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古暨三代文学史概述

 人类研究中心 2020-05-26

中国远古暨三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的首卷,起自远古,经夏、商、西周三代止于东周前,即自远古百万年前到公元前770年。经历了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个社会形态。

这一时期虽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然而已出现了诗歌、散文和小说的萌芽,与后世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演进与发展,都有历史联系。

劳动创造了远古的文化,也创造了文学。流传至今的少数远古歌谣和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珍贵遗产。神话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是民族性的原型。特别是文字的发明创造,甲骨卜辞的发现、铜器铭文的产生,不仅使我们认识了那个时代,也知晓了萌芽状态的散文。显示散文的发展及形成标志的《尚书》以及《周易》中的卦爻辞,已具有文学特色,有些就是文学作品,对后世中国文学理论及创作技巧、语言风格、体裁形式等诸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诗经》中反映西周初年的史诗及雅、颂中的一些作品,不仅表现了那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且其作品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及比兴手法也给后世文学以极大的影响。

简而言之,远古暨三代文学为我国文学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换句话说,三代及其以后春秋战国文学,奠定了中国各种文学样式的基础,后世的各种文体,大多被认为导源于此时,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所说:"故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大约从一百多万年以前开始,中国猿人已经在我国的土地上活动着。他们用石器作劳动工具,依靠集体的力量,过着采集、狩猎生活,共同取得的食物共同消费。这种原始群,是最早的人类社会。这些原始人作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他们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开创着生活的未来,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人类发展到了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考古发现的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艺术品及绘画等都表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按照实用和美的原则制造的石器工具和陶器用品,本身就是颇为精美的造型艺术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代表了当时艺术的成就。

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和中华民族最初的文化创造充分表现在这一时期的原始文化遗存物中。如:西安半坡发现的彩陶盆上的人面鱼纹图,河南临汝发现的瓮罐上的鹳鱼石斧图和青海孙家寨出土的彩陶盆上的舞蹈图,其姿态之生动,线条之流畅,已令后人拍案叫绝。而此期青铜制品的发现更是为今人所倾倒。近年在临潼出土的两件铜器,据考证为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遗物,比巴比伦出现冶铜技术要早800年。这些考古学上发现的文化遗存,使我们看到了远古人类创造、发展文化的概貌。

劳动创造了远古文化,同样劳动也创造了远古文学。

我国原始社会的文学,由于当时没有文字记录,很多都已亡佚,难以窥见其全貌,流传至今的少数远古歌谣和神话,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珍贵遗产。远古歌谣产生于原始人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反映了原始社会人类的现实生活,也表明了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愿望。如《弹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蜡辞》则是当时农业劳动的产物。此外,周初的《易经》爻辞中真实地记载了早期诗歌原来的面貌。远古歌谣是原始社会人类的集体口头创作,并在人们口头代代相传,它最初是与音乐、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可以说是劳动过程的动作和调节劳动步调的声音的再现,起着减轻劳动强度和组织集体劳动的作用。原始歌谣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从谣谚到诗歌。谣谚为诗与歌的滥觞,诗为记事之韵语,歌为抒情之曲声。歌是"谣"的发展,诗是"谚"的演进。原始的诗,当是以记物、记事为功能,以帮助记忆为宗旨的一种有韵、有节奏感的艺术语言。原始歌谣标志着我国诗歌的起源,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同样的道理,上古神话也是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原始社会,因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周围的自然现象缺乏足够的科学认识和理解,便以具有艺术意味的幻想来解释自然和表现他们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愿望。换句话说,神话是远古先民在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它是泛神论的产物,即自然界最初的人化。神话的起源正如诗歌的起源,是文学最早的源头,确切地说,神话是故事的最早源头。

原始社会由于没有细致的社会分工和文字记录,因而这时的文学具有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等特色。其诗歌、音乐、舞蹈密切结合的表演特点对后来的乐府诗、词、曲等文艺形式也有深远的影响。

到了奴隶社会,夏商周三代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特别是商周时期,生产工具有了较大改进,开始使用铜器、铁器,手工业已成为单独的生产部门,各方面都有新的创造,如陶器中出现的釉陶和白陶,制作精工,艺术价值很高。尤其是青铜器铸造,更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和高度工艺水平。因此,商、周又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有炊器、盛器、酒器、兵器等,种类繁多,造型精美,花纹清晰美观。商代后期的"司母戊"大方鼎,重八百七十五公斤,通体饰有各种花纹,这在世界青铜文化中也极为罕见。更令人瞩目的是,当时许多铜器上都铸有铭文。此外,出现了大量卜骨刻有卜辞,又称甲骨文。

