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周教育制度的形成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5-26

1。关于西周教育制度的文献

关于西周的学校教育制度有许多记载和传说。如《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妃(配)色,则入于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籥师学戈,籥师丞賛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大乐正授数。大司成论说在东序。"《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古籍文献上所说的西周教育制度,并非出于虚构,金文中有明证。如《大盂鼎(291字)》中有一段话:"女(汝)妹(昧)辰有大服,余佳(惟)即朕小学。"

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上有眉批说:"今案妹与昧通,昧辰谓童蒙知识未开之时也,孟父殆早世,故盂幼年即承继显职,康王曾命其入贵胄小学,有所深造。"

由此可见,西周贵族确有小学,为蒙昧的儿童学习之处,金文与礼书上说的幼年入小学上学之说正合。

西周的大学叫做辟雍,在金文中也有明证。如《麦尊》(166字)中有一段话:"雲若翌日,在辟雍,王乘于舟,为大丰。"

《静簋》又说:"佳六月初吉,王在莽京(即丰京)。丁卯,王令静司射学宫,八月初吉,庚寅,王射于大池,静学无-(厌)。"

这段铭文具体记下周王在学宫(即辟雍)亲自要求静(太子宣)学射,以后还教给静学射。静在周王的督促下,勤学不倦。由此可见,西周贵族确有大学,或称学宫,或称辟雍,金文与礼书上说的正合。

《诗》、《书》、《春秋》、《周礼》、《礼记》等书中有许多关于西周的教育制度的记载和传说,上面我们仅举几例,并结合金文说明西周确有教育制度。

2。国学与乡学

根据古籍文献与金文资料,说明西周确有比较完备的教育制度。西周的学校教育,可分为国学和乡学,而国学又分为大学和小学;乡学又分为"庠"、"序"、"校"、"塾"等。

(1)关于小学

在上述各种记载中说明西周已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并且是由小学升入大学的。关于小学的存在,康王时的《大盂鼎》已得到证实,无庸怀疑。宣王时的《师--》铭文,进一步证实了西周小学的存在:"才(在)昔先王小学,女(汝)敏可事,既命女(汝)-乃且(祖)考经-小辅。"这段铭文不但证明了王家设有贵胄小学,并且也证明了古籍文献中关于少傅和乐官的记载的真实性。据专家考证,"小辅当读为少傅"。再结合上述《大戴礼记·保傅篇》,这类小学属宫廷的贵胄小学,其学生是王太子,公卿太子、大夫元士的嫡子等。《礼记·王制》说"小学设在公宫南之左",即把这类小学设在王宫的附近,当然是为了贵胄子弟上学的方便。从上述记载与传说看来,天子的贵胄小学只有一个,只有设在王宫以南的左边的那一个。王宫守卫长官师氏和保氏,兼任小学师长。

各诸侯似乎也有自己的贵胄小学。《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云:"诸侯岁贡小学之秀者于天子,学于大学。"

西周的国学中,除设在公宫南之左的那所贵胄小学而外,似乎还有一所小学,设在西郊。据《礼记·王制》,周人设有"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文献通考·学校考》注云:"虞庠在国之西郊,小学也。"这类小学可能是宫廷的贵胄小学,入学学生的层次可能要低一些,或属中小奴隶主贵族的子弟。《公羊》宣公十五年的注曰:"父老教于校室,八岁者学小学,十五岁者学大学,其有秀者移于乡学,乡学之秀者移于庠,庠之秀者移于国学,学于小学。"从全文的语气看来,在里中的"校室"学习优秀的学生可由"乡学"升到"庠",再升到国学,而这个国学不会是宫廷的贵胄小学,而可能是设在西郊的"虞庠"。这样经过几次选拔和挑选才升到国学的小学中去的学生,当然年龄也就不小了,所以有的传说:"十五岁才入小学"。《大戴礼记·保傅》的注释说:"又曰十五入小学、十八入大学者,谓诸子姓既成者,至十五入小学,其早成者十八入大学。"这种解释较为合理。古来的小学生并不严格限于儿童,入学年龄从八岁至十五岁均可。或许这与贵族的等级有关,高级贵族子弟入学较早,中低级的贵族入学较迟,所以才产生关于入学年龄的各种不同的说法。

