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暮云深 2020-05-26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他出生在金军开始南侵的那一年,家仇国恨,与生俱来。

他自幼立志:''剑指中原,还我河山!''八十岁了,仍要请战上前线。

奈何他一再被冷落,被排斥,抱负无处施展,遂将满腔失意、苦闷、无奈写进诗里:''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他所有的战斗,都发生在诗里。

他就是陆游,一位不想当诗人,最后却以诗人名世的南宋爱国志士。

生逢乱世,''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宣和七年(1125)十月十七日,京西路转运副使陆宰带着身怀六甲的妻子唐氏,沿淮河入京述职。入夜,唐氏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儿子,取名陆游,字务观。此时,金国已经兵分两路,直扑宋朝首都汴梁。陆宰情知前路凶险,遂将家人安排在荥阳,独自进京。朝廷对这位冒死来朝的官员十分看重,任他为京西路转运副使,负责战争后勤。陆宰尽心竭力,筹措军粮,怎奈金军势如破竹,宋军望风披靡。第二年初,东路金军渡过黄河,包围了汴梁。陆宰力主抗金,却遭主和派弹劾罢官。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两国交战,最先遭殃的是百姓。各色人等汇成逃亡人流,哭天号地,一路南下。寒风中,陆宰携妇将雏,从荥阳逃往祖居之地寿春。唐氏瑟缩着,把刚刚半岁的陆游紧紧抱在怀里,以体温为其取暖。陆宰有意在寿春终老,但金军继续南下,只好作回老家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打算。身在难民之中,人命危浅,不知归路。目睹惨状,陆宰自叹''乱离人不如太平犬!''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言传身教,国仇家恨扎根心中

时局混乱,山阴也不安全,时有盗贼出没。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市)山中义军首领陈彦声有侠气,将陆宰一家人接到山上居住。原来金兵攻占中原后,宋朝军民同仇敌忾,揭竿而起,陈彦声义军就是其中一股。赵构继位后,一路南逃,将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定为临时行在。陈彦声也带领队伍来到浙西山地,打起了游击。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宋高宗头像

陆游跟山上的几个孩子一起玩耍,一起读书。课毕,就去看义军练剑,从而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一有空闲,就跟义军学剑。人们见陆游小小年纪,练剑不辍,就问他道:''汝练剑何为?''陆游答道:''剑指中原,还我河山!''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靖康之耻

陆宰赋闲在家,日常与友聚谈,提起靖康之耻,无不切齿痛心。当年,蔡京一伙投徽宗所好,诱使皇帝玩物丧志,不理政务,遂致政治、经济、军事全方位腐败,军队战斗力日见低下。宋与金联合灭辽之时,已全副交底于金国,金国方敢以蕞尔小国之众,大举南犯。靖康之耻,绝非偶然。如今当政的秦桧,一味谄媚于上,力主宋金议和,打击抗金人士。一雪靖康之耻的前景遥不可及,陆宰与朋友们或咬牙切齿,或怒目而视,或伤悲流泣,预备好的饭食,放冷了也没人食用。

''喜论恢复'',遭受秦桧打压屡试不中

成长在国仇家恨深重的时代,童年逃难的阴影重重笼罩着少年陆游的心!父辈们的言传身教,不屈不服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他!陆游一面拜主战派诗人曾几为师,一面苦练剑术,以期成年之后,仗剑上战场!一晃数年过去,那个逃难少年变成了文武双全的青年才俊,吟诗作文出口成章,舞起剑来虎虎生风。然而,梦想为国效力的陆游,一出山就碰了一鼻子灰。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参加了两浙转运使司主持的''锁厅考试'',以其扎实的学识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陈之茂的赏识,被荐为魁首。次年礼部考试,陆游冲着状元而去,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他平时喜欢谈论恢复中原之事,引起秦桧反感。秦桧给主考官施加压力,不得录取陆游。结果陆游甭说中状元,连个进士的资格都没保住。自隋朝创立科考制度以来五百多年间,从未有过这等黜落出类拔萃者之事,朝野震动。陆游见识了权臣的可恶与可怕,看透了科场的黑暗腐败,从此绝意科举。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秦桧坐像

绍兴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禅位于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宋孝宗希望有所作为,励精图治。可叹当年名将已凋落殆尽,没有几个能堪大任的帅才。一日,他步入华文阁,询问当今可有李白才华之人?右丞相史浩答道:''陆游。''未几,孝宗调陆游任枢密院编修,兼编类圣政所检讨,负责整理编写枢密院档案、修撰国史、记录当今皇上的政事。孝宗问陆游治国安邦之策,陆游从容而对:''金人诡诈,胜时急进,败时喘息,以和议为诱饵,随机撕毁。''还建议孝宗对金作战''应从长远计,须谋而后动。''孝宗听后却沉吟不语,不想深谈。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宋孝宗坐像