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过渡到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由图画演变为符号,再逐步进化为文字的。考古发掘证明,在距今8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甲骨上所显示的契刻符号,其个别形体与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字形已相近似,很可能这便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又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的西安半坡文化遗址中,仰韶文化陶钵口沿上有几十种刻划记号,这些即是类似文字的符号;在距今约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中,已出现了会意文字。近年在商县紫荆遗址中,又发现二里头文化陶文,距今约四千年左右,而且有些文字也曾见于甲骨文中。不过这些文字都很零散,但可证明这些是中国最原始的文字。这些文字还看不出其与语言的关系,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记录语言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这是殷商中期(约公元前14世纪)出现的。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殷都的废墟--河南安阳的西北曾陆续发现过许多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商朝统治者专设巫史卜祝,凡属朝廷重大事件都要由他们来预卜吉凶,并将预卜的结果用文字刻划在龟甲和兽骨上,史学家称其为甲骨卜辞。

我国文字的特点在甲骨文里已经形成,每个字具有独立的形体,特定的读音和独特的意义,这三个特点对我国过去文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诗歌的对偶,散文讲求的句式整齐,骈文讲求的对偶声律,这些都与我国文字本身所具备的特点不无关联。商代后期,中国文字已基本成熟,显示文字演变阶段中的象形、会意与形声三类字都已出现。尤其是形声字是文字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而甲骨文中具有丰富的形声字,这表明甲骨文已有长期演进的历史了。

有了文字,就有了书面文学的原始材料,我们便可据以了解书面文学的最初形态,从而揭开了中国文学"信史"的第一页。

奴隶社会的文学,是在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和奴隶社会的政治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它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的本质和面貌。其中有关夏代歌谣、散文的记载,可靠的不多,比较可信的是"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尚书·汤誓》),传说是因人民痛恨和反抗夏代最后一个暴君夏桀而唱出来的。商、西周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其诗文部分得以流传,反映在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尚书》、《周易》和《诗经》中的部分作品中。严格说来,这些虽然都还称不上文学作品,但其中显然已含有某些文学的因素,具有不同程度的文学意义。这初期形态的作品尽管十分幼稚,但却标志着我国书面文学的萌芽,包孕着后代韵文和散文的胚胎,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以殷商卜辞为例,卜辞内容反映了商代的社会生活、社会制度,如从卜辞中出现的"禾"、"黍"、"麦"等字,表明当时已有很多种类的农作物产品,而卜辞中见到的"马"、"牛"、"羊"、"鸡"、"犬"、"豕"等字以及对这类牲畜大量宰杀的记载,则反映出当时的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此外,从卜辞中还可见到大量的"奴"、"仆"、"臣"、"妾"等字,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奴隶制度的存在以及奴隶们所处的悲惨地位。倘从文学角度观察,我们又会有新的发现,一般说来以甲骨文记事的文字句子很短,多为片断的文辞。尽管如此,卜辞却记事清楚、准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散文萌芽时期的面貌,特别是其中卜辞形式整齐,偶有用韵,具有一定的旋律美,有的语句中含有某种感情,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意味。

商周时期出现的铜器铭文,也属萌芽状态的散文。殷商青铜器是奴隶主贵族的用品,有青铜礼器、青铜农具与工具、青铜乐器、青铜兵器、青铜车马器等。这些青铜器上大多刻有各种独特风格的纹饰,其中大量青铜礼器还铸有文字不等的铭文,多用散文写成。商代的铜器铭文,几乎都作于盘庚迁殷以后,大都很简单,一般只有一至五六个字。商代晚期铭文也没有超过50个字的。西周铭文篇幅加长,百字以上的颇为多见。比较特殊的有497 个字的"毛公鼎"铭文。铜器铭文属贵族文学,不像卜辞文学的神秘,是一种纯政治的记述,多记述天子或家族之功德,所以堂皇典雅,崇闳隽伟,其叙事大都直陈其事,很少装饰,风格古拙浑朴。但铭文自有值得珍视之处,如1976年3月在陕西临潼发现的"利簋"(古代盛食器)铭文虽短,却概括了有关武王伐纣的史事,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前人称"古文之精严雅洁者,莫如金石文字",便体现了对其文学价值的充分认定。