据《大戴礼记·保傅》注曰,王侯太子入国学之小学的年龄是八岁。《公羊》注:礼,诸侯之子八岁受之少傅,教之以小学,业小道焉,履小节焉。《白虎通·辟雍》说:"八岁毁齿,始有识知,入学学书计。"提出了八岁入小学的根据。据《尚书大传》,公卿之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入国学之小学的年龄是十岁或十三岁左右,至于其他众子,包括大夫元士妾所生之子及少数平民子弟入学的年龄,可能是十五岁左右。又据《文献通考·学校考》认为,公卿以下的子弟,未必一开始就能入国学之小学,而是先学于家塾,长至十三岁左右,才能入国学之小学就读。而国之太子年八岁即可入国学之小学。由此可见,西周小学入学年龄,与宗法等级制度有关。

据《周礼·地官司徒》,西周小学强调的是德行教育,重视以道德来教养贵族子弟。《礼记·内则》说:"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学射御。"有礼仪、乐舞、射御、书计等等,比较全面。这说明西周小学教育强调的是奴隶主贵族道德行为准则的培养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训练。

(2)关于大学

从古籍文献上看,西周大学有"东胶"、"东序"、"辟雍"、"泮宫"、"成均"、"瞽宗"、"上庠"和"太学"等名,从金文材料上看,西周大学有"辟雍"、"学宫"、"大池"、"射庐"等名:在学宫里,周王要举行礼仪大典、祭祀活动、习射乐舞等,庄子所说"文王有辟雍之乐"。如杨宽先生所说:"西周大学不仅是贵族子弟学习之处,同时又是贵族成员集体行礼、集会、聚餐、练武、奏乐之处,兼有礼堂、会议室、俱乐部、运动场和学校的性质,实际上就是当时贵族公共活动的场所。"此说很有道理。杨宽先生在同一篇文章里详细分析了西周时代大学--辟雍的特点,认为辟雍建设在郊区,四周有水池环绕,中间高地建有厅堂式的草屋,附近有广大的园林,园林中有鸟兽集居,水池中鱼鸟集居。

《诗·大雅·灵台》毛传说:"水旋丘如璧曰辟雍。"辟雍之所以称"辟",就是表明其形状如圆璧。"雍"和"邕"音同通用,《说文》说,"邕,邑四方有水,自邕成池者",就是指环于水中的高地及其建筑。《诗·大雅·灵台》谈到辟雍时,所说灵台是指高地上的建筑,灵囿是指鸟兽集居的园林,灵沼是指四周环绕的水池。辟雍中高地上的建筑也叫"明堂"。《大戴礼·盛德》说:"明堂者,以茅盖屋,上圆下方,外水曰辟雍。"《韩诗外传》也说:辟雍"圆如璧,壅之以水","立明堂于中","盖以茅"。《吕氏春秋·召类》:"明堂茅茨蒿柱,士阶三等。"《吕氏春秋·慎大》:"周明堂外户不闭。"《淮南子·主术》:"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史记·封禅书》记述汉武帝时济南人公玉带所献"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周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这基本上和上述古籍文献所记载的"明堂"相合。辟雍四周环绕的水,是开凿出来的,也叫做"池"。"池"本来指逶迤曲折的小河,也有"穿地通水"的意思,所以环城的河也叫"池"。如《陈风·东门之池》毛传:"池,城池也"。辟雍因为四周环绕有池,也称为辟池。《史记·封禅书》说:"澧滈有昭明,天子辟池。"《索隐》说:"天子辟池即用天子辟雍之地。"除辟雍之外,西周还有其他的大学。《礼记·王制》所说:"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这并不排斥其他大学存在的可能性。《王制》所说养国老的"东胶",《文王世子》所说的"东序"、"瞽宗"、"上庠",都是大学。"东胶"即"东序"。《大戴礼记·保傅》:"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帝入太学,承师问道。"这里所说的东、南、西、北学,似乎给我们绘出了西周的大学组成图案。东学便是东序,为习舞、学干戈羽籥之所,由乐师主持;西学即瞽宗,为演习礼仪、祭祀先王先贤之地,由礼官主持;北学即上庠,为学书之所,由诏书者主持;至于南学,有的说是成均,为学乐之所,由大司乐主持。太学有的说是中央之学,可能就是辟雍或明堂。这样把中央与周围四学合在一起,实际上已有五学了。《文献通考·学校考》说这些学校都"并建于一邱之上"。又据《礼记·明堂位》载,鲁国亦得立四代之学,即虞氏的庠,夏后氏的序,殷的瞽宗与当代的周学--泮宫,这里似乎也是把四代之学建立在一起的,并且把这些学校放在"明堂位"来讲,这又把四学与明堂结合在一起了。东西南北学以明堂为中心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学,并非有好几个独立的大学。

