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子直呼皇帝为爹,《大明风华》不用“父皇”二字,是对的吗?

 袁载誉 2020-05-26

“我知道,是爹可怜我,这两天让老二监国,是想让我歇歇,做不做太子没关系,做您的儿子就行!”画面之中,一个面目和蔼心宽体胖的中年男子激动地说出这段话,这个男子是谁?他就是朱高炽,朱棣的大儿子,《大明风华》中的皇太子。

朱高炽被人诬陷有谋逆之心,自己去向爹爹朱棣解释,这才有了开头那句话。可在我们的认知中,古代皇家哪里有父子亲情,又哪里会叫爹爹,不是应该用“父皇”来尊称吗?莫不是《大明风华》出了错误?接下来,就让我来带您一探究竟。

皇家的称呼——父皇

“父皇,儿臣是冤枉的,是冤枉的呀!“很久之前看《美人心计》,太子犯了错,被严厉的汉景帝惩罚。面对孩子的恳求,他完全无动于衷,明明说父爱如山,可汉景帝这一副要吃人的模样,可感受不到半点父亲对孩子的疼爱。

同样地,孩子在对父亲求饶的话语中,依旧喊的是“父皇“而并非”爹爹“,父母和孩子都严格地遵守着尊卑,都清楚明晰地对待着帝王和臣子之间的那一道身份地位的鸿沟。虽然这个片段出自一部娱乐性质的电视剧,但是也对我们参考古代皇家的称呼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明史》中有记载:“皇子封王者,于天子前自称曰第几子称某王某,称天子为父皇陛下。“由此可见,古代帝王家,皇子们称呼自己的父亲,朝堂中的天子为“父皇”,的确是有一定依据的。毕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始终是君臣在前,父子在后。

皇家的温情——称呼爹爹

在古代,平民百姓称呼自己的父亲为什么呢?当然是“爹”,而有些喜欢撒娇的小姑娘或者是不知事的孩童们也常常称呼“爹爹”,用叠词来表示亲近和撒娇的软糯语气。可在《大明风华》之中,朱高炽对着自己的老子,为何叫爹呢?其实这并不是编剧的锅。

在正午阳光出品的历史剧《清平乐》之中,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公主徽柔称呼自己的皇上父亲,不也是用柔柔的语气叫一声爹爹吗?这种历史剧虽然说不是百分之百准确,可依旧有参考价值。《美人心计》中叫父皇,而《清平乐》中叫爹爹,称呼其实并没有统一,可是不难看出,爹爹这一称呼比起父皇,多上了许多温情。

我们转头看看今天讨论的主题《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的历史背景是在明朝初年,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平民上位,以前还当过乞丐当过和尚,骨血之中肯定带有平头百姓的教育。所以子孙后代称呼“父皇”为爹爹,也是有道理的。

另外,《大明风华》中想要体现的一个元素,就是帝王家中也有温情。所以在四下无人的时候,皇太子称呼朱棣为爹爹。皇太孙称呼他为爷爷,称呼自己的太子父亲也叫爹。这些影视化的场景,带给观众的不是“编剧对历史水平的把握不够”,而是他们想要塑造的其实是一个有温度,充满爱的家庭缩影。

其实明朝对于皇子怎样称呼父亲是有明确且严格规定的,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规定过,孩子要叫自己父皇陛下,叫皇后为母后陛下。这样明确的规定让我感受到平民上位的他是有几分小心机的,他不想让人嘲笑是泥腿子出身,不想被戏称为“草根皇帝”,所以为了朱家的荣耀,他定下了这种有些可爱的要求。

不管称呼如何,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

不管称呼“父皇”还是“爹”,你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对于父亲而言,你的孩子也是你的孩子,这些不是一个小小的称呼可以改变的,这是血缘骨肉的联系,是刻进DNA里的符号。

所以,《大明风华》的编剧们没有错误,他们是想体现皇家也有温情,想塑造出一个不落俗的温暖皇家。但是我们的疑惑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事物。

很喜欢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每个人才会有不同的见解,世界也才会迸发出多元的文化。而笔者就在这里等待着,等着我们一起在求知的路上不断迈进和探索。

参考资料:电视剧大明风华

百科词条“父皇”

《大明风华》中,太子、皇子直呼皇帝为爹,而不是父皇,对不对?——小齐谈时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