支持张浚,出师不利遭到清洗

第二年初,宋孝宗任命张浚为枢密使,都督江淮东西路军马,主持北伐大计。张浚和陆游的父亲陆宰本系旧交,又都主张抗战,陆游便写信给张浚表示祝贺,并建议张浚制定长远计划,积蓄力量,勿轻率出兵。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张浚画像

不久,陆游因惹恼宋孝宗,被赶出枢密院,任镇江府通判。张浚对陆游很是器重,巡视军备来到镇江,便叫陆游一起商量,如何重整武备,如何进行反攻,还有意将陆游招至麾下,传授他曲琦兵法,把他培养成一名武将。但还未得及实施,形势就发生了逆转。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陆游形象

四五月间,张浚派大将李显忠、邵宏渊领兵出击,收复灵壁、虹县两县,进据符离。但李显忠与邵宏渊不和,邵宏渊不肯力战,诸将相继违令逃遁,金军趁势追击,宋军大溃。汤思退等朝臣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国,力主与金议和。宋孝宗受太上皇赵构掣肘,下罪己诏,并罢黜了张浚。第二年,有人进言孝宗,说陆游曾经''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陆游随即亦被免官。

入职幕府,一段''铁马秋风''的生活

乾道八年(1172),陆游给时任宰相虞允文写信:''我行年四十有八,……家贫,儿年三十,女二十,婚嫁尚未敢言也。''虞允文对陆游的为人还是比较了解的,没想到他家境这么惨,儿子三十娶不了妻,女儿二十出不了嫁,一个官宦世家,落到这步田地,实在难以想象。于是当即给好友王炎写信,请他尽力安排陆游的差事。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虞允文指挥采石矶大战

王炎时任川陕宣抚使,驻节南郑(今陕西省南郑县),统筹西南军事,待机北伐。他接到虞允文的信,马上召陆游为宣抚使干办公事,襄助军事。陆游极其兴奋,马上辞别家人,赴南郑上任。他带领三十多个侍从士卒,从荒原水畔,到铁岭绝壁,从骆谷品、和尚原、仙人原,到定军山、大散关,在南郑方圆三百里的范围内,不辞劳苦,跋山涉水,早晚巡行。天晚了,就和军卒围在一起叙谈,同啃荞麦饼子,同睡长木板铺。有一次在巡逻的路上,他们正在休息,忽然山风中夹着虎啸声传来,士卒们吓得跑不动。只见陆游拿起长矛,冲向老虎。老虎像人一样立起来,陆游举起长矛,直刺老虎咽喉,老虎顿时血流如注,倒了下去。武松打虎很精彩,但那是虚构的。陆游杀虎却是真实的存在,让他骄傲了一辈子,到老了还把那个老虎的头骨放在床上作纪念。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王炎职务虽高,却从不作骄矝之态,常与陆游做倾心之谈。一次,王炎说:''吴璘之子吴挺任都统制,掌兵权。其人远不及其父,骄横放肆,倾财结交士人,是为己深谋。用谁把他换下来呢?''陆游道:''吴玠之子吴拱可也。''王炎对吴挺还是有所忌惮的,犹豫道:''吴拱无勇少谋,遇敌必败。''陆游稍停片刻,沉吟道:''倘若是吴挺遇敌,焉能保证他不败?即使他不败,还立了功,他心怀异志,以利为先,恃功而骄,待价而沽,传予其子,倒可能造成大祸。''不幸的是,陆游一语成谶。34年后,吴挺的儿子吴曦叛变,给南宋造成了极大祸患。

草草收场,''此身合是诗人未?''

王炎对陆游非常器重,委托他起草收复中原的战略。陆游详尽研究当年诸葛亮北出歧山的伐魏计划,作《平戎策》,提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然而,《平戎策》递上朝廷,返回来的却是王炎调知枢密院、四川宣抚司撤销的诏令。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十一月初,陆游南下,就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按说,成都的气候条件和生活条件比南郑好多了,他的心情却糟透了,经行剑门关时,天上正下着毛毛细雨,他骑在黑毛驴身上,随口吟出一首《剑门道中遇微雨》:''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游本人的理想是当兵打仗,像李广那样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好不容易到了前线,竟然这样草草收场,难道这辈子就只能做一名诗人了?他还真说对了,南郑一带的军旅生活,成为他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陆游在参议官的位置上,''冷寂无一事,日日得闲游。''只能把一腔报国热情倾泄在虚拟世界里,他经常打开大散关地图,在地图上模拟他的北伐中原计划。还根据他在南康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一首《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全诗咏物言志,借赞美金错刀寓抗金报国之志。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人能把金虏赶出边关?展现出一种可以光鉴日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鼓舞人心、催人奋起。

僵卧孤村,''尚思为国戍轮台''