(3)关于乡学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之为国学。设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地方学校,总称之为乡学。

据《礼记·学记》,西周的乡学是:"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周礼》又说:"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孟子》只说"周曰庠"。

按《周礼·大司徒》:"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又按《周礼·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前者是指国的近郊而言,后者是指乡以外的远郊而言。乡的学校主要是"庠",遂的学校主要是"序"。《学记》所说的"党有庠",《周礼》所说的"乡有序",皆就近郊的乡组织而言,乡和党的学校都称做"庠"。所以《王制》说,乡里面如果有不帅教者就要报告司徒,然后在乡庠习礼来感化他们。《乡饮酒义》也说:"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屡教不悛的人便"移之遂",由遂学即"序"去感化。如果还不变,最后才"屏之远方,终身不齿"。这也说明乡以庠为主,遂以序为主。

西周时的塾、校,可能不是真正的学校。"塾"可能是门侧之堂,在农村,早晚由父老及里正坐在那里监督检查,是否按时出工,是否遵守秩序,是否敬老尊长等等。《尔雅·释宫》说:"宫中之门谓之闱门侧之堂谓之塾"。注云:"塾"--"夹门堂也"。可见"塾"的初义只是门侧之堂。据《尚书大传》卷五《略说》所云:"距冬至四十五日,始出学傅农事。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余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余子皆入,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轻任并,重任分,颁白者不提携。出入皆如之。"上老、庶老坐在那里对出入的人进行检查和教诫,要按年龄大小排列次序,不能相踰,年轻人要代年老人挑负东西。"塾"虽然也起着管理和教喻的作用,但还不是严格意义的学校。"校"也是一样,按《公羊传》的注释说,这种"校"是选择有高德的父老,在秋收之后到这里来进行教化,这似乎是一种"冬学"的性质,只在农闲时进行。另,"校"与"学"的名称也常互为应用,如乡学亦可称之为乡校。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所记郑子产不毁乡校的事,郑国的乡学即称之为乡校。疏云:"校为学的别名。"还说"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这还表明乡校有一种"议政"的作用。郑子产不毁乡校的目的,也是为了保存"议政"这一好的传统。西周乡校中的所谓养老乞言、语说之类,也是保持这一好的传统。

3。视学制度与养老制度

西周对养老制度特别重视,而且把养老与视学结合起来。凡每年天子亲自视学,同时即举行养老的典礼。据《礼记·王制》载,凡有德有位者曰国老,有德无位者曰庶老。

养老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夏商两代继承之,但西周才在制度上臻于完善。《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饗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这说明西周规定按年龄大小由地方或国家分别承担养老责任,在政策上,不仅中央要负责养老,地方也要负责养老。凡年满五十的则养于乡遂之学,年满六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小学,年满七十的则养于国学中的大学。这种养老制度,自天子以达诸侯,都是相同的。不过一国的长老,由诸侯致养,若是天下的长老,则由天子致养。西周养老不仅鉴于老年人积累有丰富的知识经验,更出于宗法的等级社会的需要:按长幼之序,定尊卑之礼。正如《王制》所说:"养耆老以致孝。"《礼记·乡饮酒义》也说:"民知尊长养老而后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这就是西周重视养老制度的根本原因。

西周养老制度又与天子视察大学制度紧密联系起来。西周天子的视学制度是很严密的。在视学之前,必举行隆重的典礼。凡一年之中,天子必亲往学校视察达四次之多。《玉海·学校篇》引《三礼义宗》曰:"凡一年之中,养国老有四,皆用天子视学之时。"所以说:"一年之内,视学有四,故养老之法亦有四,皆用视学之明日。"每次视学,有庄严的仪式,《礼记·文王世子》说:"天子视学,大昕鼓徵,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反,登歌清庙,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

