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全碑》:曹全那么猛,为什么史书上没记载?

 lj0279 2020-05-26

☝点他,点他,点他,报名啦!

这TM才是书法课!

五体课5月22日开课啦!

--

《曹全碑》里的英雄事迹

煮酒论英雄

体课里的隶书代表是《曹全碑》。

《曹全碑》是为东汉郃阳令曹全立的一块碑,这个曹全在史书上没有传记,但按《曹全碑》,他干过一件很露脸的事。

事情还得从建宁二年说起,那一年,曹全被任命为西域戊部司马。

当时,西域有一个国家叫疏勒,疏勒的国王叫和德。和德他是靠弑父篡位上的台,不怎么给汉王朝面子,既不述职,也不朝贡。

于是,曹全就带着一群人去征讨疏勒,最后活捉了和德,把他双手反绑,带到大汉,处以死刑。

▲ 《曹全碑》部分

--

《后汉书》里的窝囊表现

▲ 西汉瓦当

这么威风的一件事,在《后汉书·西域传》里却有截然不同的记载:

首先,和德不是弑父篡位,而是弑侄篡位,他杀的是自己的侄子;

其次,建宁三年,汉王朝确实有征讨疏勒的军事行动,但行动的最高长官是孟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汉王朝并没有取得军事胜利,更没有抓到和德。

面对这样明显的事实矛盾,你选择相信史书还是碑文?

应该说,有些事碑文更可信,比如史书中是“曹宽”,碑文中是“曹全”,给曹全立碑的郃阳吏应该不会搞错这一点,更可能是史书在流传过程中出了什么状况。

但另一方面,有些事史书更可信,比如曹全最后没抓到和德,毕竟从动机来看,《后汉书》没必要抹黑东汉,而《曹全碑》有必要给曹全加戏。

或许,有人会问,这戏是不是加得有点过?

这里有必要再交代一点背景,那就是汉王朝虽然没能攻克疏勒,但疏勒之后的发展并不怎么样,几任疏勒王相继死于非命。

所以和德在立碑之时应该已经死了,《曹全碑》只是对他的死亡方式做了点小改动。

--

更多知识:汉代的两个疏勒

汉代,西域有两个疏勒。

一是《曹全碑》里提到的疏勒国,它在今天新疆的喀什地区

历史上,疏勒国靠近龟兹国,常年被龟兹国欺负。

当初,汉章帝下令班超撤出西域,疏勒国的都尉就说“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说完就自杀。

之后,于窴人民也挽留班超,于是班超最终没有选择奉诏回国,而是在西域奋斗了近三十年。

除了疏勒国,还有一个疏勒城,它在今天新疆的奇台县

差不多就在汉章帝下令班超撤出西域的同时,匈奴人正在围攻疏勒城。

守疏勒城的人叫耿恭,他和他底下的士兵坚守了九个月。粮食断绝,就把牛皮做的盔甲煮了吃。

等最后终于来了援兵,他们只剩下26个人,而这26个人里又只有13个活着回到了洛阳,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三将士归玉门”。

原文再现

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

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

君兴师征讨,有吮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

——《曹全碑》

至灵帝建宁元年,疏勒王汉大都尉于猎中为其季父和得所射杀,和得自立为王。

三年,凉州刺史孟佗遣从事任涉将敦煌兵五百人,与戊司马曹宽、西域长史张晏,将焉耆、龟兹、车师前后部,合三万余人,讨疏勒,攻桢中城,四十余日不能下,引去。

其后疏勒王连相杀害,朝廷亦不能禁。

——《后汉书·西域传》

文字 | 咸鱼癸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