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课:2个误区和1个公式 | 如何避免自嗨式写作,让读者读得懂留得住

 昵称8810259 2020-05-26

你好,我是欧小宅。欢迎来到我的壹心理课程《写作体验营》。

在发刊词当中,我强调了一个概念:有效写作。有效写作也是这门课程的核心概念,第一讲,我会首先帮助你理解什么是有效写作。

让别人感兴趣并且听懂我们想说的话,听起来不难,做起来有很多窍门。有“有效”,就有“无效”。因此,我们来区分一下,什么是有效,什么是无效。

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促销的商品清单。我相信不少人都会看看,有没有打折商品是自己需要的。这份促销清单,在超市购物的场景里面,就是一份有效的写作。

什么时候促销清单无效呢?大学开卷考试的时候,促销清单就无效了,开卷考试需要的是教科书。

具体到心理科普写作中,因为涉及到心理学专业知识,所以纯粹的情感鸡汤文是无效的。同时又因为科普的性质,针对科研人员的论文写作法,显然也不适合。

有效和无效并不是一个绝对的定义,是根据文章出现的场景、功能、读者的期待,来决定的。我会在这一讲的稍后部分,展开说一说。

改稿子时间久了,我发现作者的情绪比观念更容易显露,读者甚至会先感受到作者的情绪,然后才是文章写得好不好。所以在动笔之前,我们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比如,调整对写作和读者的期望。

一.期待过高,是渴望被认同的一种投射

我跟不同咨询师交流的时候,会发现大家对写作的期待有挺大的差别,其中一位朋友的心态很典型。

她告诉我,她写作不会考虑读者的感受,而且喜欢高度的自我暴露。文章在她的认知里,是一个筛选器,能筛出喜欢她的人,跟她成为朋友。同时,她希望读者能在看完文章后,在认知和思维上有所突破和进步。

满足自我暴露,获得认同,改变别人,我的朋友希望通过写作能实现的事情,都挺难的。

注意了,期待一篇文章承载自己所有的期待,也是一种不公平。降低对文章的期待,让写作回归写作,松弛的心态更容易写出好文章。

新媒体的心理学写作,实质是科普写作。科普写作的目的是科普,我这位朋友把自我暴露和被认同都放在科普写作上,错位了。被人喜欢这件事,只是加分项和副产品,并不是首要的目标。

科普文的任务是帮助普通读者了解深奥、或者他们认为深奥的知识。有的读者会认为科学知识就像苦药,有益,又有点害怕,担心自己看不懂。我们科普作者,就是喝完苦药以后的那颗糖,给读者安心,不至于被吓跑。

那么,对文章的过度期待是怎样形成的呢?回想一下,你在写作的时候,会不会出现以下的思维惯性:

1、 作为一名心理人,我很关注这个话题,我得写一写啊;

2、 话题涉及很多心理学知识,知识点都得往文章里放才行;

3、 我联想到了自己的三观,我要把自己的思考过程,也放到文章里;

4、 我要让读者相信我是真的懂,我得用各种数据、报告和论文,说服读者,改变他们。

这四个思维惯性的问题在于,认为自己在乎的话题、知识,是一篇好文章的必需品,并且要求自己的文章能改变读者的认知。

自己在乎的话题和知识当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在乎,我们还需要看到读者在乎。至于读者会不会被改变,那是他的个人选择,并不由我们主导。

以“我”为主的思维惯性下写文章,会削弱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给人感觉是作者在自言自语。

比如我收到一篇文章的初稿,出现了一段比较长的叙述。“有些研究心理的精神分析学者从他们的临床观察中得出结论,当一个婴儿无法与他生命中的重要抚育者建立一个深入而鲜活的连接时,他会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地与内心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从而会有越来越强的无意义感,因为他所做的事情,不是内心真实自我想做的,而更多是为了满足外界的要求。”

这样读出来,可能你也会感觉到,这段文字不好懂,听了后半截,前半截就给忘了。对普通读者来说,这个难度还会加倍。

知识点都对,句子也没错,但是我这位朋友,把自己在乎的知识点全塞到一篇文章里了。一篇文章是没有办法承载所有知识点的,这份期待应该由一本书来完成。

于是,我跟这位咨询师沟通:“这一段的知识点太多了,咱们改浅一点吧。”

“怎么改呢?这比书里写的简单啊,也比论文报告简单呢。”

把这一段话改浅,也是我留给各位同学的作业,答案会在第二讲的末尾公布。大家可以多尝试几个版本,看看有什么区别。

把稿子改浅,不但要求我们降低对写作的期待,还需要降低对读者的期待。这是因为,心理人和普通人的思维是有差异的。心理人是纵向的思维习惯,狭窄而深邃。普通人是横向的思维习惯,宽阔而显浅。

我用蒸馒头来打比方。蒸馒头只是一个表象,和面、发酵是上蒸笼之前的步骤。再往前,得磨面。继续往前推,要种庄稼。纵向思维会不断挖掘导致表象发生的一层又一层的原因,还原路径,目的是考究“为什么”。

