄫。灭亡了鄫为什么说“取”了鄫这个地方呢?这是鲁国的大恶行,要避讳。

冬季,十二月,乙卯这天,鲁国大夫叔孙豹去世。

【说明】本篇《昭公四年》,主要描述的是鲁昭公四年发生的故事。主要记述了六件事,一是许悼公去到楚国,留下来参与田猎,椒举去到晋国邀请晋文公,希望他到楚国来,并希望允许各诸侯国能参加楚国田猎,晋平公同意了。二是季武子询问冰雹之事。三是各诸侯国君主去到楚国,参与田猎,宋国太子后到,没有见到楚灵王,于是返回。徐国君主则被楚灵王拘禁。然后楚灵王率领诸侯联军征伐吴国,途经朱方,杀死逃亡在此的齐国庆封,尽灭其族。后又灭掉赖国,把许国迁到赖国境内,后又夺取鄫国。四是郑国子产制定丘赋。五是吴国反攻楚国。六是记述了穆子的衰落。

————————————————————

【注释】1.顿:(dùn盾)周代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商水县北,于公元前496被楚灭。《左传·襄公四年》:“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左传·昭公二十三年》:“顿与许、蔡疾楚政。”

2.胡:(hú壶)古国名。其地在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县西北。《左传·定公十五年》:“吴之入楚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

3.沈:(Shěn审)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名。《左传·文公三年》:“三年春,庄叔会诸侯之师伐沈。”朱骏声曰:“国在今河南汝州汝阳县东南。定(公)四年蔡灭之。”《左传·成公八年》:“楚师之还也,晋侵沈。”

4.申:西周时期诸侯国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韩非子·十过》:“昔者楚灵王为申之会,宋太子后至。”

5.厉:(lài赖)春秋时期诸侯国名,故地在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左传·僖公十五年》:“秋,伐厉,以救徐也。”《汉书·地理志上》:“厉乡,故厉国也。”

6.鄫:(zēng增)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左传·僖公十四年》:“鄫季姬来宁,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左传·宣公十八年》:“秋,邾人戕鄫子于鄫。”

春秋公羊传昭公









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人生道路上若干问题的解读





1







献花(0)
+1
(本文系解决人生问...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