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ABO血型与心肌梗死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2020-05-26 | 阅:  转:  |  分享 
  

中国循环杂志2017年8月第32卷增刊
14
mmol/L)者94例(39%),男性31例,女性63例。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对各种血压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案、实施
结论:早体检早发现糖尿病242例,中老年占87%;女过程及管理效果的成本-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最佳的管
性多于男性,占68%,心电图异常女性多于男性,为64%;理方案,来证实哪种模式是目前最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
结果:通过对血压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在血压控制率、
血脂异常男女各占50%
生活方式依从性以及规律服用药物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

果证实互联网高血压管理模式优于其它高血压管理模式。且
ABO血型与心肌梗死发生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消耗的成本要低于其它管理模式。
庞慧,韩冰,付强,曹秋梅
结论:互联网血压管理模式是目前最有效果的血压管理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
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血压
目的:分析ABO血型与心肌梗死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管理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方便快捷的进行血压实时监测与管
理。在心血管领域,长期实时监控病情、指导治疗是一个巨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2015-05至2016-
10心内科住院患者6713例,其中包括男性4853例,女性大需求。首先远程互联网血压管理可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
1860例。除外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包炎、心脏瓣膜病、压干预和并发症预防,并且在管理过程中增强了患者自我健
康管理意识,可以有效提高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并且
外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免疫系统疾病等。记
可以改善医患关系,降低医疗成本。其次在互联网血压管理
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的基础上建立高血压管理与大数据平台,可以规范高血压大
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甲亢、甲减、冠心病、心肌梗死、静
数据,以数据驱动高血压科研创新与规范诊疗,为指南修订、
脉栓塞、肺栓塞及脑卒中等。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
防控干预、医学研究、卫生政策制定等提供数据支撑,用大
析ABO血型与心肌梗死之间的相关性。
数据的成果惠及公众百姓,并对其它慢病管理提供可借鉴的
结果:入选的6713例患者中合并冠心病4616例,其中
模式。
心肌梗死1813例。另外,A血型1924例(28.6%)、B血型

2194例(32.7%)、AB血型730例(10.9%)及O血型1865
例(27.8%)。校正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我国新疆、西藏地区35岁及以上人群身体
症、心房颤动、甲亢、甲减等,与O血型者相比,非O血型
脂肪率、内脏脂肪指数与心脏代谢性危险因素
者(OR=1.172,95%CI:1.033~1.330,P=0.013)罹患心肌梗
聚集的关系
死的风险显著增高。年龄在40~59岁,非O血型者为(OR=1.220,
王佳丽,陈祚,王馨,张林峰,董莹,聂静雨,郑聪毅,邵澜,
95%CI:1.022~1.455,P=0.027)。男性患者中非O血型者为
田野,王增武
(OR=1.185,95%CI:1.031~1.362,P=0.017)。A血型者(OR=1.303,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95%CI:1.124~1.511,P<0.001)罹患静脉栓塞的风险显著高于
目的: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密切相关,
O血型者。年龄在40~59岁,A血型者为(OR=1.404,95%CI
目前普遍采用体质指数和腰围作为评价肥胖及内脏脂肪蓄积
1.144~1.724,P=0.001)。男性患者中A血型者为(OR=1.316,
的指标。近年有研究提示生物电阻抗测量指标—身体脂肪率
95%CI:1.117~1.551,P=0.001)。
(BFP)和内脏脂肪指数(VFI)对代谢性危险因素及其聚集
结论:A血型者罹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并且存在
的预测效果可能更优。本研究利用西藏与新疆地区慢性心肺
年龄与性别差异。
疾病现状调查研究中35岁及以上人群数据探讨BFP、VFI与

心脏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不同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成效分析
2016年期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选取新
方法:
塔娜,王馨,张林峰,陈祚,郑聪毅,邵澜,田野,王增武
疆西藏地区35岁及以上调查对象7571人进行问卷调查、体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
社区防治部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有效数据5643人(74.53%)。采用多
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FP、VFI与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
目的: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对高血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并比较2项指标对危险因
压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素聚集的预测价值。心脏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定义为高血压、
社会效益。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寻找有效的高血压管理模式,
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4项
从而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可以为提高高血压疾病的
中同时存在2项或2项以上。
控制率,改善预后,降低人力财力消耗,降低疾病负担以及
结果:新疆西藏地区35岁及以上居民代谢性危险因素
其它慢病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模式。聚集患病率为9.78%,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2.70%和7.36%
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现有的国内外高血压管(P<0.01)。BFP、VFI分别按照四分位数分组,不同BFP、
理案例及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传统血压管理模式、电子信VFI分组中高血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
息血压管理模式、交互血压管理模式、以及互联网血压管理蛋白胆固醇血症和危险因素聚集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
献花(0)
+1
(本文系yryish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