普通人在生活中,要做的杂事多,思考空间少,于是形成横向的平面思考惯性。依然用蒸馒头来打比方。普通人知道在蒸馒头之前,得和面、发酵,但仅此而已。同时,他还要准备案板和擀面杖,蒸完了还得搞卫生洗餐具等等的杂活。

横向思维宽而浅,大多是短路径的因果逻辑关系,思维目的停留在“如何”。所以,当读者的思维停留在如何蒸馒头的层面上,我们贸贸然跑去跟人说,种小麦的地方还是得挑一挑,这样的沟通就对接不上了。

明白到心理人跟普通人的理解差异,我们也应该降低对读者的理解能力的期待,并且,主动降低门槛,为读者看懂文章提供方便。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写文章的时候,减少“我”在乎,多一点“我们”在乎。高级一点的说法,把稿子改浅,需要双向沟通的写作思维。

其次是降低对读者吸收能力的期待。认知和思维的改变,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可以保留一个愿景,相信写作可以帮助别人。但是我们要放下,用一篇或者几篇文章改变别人的这个执念。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读者的留言,说看了这篇文章以后,醍醐灌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改变他们的,并不是我们的文章,而是他们个人的经历。可能发生了一些事情,引起读者的反思,也可能他看了很多的书,或者他身边有人影响了他的认知。这些经历集结在一起,读者隐约已经有了改变的能量,恰好在看到我们的文章时,触发了他的改变。这就是调整对读者的期待了。

对读者有正确期待,我们要体谅读者的阅读时间有限,不同读者的阅读水平各不相同。当我们真正认识读者后,我们就会明白,文章并不能承载所有的愿望。我们也要调整自己对文章的期待,让读者看明白我们的叙述,就够了。

让写作回归写作,同时把改变的功劳归因读者,是否而跟我们有共鸣的这一个选择权,也交还给读者。我们后退一步,谦虚地做一颗启明星。

二.什么是有效写作

说完了心态,我们来详细讲讲有效写作。

我在这里提供一个公式,有效写作=你想听的+我想说的+你能懂的

有效写作是我和你的对话,也就是作者和读者的对话。但是写文章,一个人、一壶茶就能搞定,并没有读者在耳边絮絮叨叨跟我们聊天。所以有效写作的对话,实际上是一场考验共情和想象力的独角戏。

写作是沟通的其中一种方式,我们需要假设有一位读者在跟我们交流。在社交生活中,有的人不同频,很难沟通。有的人一见如故,特别聊得来。初次见面就聊得来的陌生人,往往是态度比较亲切,他说的话题你也感兴趣,他也愿意倾听你的反馈,不会强势地打断。

代入到写作的场景里,这位陌生人就是作者的境地,每一次写作,都是作者与读者初次见面的过程。读者对于作者的印象,跟我们认识陌生人一样,会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如果作者让他太难受,他会选择退出交流。

有效写作就是跟读者对话。说读者想听的,把读者留住,作者才有机会被听见。

但是,我们也不能为了留住读者而毫无原则地委屈自己,甚至是伪装。自己想说的事情,自己认同的观点,才能言之有物。如果你假装认同一个自己反对的观点,不但资料搜集的工作量会变大,字里行间的态度也无法掩饰。为了讨好读者去伪造一套世界观,很快就会被识破。

我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即使是咪蒙这样的情绪收割型写法,因为她已经自洽,那么认同她的人也会自洽,是买账的。当然了,这里仅仅是举例,我不鼓励大家效仿。

有效写作的最后一项,读者能懂,这部分是写作技巧的事情。写作技巧会在后续课程里详细展开。

在这里,我先立一个标杆,说一下读者能懂的文章的特点,那就是中心明确、逻辑通顺、观点突出,和详略得当。

首先是中心明确。文章一开始得先谈中心思想,观点前置,帮助读者集中注意力,同时也会不断提醒自己,别写跑题了。至于怎样写作不跑题,在稍后的第五讲会有详细的论述。

第二是逻辑通顺。我们在写作之前,一定要设置一个通顺的逻辑框架,也就是大纲。逻辑框架不能太跳跃,不过形式是可以因人而异。有的人需要把逻辑框架写下来,有的人已经养成了写作习惯,心中有数。在第四讲,我会重点讨论如何搭建逻辑框架,一些常见的逻辑错误,以及提供常用的逻辑范例。

读者能看懂的文章,还有第三个特点,观点突出。从整篇文章、到大自然段、小自然段,每一部分都要突出观点,表明态度,让读者知道,这一段为什么要写。

而且观点之间由逻辑串联。

最后一个特点是,详略得当。并不是所有的观点都值得展开篇幅去说,最重要的观点,才应该占据较大的篇幅。如果仅仅突出某一个观点,那么围绕观点,多一些举例、解释。如果像我一样,想输出一个概念,比如有效写作有多重要,那么就需要多花点笔墨在论述上了。

注意,无论是观点突出还是深入展开论述,都要收敛攻击性。在第七讲,我会谈谈,怎样做到温柔而坚定地输出观点。

即使是职业作家,也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后,才能确保自己做到了有效写作。所以不用要求自己,初稿完美,好文章主要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