淳熙十三年(1188),宋孝宗让陆游补缺,任军器少监。军器监负责武器装备的生产、调拨和修缮,下辖火药作、猛火油作、青窑作、火作等十一个大作坊,共有各类匠人四万多。陆游到各个作坊监察督办,看到以竹为管的长火枪,便对匠人说,若是以铁为管,将来必然能够代替弓箭,是攻守兼备的利器,可以改变战场形势。他嘱咐各大作坊长官:''中国火药兵器隔山打击,长火枪远处射击,军器大进,尔等不可固步不前,要精研精制,机巧胜人。''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然而,庙堂之上,高处不胜寒,变幻莫测。绍熙二年(1191),陆游被弹劾''嘲咏风月''而遭罢官。他对''嘲咏风月''的罪名嗤之以鼻,回到山阴,索性将家里的一间小轩命名为''风月轩''。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的一天夜里,风雨大作,镜湖波翻浪涌。风声、雨声、水声,声声入耳,夜色将尽,陆游恍惚睡去,当年南郑的战斗生活竟又进入梦中,醒来遂成诗一首:''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说他有心报国却遭排斥,一腔杀敌之志无法实现,只能形诸梦境。

不计前嫌,为北伐大义结交韩侂胄

嘉泰二年(1202),陆游被宋宁宗诏入京城,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这年,陆游77岁,早过了退休的年龄,圣上还想着他,欣赏他的一支笔,他自感非常欣慰。只是挚友周必大、范成大、朱熹等人已先后谢世,京城中不见老臣旧交,自己颇有些形单影只。此时,执政韩侂胄的庭院南园建成,请他属文以志。他很不喜欢韩侂胄,认为韩侂胄排除异己,手段恶劣。但韩侂胄主张恢复中原,为北伐积极做准备,这一举措是符合陆游一生最大心愿的。于是他不计前嫌,为韩侂胄撰写了《南园记》,并开始赞扬和支持韩侂胄,给予种种合作。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韩侂胄形象

开禧二年(1206)五月,韩侂胄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等到这一天。他作诗言志,表示自己想要上战场。当然,对于年过八旬的他,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罢了。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宋军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但正如陆游早年所料,吴挺的儿子吴曦里通金朝,按兵不动。少了西线的牵制,金军集中兵力,猛攻东线。宋军纷纷退却,战争形势逆转,宋军北伐变成了金军南侵。韩侂胄被迫遣使议和,金方提出以韩侂胄首级作为议和的前提。第二年,史弥远伪造宋宁宗密旨,杀死韩侂胄,把他的头割下来送往金国。曾经鼓动韩侂胄北伐的陆游当然也脱不了干系,被扣掉了退休官员享有的半份薪俸。陆游的生活本来就非常拮据,失去了退休金,日子逾加艰难,身体日渐瘦弱。

忧愤而死,遗憾不见中国统一

嘉定元年(1208)九月,宋金签订和议,宋称金为伯父,岁币银绢各30万,又以300万缗钱赎回淮、陕两地。这是宋金史上最为屈辱的和议,史弥远的丑行,实是与秦桧不相上下。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忧愤成疾,卧床不起。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陆游儿孙众多,共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们又为他生了17个孙子。陆游勉强撑了一年,嘉定二年(1209)十二月二十九日,到了弥留的那一刻。儿孙们陪侍在他床前,问他还没什么放心不下的?陆游留下绝笔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说,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用不着牵挂了,遗憾的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但他又是乐观的,坚信宋朝的军队能够恢复中原,统一中国。于是他郑重地留下遗嘱,等到王师北定中原这一天,儿孙们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喜讯告诉他。诗毕,陆游与世长辞,享年84岁。

代代相传,子孙不坠爱国之志

陆游没有想到,在他去世的六十多年后,南宋就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灭。祥兴二年(1279),南宋军队在厓山海战中全军覆没,左丞相陆秀夫背着末帝赵昺跳海自尽,宋朝正式宣告灭亡。不过,陆游的精神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他的气节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他的子孙后代。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在国家灭亡之际,陆氏子孙们都表现出了令人尊敬的行为。陆游玄孙陆天骐亲身参加了厓山海战,为了避免被元军俘虏,投海自尽。厓山兵败的消息传到山阴,陆游的孙子陆元廷悲愤不已,号啕大哭,不久便忧愤而死。陆元廷的儿子陆传义,也就是陆游的曾孙,亦绝食而死。南宋灭亡之际,陆游的三个子孙均大义凛然,为南宋社稷赴死,受到了后世的无限推崇。

陆游:不想当诗人的诗人

浙江绍兴陆游故居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九十年后,历史证明了陆游所言,明朝将领徐达率军攻入大都,元朝灭亡,蒙古人退回草原。陆游的后代可以在家祭时,自豪地告诉他,''王师已定中原'',就连丢了四百多年的幽云十六州,也回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