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住在上海的老式弄堂房子,在屋檐的旁边,有一根横的方形雨水管,有一根垂直的圆管,这两根管子连接的地方是一个上开口的正方形,下开口是圆形的薄铁皮接头,差不多就是以下图形的样子,这种对象我们一般俗称“天圆地方”。 在平面上,画一个 10*10 的正方形,然后在其中心画一个 R2.5 的圆: 点击右上方的 Viewcube 的西南角(下图中有蓝色小方块的地方),切换西南等轴测视图。(Viewcube 是一个非常好用的三维视图切换工具,以后有机会讲到)。 这个时候就能看到在三维空间的一个正方形和圆形。 1) 在输入第二点坐标的时候,直接使用相对坐标 @0,0,5。 2) 直接将鼠标向 +Z 方向移动,当 +Z 方向的极轴追踪线出现的时候,直接输入 5 即可: 此时,运行 LOFT 命令,并且在选择对象时候直接框选圆和正方形,并且一直按回车直到命令结束即可(关于 LOFT 命令的一些细节,会在之后详解): 在三维模型的情况下,一般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真实”的视觉样式来观察实体的样式。当然有的时候也需要切换回二维线框模式,这个之后会讲到。 在有了天圆地方的实心零件之后,要做的就是把它做成一个 0.1 厚度的薄壁零件,如果没有学过一些特别方法的同学,可能会在这里重新用更小的圆和更小的正方形重新做一个放样。这里我要隆重介绍一个非常强大的命令: 三维实体在创建完以后,形状相对固定,相对于二维对象没有那么容易编辑。而最常用的对三维实体的编辑命令就是实体编辑 SOLIDEDIT。 运行 SOLIDEDIT 命令,可以看到有三类对象的选项,分别针对于实体的边/面/实体。 在这里,我们选择了【体】,可以看到下面展开了次级菜单,里面有我们需要的【抽壳】,这个专门用来对零件进行薄壁化的操作: 选择之前创建的实心天圆地方对象,这个时候会提示要选择“删除面”。如果我们不理解删除面是什么意思就先忽略掉,回车以后直接输入抽壳距离为 0.1。这个时候看到的结果会是和抽壳前一模一样没有变化…… 当我们换到二维视图,或者用 SLICE 命令把对象一切为二的时候会发现,实际上的实体是整个变成中空了…… 在这里来说明一下前面那个【删除面】的作用,它其实是用来制定哪些面是不需要保留抽壳厚度的,也就是说抽壳后这个面是会被删除消失的。 重复刚才的操作,记得在删除面的时候选择上下两个顶面(这里有个小 Tips,在二维线框模式下,利用按住鼠标中间进行三维动态观察 3DORBIT,能比在真实视觉样式下,更容易选中顶面和底面。 最后在输入抽壳距离之后,整个零件就完成了。 回到 LOFT 命令,利用一些样图看一看 LOFT 的一些设置: ![]() 具体的组合太多,我们来找一些常用的看一下: ![]() 开始拔模斜度 & 结束拔模斜度 = 90 度 ![]() 多个横截面进行放样 PS: 注意框选截面对象的话,会按照对象的创建顺序来次序创建对象。而点选则会按照对象的选择顺序来创建,也就是说点选顺序不一样的话,创建出来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 ![]() 一分钟Q&A Q 如何将我这台设备的块输出到另一台设备上 A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