天子视学那天的清晨,先击鼓以集合大众,众至然后天子至,先行设奠祭先圣先师之礼。视察时天子在旁观礼,意在检阅。祭祀完毕,由学官向天子复命。视学中,要进行比射,考查教练者的教学成绩。金文中也记载有周天子亲自同学官中的"小子"等射于辟雍大池,教练如很称职,周天子赏给礼物(如刀鞘等物)。西周时诸侯每年都要选送武士给周天子,周天子即命令在学官中考试射艺,考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祭祀活动,不合格的则不准参加祭祀活动,因为祭祀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周天子对选送合格的诸侯,增赐封地,表示赞赏。对多次选送不合格的诸侯,则削减封地,表示惩罚。大学生临毕业时,学官把不听教诲的学生报告给周天子,周天子即命令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等各级官员都到辟雍,对这些学生进行训诫。如无效果,周天子再亲自去学宫视察,再不改变,周天子即命令这些学生停止"食乐"三天(即进餐时的音乐),以表示其问题严重,然后把他们遣逐到远方,终身不齿,即终身不再录用他们。

在视学的第二天,照例要举行隆重的养老礼:先设下三老、五更及群老的席位,周天子还要亲自省视所备的酒醴、肴馔和用具,然后奏乐,迎接老人们入席,并歌唱"清庙"之诗。席间,恭敬地请求老人们讲述"父子、君臣、长幼之道",这即是"乞言"、"合语"之礼。还表演"大武"乐舞,以教育全体学生尊老敬德,使他们懂得上下等级关系和礼节。这种视学与养老制度相结合,一方面表示西周社会有"尊年敬德"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又为借"乞言修治"来推行孝悌之道以维系社会秩序,并使青年学生在无形之中得到潜移默化。这些耆老,既是齿德俱尊,社会生活和文化经验又极丰富,把他们养在学校里,对于启迪后进和传播文化,都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周天子把视学与养老仪式搞得如此隆重庄严、雍容肃穆,其目的旨在教育贵族子弟。《礼记·乐记》讲周天子在大学宴请"三老五更"的耆老时说:"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酿,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郑玄在《礼记·文王世子》注文中说:"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子之孝悌也。"这都说明西周的视学与养老制度是对贵族子弟进行教育并树立社会风尚、巩固统治、稳定社会秩序的一种重要形式,这对后代有重要影响。如汉代为尊老敬长,还由朝廷赐给"王杖",即一种顶端刻有斑鸠形状的特殊手杖。持"王杖"的老人享受特殊的尊敬和优待。如有人敢于侮辱,视为蔑视皇上而治罪。从此尊老敬长成为中国的良好风俗传统。

4。家庭教育与女子教育

《礼记·内则》记载了西周贵族家庭教育的逐步要求:"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pán)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西周对家庭教育甚为重视。在家庭中,从小就进行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的教育,凡幼儿生出后至能够自己饮食时,先教以使用右手,能够讲话时,必教以应诺的迟速,而男孩所用的大带必为皮革所制,女孩则必为丝所制。到了六岁的时候,则教他们以简单数字与东南西北方位的各称。到七岁时就要男女不同席不共食,以示区别。八岁则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于长者,开始教以进退辞让的礼节。九岁时则教以一月中的日数和朔望(初一、十五)。总之,家庭教育旨在给幼儿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如尊敬长辈的礼节,以及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等等。

西周社会在男尊女卑思想支配下,女子没有什么地位,更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机会。西周社会女子与男子界限极严,所谓"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男女不相授受,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七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作准备,其教育局限在家庭之内,相对地被轻视。《礼记·内则》曰:"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

西周时女子十岁以后,以不出闺门为原则,不得已而出门时,必须以头巾蒙蔽其面。教育和培养女子的德性,以顺从男子为主,故在受姆教的时候,就要教以"婉娩听从"。他们所学习的是"女事":烹饪、缝纫、编结、丝麻以及家庭中日常琐事。女子受这种教育,既不送入学校,又不出就外傅,只是由她们的长辈或贵族家庭中保姆日常训导她们以"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四项。所谓礼、乐、书、数之教,女子无分,至"治学"、"从政",更非女子所能有的权利。至"十五岁而笄,二十而嫁"。出嫁之后又专以服侍公婆及做家中琐事。到了祭祀大典,女子只能以佐理的姿态出现,而不能直接参与,如准备祭祀用的供品:酒浆、醃菜、肉酱等等。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女子终身束缚于旧礼教中,从事家庭琐屑工作,而不能参加生产劳动和政治活动。"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封建思想的流传,影响了中国社会达三千多年之久,实自西周开其端。总之,西周的女子教育,可说毫不重视,仅在家庭里受些封建道德和家事的训练,使她们成为"贤母良妻"。这是西周时代重男轻女的恶习造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