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有病,父母其实有药,就看有不有可能给!

 长沙7喜 2020-05-27

01


有人说,
青春期的孩子,
是行走着的火药桶,
每一对父母,都有点胆战心惊。
最让青春期父母痛苦不堪的,
是两种情况,
一种是孩子出现了心理问题,
一种是孩子出现了行为问题。

有心理问题的孩子,
一般没有行为问题。
有行为问题的孩子,
一般没有心理问题。
去观察,大抵是这样。

为什么呢?
生命的成长,
有一个本能叫“独立自主”,
每一个生命对此都深深的渴望。
童年时,这个权利被父母掌控,
有些父母没意识到,
随着孩子长大要一点点的还给TA。
到了青春期,
孩子的自我从沉睡中醒来,
便与父母开始了一场争夺“独立自主权”的战争。

有的孩子,
被父母管理得太乖太懂事了,
内心刀光剑影,外表风平浪静。
当矛盾冲突很剧烈时,
他们选择攻击自己,于是病了。
有的孩子个性较强,
虽然曾经是个乖乖崽,
但青春期的荷尔蒙,让他们爆发,
一次次突破父母的防守,
用偏差的行为反制父母,
享受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快意。


02


孩子的心理问题或者行为偏差,
貌似突如其来,
父母往往愕然,不明就里。
鲜有人知道,
问题其实已经酝酿了十多年,
不过在此时此刻爆发而已。
束手无策痛彻心扉的感觉,
是提醒父母到了改变自己的最后时机。

但很多父母并不认为自己需要改变,
一切都是孩子的问题。
于是,有人花钱把孩子送到“集中营”,
结果,孩子心理和行为问题都有了。
有人则在心底祈祷,
小祖宗,你怎样才能好起来呀?
恨不得给TA跪了。
有的父母,真的跪了。
下图,就是这样一个无奈的妈妈。
跪了一个小时,
儿子却拍照发圈:开心每一天!


这张图,有人看到了宠溺,
认为是骄纵结了恶果。
有人看到了溃败,
在青春期之争中,
捍卫控制权的父母溃不成军。
真相究竟是什么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妈妈面临一个
由她自己精心布下的困局。


3

孩子有病,

父母其实有药。

解铃还须系铃人,

这就是药,父母是

孩子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一剂良药。

这个药怎么使用?

铃铛是怎样一个个系上去的,

就怎样一个个解下来。

有一个很了不起的妈妈,

她陪伴抑郁症儿子的经历,

算得上一个良方。

“一向品学兼优的儿子,

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

我感到非常意外和难受。

心理咨询师提醒说,家长一定要

加强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

必要时还要向孩子道歉。

我也意识到儿子的抑郁症,

可能与家庭教育方式有关,

但我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改,

不知道自己具体错在哪里。

如果这时候我贸然跟孩子道歉,

‘儿子,是妈妈错了‘’,

却说不出具体哪里错了,

孩子肯定不会接受,

他会觉得我假惺惺。

后来,我开始留意孩子的抱怨

仔细地倾听他的不满,

才知道自己犯了哪些错,

才去理解他的感受。

有些事情我已遗忘,

但我相信他说的是真的,

尽量做到先不指责他,

认真听他说完,

体会他的感受,向他道歉。

当决心要改变一些教育方式时,

我才发现,

家长改变起来真是不容易。

有一些思维方式和脾气,深入骨髓,

遇事的第一反应往往还是如常暴躁。

但平静下来后我会加强自我觉察,

告诉自己下一次要争取不发火,

或者少发火,

要慢慢把母子间发生矛盾的频率减少,

把矛盾的激烈程度减弱。

我安慰自己,

这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摸索。

以前,孩子抱怨我的时候,

我会说:

“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有哪些不对呢!”

但现在,我按照咨询师的提醒,

先听他耐心讲完,再道歉和解释。

他说:“我小时候洗了碗,

你明明说洗得挺干净的,

但你回头还要再洗一遍!虚伪!”

我回应,“妈妈这么做,

让你觉得虚伪,你心里肯定很难过,

我当时还没意识到,真的对不起。

妈妈小时候就有一个坏毛病,

总要把已经洗好的碗再用水冲一下,

你爸爸也说我毛病多,

以后我要改正。”他说,有一次他考了第3名,

以前都是第6、7名,

他满心想着可以得到我的表扬。

没想到我却说,

“第3名没什么,要争取考第1名”。

当时他心里非常难过。

我很惊讶,我都忘了这件事了。

“儿子,妈妈真的错了,

应该给你一个奖励才对。

妈妈是害怕你骄傲才那样说的。

其实,当时妈妈心里也很高兴,

我不应该掩饰我的高兴。

我错了,

当时我忽略了你的心理需求。”

有一次,邻居家孩子说,

他妈从小没怎么管他,

儿子听后嚎啕大哭:

“我感觉你也没管过我!”

这大约就是传说中的心理创伤。

他小时候希望我们关注他,

我反思自己,那时,

我们家条件差,我忙于工作,

他爸忙于张罗生意,

我们俩对孩子关注的确太少了。

孩子小时候太懂事了,

我和他爸晚上不在家,

他自己做作业、吃饭、睡觉,

从来没让家长操过心。

在孩子的抱怨和哭诉中,

我慢慢摸索到了改正的方向

随着我的改变,

孩子跟我的关系越来越好。

现在,他有时候说,“妈妈,抱抱!”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拒绝:

“你都多大了,还抱抱!”

可我现在肯定会放下手里的活儿,

去抱抱我的好儿子。

根据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我学着对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

都毫不吝啬地予以认可。

孩子提出任何的要求,吃的、玩的,

只要有能力办到的,我都答应。

有时候,他半夜提出

要出去走走、开车兜兜风,

我即便睡觉了,也起来陪他去。

有时,他躺在床上喊,

“妈,你过来”。

我就过去,其实他找我啥事也没有,

就想让我陪他坐着。

以前是我们做家长的过于自以为是、

不懂得表达爱意,

孩子缺少与我们亲密的接触和交流。

现在,孩子已找回这种亲密的感觉。

他的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

看着儿子的改变,

我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

父母,就是孩子

心理问题、行为偏差的一剂良药!

04

孩子有病,

父母是因,也是药。

上文中的那个妈妈,

很勇敢,能够反思自己;

也很智慧,通过孩子的抱怨,

找到了自己需要改正的方向。

还很坚强,在至暗时刻,

依然可以学着接纳自己和孩子的不完美。

若父母能够善待孩子,

给孩子足够的生理和心理营养,

孩子就能够像植物一样,

向上生长。

作为心理工作者,

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妨架上药生尘。

只要众生安好,

同行们将笑看门庭冷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