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CE1-一个告诉你什么是科学的基因

 伊凝儿summer 2020-05-26

Nature Plant 封面故事之十七 (2018年第11期):Genetic colour code

绝大多数的橙子果实呈现浅黄色或者绿色。但是不同的柑橘具有不同的合成花青素的潜力,因此可以呈现不同的果实颜色。目前已知柑橘中的花青素是由Ruby2–Ruby1 基因簇负责合成。

ICE1是一个研究冷胁迫的人所必知的一个基因,因此关于它的近期2篇研究论文也是充满了传奇的一段历程。

研究背景

CBF类转录因子在低温锻炼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CBFs基因在低温胁迫早期被快速诱导表达,激活下游冷响应COR基因的表达,但是在低温胁迫后期被关闭。

科学问题:

实现对CBF转录因子这一精细调控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

研究结论:

通过生物化学手段,发现BIN2蛋白激酶与CBFs基因上游转录因子ICE1互作并磷酸化ICE1,促进后者的降解,最终降低了CBFs基因的表达,表明BIN2ICE1的磷酸化是CBFs基因的关键负调控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BIN2的激酶活性在植物受冷胁迫早期会显著降低,而在后期回复至胁迫前的水平。这表明植物在感受到冷信号后,会通过某种机制抑制BIN2的作用,释放对ICE1的抑制作用从而诱导CBF基因表达,增强植物的耐低温能力;而在后期,BIN2的激酶活性恢复,防止过度响应对植物自身造成伤害。这项研究证明BIN2ICE1的调控是植物冷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开关,对揭示植物应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有重要意义。

基因表达调控模式图如下:

Figure 1.

Proposed Model of the Role of BIN2 in Modulating Cold-Stress Responses through Regulating ICE1 Stability in Arabidopsis.

原文题目:BIN2 negatively regulates ICE1 stability in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in Arabidopsis Plant Cell 2019年第11期)

反转发生在五个月后20204

Plant Cell 最新研究否定了ICE1在植物冷胁迫过程中的作用

转录因子ICE1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提高植物对冷胁迫耐受性的master regulator。来自冷环境的植物通常可以忍受非冷冻温度low nonfreezing temperatures的耐受性,被称为冷适应cold acclimationCBF/DREB1 transcription factors是高等植物中保守的调控植物冷适应的转录因子。拟南芥基因组编码了三个CBF/DREB1 genes CBF1/DREB1B, CBF2/DREB1C, and CBF3/DREB1A),它们在∼4°C条件下被快速诱导,同时诱导 CBF/DREB1-targeted COR (cold-regulated) genes,从而提高了freezing toleranceChinnusamy et al. (2003)发现 ICE1 (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1)可以正向诱导CBF3/DREB1A从而提高植物的 freezing toleranceICE1是一个MYC-like basic helix-loop-helix 转录因子。通过ice1突变体ICE1(R236H)(该突变体有一个236位的氨基酸替换RH)的研究证实了该突变体抗冷性显著下降,同时CBF/DREB1基因表达下调。

2008ICE1被认定为是一个调控植物气孔发育的一个基因。ICE1以及它的同源基因SCRM2/ICE2被证明可以通过与核心的气孔转录因子SPEECHLESS形成复合物来促进气孔的分化。  ice1-2 scrm2-1突变体中缺少气孔,这与spch mutant表型一致。功能获得性突变体scrm-D提高了气孔基因 EPF1的表达,形成了一种作者称之为“令人尖叫”“screaming”叶片表皮细胞,该表皮细胞充满了气孔。更为重要的是 scrm-D功能获得型突变体与之前的ice1突变部位和突变类型完全一致。叶片表皮细胞如下图:

 Kidokoro et al. (2020) 的研究challenge the thinking ICE1在调控CBF/DREB1 genes表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ice1-1 mutant:作者将 ice1-1 mutanttransgenic line carrying the emerald luciferase (ELUC) reporter fused to a portion of the CBF3/DREB1A promoter进行杂交,获得了1AR::ELUC  constructF2代群体分析发现 the ice1-1/scrm-D 中气孔的增加与 EPF1的表达没有与 impaired cold induction of the 1AR::ELUC reporter or CBF3/DREB1A共分离. 而且转 ice1-1 gene并没有降低冷诱导的内源 CBF3/DREB1A 基因表达. 这些结果显示 ice1-1/scrm-D突变并不是导致CBF/DREB1A基因表达被抑制的原因,这与2003年的结果完全相反(Chinnusamy et al., 2003)。如果不是ice1-1/scrm-D,到底是什么引起了ice1-1/scrm-D突变体中CBF3/DREB1A表达被抑制呢?原因在于转基因引起的甲基化:在转 ice1-1基因中的植物中的 a CBF3/DREB1A::LUC transgene 引起了内源 CBF3/DREB1A的甲基化

Kidokoro et al. (2020)研究也存在 troublesome mystery. 2020年研究中用到的突变体 ice1-1(ABRC stock number CS67843)存在着 CBF3/DREB1A::LUC transgene,该片段转基因后位于哪个染色体片段的位置不清楚。而且这个片段CBF3/DREB1A::LUC transgene在原始的突变体 ice1-1中并不存在(ABRC stock number CS67845)。因此,2020年研究中的ice1-1突变体与2003年研究中的ice1-1突变体是不是一个突变体?

Nevertheless, the genetic analysis presented by Kidokoro et al. (2020), in conjunction with their ice1-1 transformation experiment, provides a compelling case that the ICE1(R236H) protein encoded by ice1-1/scrm-D does not impair the cold induction of CBF3/DREB1A.(但是无论如何作者确实发现了ICE1CBF/DREB1 genes表达没有影响)

 wild-type ICE1CBF/DREB1表达有没有影响?Kidokoro et al. (2020) 发现 ICE1 overexpression3CBF/DREB1 genes的冷诱导表达没有影响. 而且, null T-DNA insertion mutations ice1-2 and scrm2-1对任何的 CBF/DREB1基因表达均没有影响。ice1-2 scrm2-1 double mutationCBF1/DREB1B and CBF2/DREB1C表达也没有影响,只对CBF3/DREB1A有瞬时诱导.

Kidokoro et al. (2020) 的结果与诸多前人的结果相反:the results of Ding et al. (2015) and Kim et al. (2015) indicate that the ice1-2 mutation reduces peak cold induction of the CBF/DREB1 genes by 15 to 55%, depending on the gene and study. Also, whereas Kidokoro et al. (2020) found that overexpression of ICE1 had no effect on cold induction of the CBF/DREB1 genes, Miura et al. (2007) reported that ICE1 overexpression increased peak expression of CBF1/DREB1B and CBF3/DREB1A by 30% and CBF2/DREB1C by 2.4-fold. Moreover, the same group (Miura et al., 2011) further found that an ICE1(S403A) mutation that resulted in increased ICE1 protein stability at cold temperature also resulted in about a twofold increase in cold induction of CBF3/DREB1A.

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 答案也许很简单,就是CBF/DREB1基因的表达调控非常复杂. CBF/DREB1 genes CAMTA1,2,3,5, CESTA, BZR1/BES1, and CCA1/LHY正向调控并且被MYB15, PIF3,4,7, EIN3, and SOC1负向调控. 而且影响CBF/DREB1表达的因素还包括temperature, light, phytohormones, development, the clock, photoperiod, mechanical stress, calcium flux 因此ICE1CBF/DREB1的调控的两种不同结果可能与不同批次实验有关,这里面既有样本本身的问题,也有环境因素的影响,ICE1CBF/DREB1的调控关系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

ICE1在冷胁迫中的功能到底如何?ICE1可以提高植物对冷胁迫的耐受性,但很可能不是通过CBF/DREB1来调控植物对冷胁迫的耐受性。另外,ICE1对气孔的影响也有可能是其调控植物冷胁迫的一个重要因素。17年前的研究确立了 ICE1-CBF-COR pathway在冷胁迫过程中的作用,而 Kidokoro et al. (2020)的研究实际上否定了ICE1-CBF-COR pathway2003年的研究很有可能只是在某个条件下ice1突变体中CBF/DREB1被抑制,作者并没有通过酵母单杂交等方法证明ICE1直接调控CBF/DREB1的证据。因此ICE1如何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或者说ICE1下游真正的直接调控靶基因值得未来继续研究。

科学就是在否定别人的基础上向前行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