现存最早的《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件汇编,古代"尚"与"上"同,尚书即上古之书,上起尧舜,下止周穆公,它是夏、商、周三代政治文献的总集,大部分属于西周人的手笔。《尚书》中的文章都是以帝王为中心而进行记述的,主要记载夏、商、周历代统治者的谈话记录、讲演词、命令和宣言。因为是记言的文告,文字古雅,辞句质朴,不加文饰。其中不乏较有文采的记述,如《盘庚》三篇,关于对臣民威之以天命刑罚,喻之以利害道理的句子,很有说服力。语言表达上能传达出盘庚的训示口吻,并善用比喻,代表了早期散文的成就。又如周代文献中的《无逸》,中心突出,脉络清晰,字里行间充满感情,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卜辞之后,作为上古文学史料的是《周易》中的卦爻辞,其与卜辞性质相似而时期也相去不远。在这些卦爻辞中,可以找出一些具有文学意义的作品。它是从卜辞到《诗经》的桥梁。《周易》就是专为巫卜所用的系统卜筮著作,其中记载了巫史们卜筮所积累的经验,反映了比甲骨卜辞更为丰富、宽广的社会内容。《周易》中的卦爻辞大多一卦说一类事,语言较之卜辞显得更为流畅,文句精练,有的韵散相兼,反映了中国文学从占卜记事向记叙文章的演进。《周易》中不仅已有早期诗歌的记载,而且《周易》已具有古代文学的要素。在卦爻辞中,颇有一些富于文学意义的作品。《易传》的哲学思想包含了某些文学观念,或者为某种文学观念提供了解释的依据。《易传》文学思想中十分重要的是"象"这一观念,它将一切抽象的观念都包含在代表着具体事物的卦象之中,并且借助物象来加以说明。这与文学"象征"的艺术功用互相吻合,创造了初具典型性的象征形象,并伴随着富有哲理色彩的暗示性,使其象征意义鲜明化、深刻化、含蓄化。卦爻辞的象征艺术,对先秦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象征手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易传》文学思想中另一个重要观念是"变",这个"变"的观点为文学形象的复杂性、生动性提供了解释的基础,为文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提供了哲学的说明。

此外,《周易》已孕育了中国文学的美学思想;出现了中国文学的多种表现手法及丰富的语言;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体裁。《周易》在中国文学史上显示了开创性的意义,它的诞生与中国古代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离不开《周易》。

从《周易》进一步发展,便到了《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选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305 首,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民歌。《诗经》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诸如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劳动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徭役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人民的劳动生活等等,尤其是民歌中出现了很多描写爱情和婚姻等内容的作品。产生于西周时期的雅颂诗,多为文人之作。《大雅》中的古老的民族史诗,叙写了周民族创业的传说、周族的移民、劳动的歌唱、克商的胜利等,反映了那一时代的风云变幻。《诗经》在艺术表现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如艺术手法的创新、多样,作品感情的真挚,语言的生动优美等都达到了那一时代的最高水平。《诗经》的巨大成就,使它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成为中国后世文学的光荣传统。《诗经》的民歌的表现手法,为我国两千年来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远古暨三代是一个距我们十分久远的年代。在这一十分漫长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先人每前进一步都创造出自身的文明,其中远古暨三代的文学就是这文明中的一页辉煌篇章。文学与历史一样的古老,人类历史的开始就是文学的开始。这是中国文学产生和孕育的时期,远古神话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端绪;此后的夏商文学是中国远古文学承前启后的开创时代,不仅诗歌流传后世,散文如颂、箴铭、誓诰、训戒等文体,亦开后世应用文,史传文之先河。在此基础上,西周文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除诗歌、散文的成就外,《周易》中的文学思想及表现手法又为后世中国文学理论的产生和文学创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是过去的事迹,却也意味着未来的方向。当我们回溯我们祖先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时,不应忘记祖先所开创的这一份灿烂的珍贵文学遗产。中国古典文学正是从远古暨三代文学这一最初的文学宝藏中不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充实自身,从而创造出了巨大的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