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凝视之美

 承德青山口才 2020-05-27

青山2020最新原创散文

人的眼睛就是心灵的窗子,眼睛就是心灵的镜子,在眼神外观产生感触后,心灵就会把看到的景致映现到心灵深处,如同传统相机的底版一样,眼神定住了,心窗就打开了。

凝视之美

我欣赏一个人专注的样子和眼神。他在凝视什么,他在用心思考什么。眼眸和目光气定神闲,细极致微,凝神静气,洞彻思考人生。

仰视普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佛像的目光,柔和致远,洞彻世间万事万物,慈悲悲悯,空洞深远,把人间的悲苦当做一种修行,期待来生幻化成一种善的因果。佛说,凝视是期待一种机缘,善因善果,恶因恶果,佛的凝视的目光,无处不在,即使你在慎独时,也会凝眸你的善心所在,让恶无处遁形。凝视,生命如虫,趋光性,走向光明,趋善性,向善向好。佛的凝视,照亮大同世界。慈悲与爱温暖世间万物。

普罗米修斯的目光,先知者、盗火者... 普罗米修斯的目光充满叛逆和抗争

维纳斯的眼神,集爱与美于一身的爱神维纳斯,凝视的眼睛很迷人,会放电的那种,把爱传递给世间。

蒙娜丽莎微笑中的眼眸。蒙娜丽莎面容姣好,恬淡的双眸、饱满的面颊、高挺的鼻梁,看上去格外的素丽和文雅。稍稍斜视但有点俏皮的眼神,充满神秘。

最近看纪录片记录的是麦积山的佛造像,“东方微笑”指的是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的微笑的小沙弥。这尊小沙弥的泥塑像,位于133窟东北角的佛龛里,是一位少年佛家弟子的侧立像。塑像身高不足1米,面露憨厚而又略带稚气的神情,俯首侧耳似乎在专心致志地聆听佛的教诲,细眯的双眼又好像在琢磨刚才的说教,而那深深刻印在嘴角上会心的微笑,更像是领悟了其中的奥妙,那微笑自然传神,让人心动,真可谓虔恭脱俗,颖悟聪慧。这一动人微笑已“绽放”了上千年。他的笑眼眯成一条缝,凝视着眼前的人或景致,眼神笑的纯净,那对面的人或景致也一定是纯净或圣洁的。凝视是忠实记录此情此景。而且是精美的景致。

凝视是世间的至美,被艺术家定格在深深的眼眸中。

顾城在诗中这样写道:

世界在喧闹中逝去

你凝视着什么

在那睫影的掩盖下

我发现了我

一个笨拙的身影

他的诗深刻挖掘自我,凝视着自我的“笨拙”。

凝视有时是内化的心理过程。反观自我,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在唐代诗人中,题咏自己的肖像画、书写揽镜自照心情者,以白居易的作品最多。对白居易而言,照镜和观写真具有“自相形骨”的共通性。在他四十五岁写给妻子之从兄杨虞卿的信中,说自己:“又常照镜或观写真,自相形骨,非富贵者必矣,以此自决,益不复疑。故宠辱之来,不至惊怪。亦足下素所知也。”以白居易为例,诗人如何经由看画与照镜而“看见自我”,以至认知自我、体会人生。大约在三十六岁到三十七岁之际,白居易拥有了第一张自己的肖像画。《题旧写真图》云:“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白居易的对镜诗里,更是经常注意头发与容貌的变化:    衰容常晚栉,秋镜偶新磨。一与清光对,方知白发多。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今朝一拂拭,自照顦顇容。    闲看明镜坐清晨,多病姿容半老身。    三分鬓发二分丝,晓镜秋容相对时。

白居易的写真诗与对镜诗所凝视的对象(或对象的原主)始终是自己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邀则是一种凝视。

王维写出《山居秋暝》是一种凝视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那是一位大隐之士和佛家弟子用一双悲悯虔诚的眼神,凝视明月照松间,凝视流动的清泉在不动的石上流淌。凝视响动的竹子,凝视洗衣的少女,凝视动的莲叶和悄然而动的渔船。

凝视分三种:

第一种外观事物,事物的外形,色彩,特点,特色,属于浅层次认知事物。

第二种是凝视入神,深刻思考事物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内在的发展方向。这是深层次认知事物的阶段,有如工匠。

      第三种凝视就是内观自己内心。

       而在爱情方面相互凝视为人间至情

舒婷的诗《致橡树》则把这样的凝视最好的表现出来。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爱的凝视是相互支持,相互吸引,相互鼓励,相互共鸣的心理过程。

凝视是一种认真的美,一个人认真和专注本身就是一种美。思想集中,神情专注,眼神凝滞真纯,思想集中一点而穷尽想法,为的是一探究竟。

这使我突然想到多年前那个大眼睛女孩,她也在凝视,真纯的凝视,那是一种渴望,渴望学习,渴望知识,渴望精彩的世界。

这凝视的价值就是唤起人们对山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的广泛的重视,全社会对渴望知识的山村孩子的支持,一双凝视渴求的眼神,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渴望知识,为满足孩子们的渴望而全身会的具体行动,支教支边,对山村教师的重视。

一双凝视的眼神这样的精神力量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对于中国基础教育的促动力量。

凝视,无声,深刻,思想。

人的眼睛就是心灵的窗子,眼睛就是心灵的镜子,在眼神外观产生感触后,心灵就会把看到的景致映现到心灵深处,如同传统相机的底版一样,眼神定住了,心窗就打开了。凝视时就是打开心窗的时候。无论是用心认知事物,还是认真彻悟事物的内在规律,还是认知洞彻后,反观自我,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都会首先通过眼睛看见认识,经过认真思索,然后凝神聚力,投射到心灵深处,形成思想的深刻体验过程。

凝视是我喜欢的情状,喜欢那种专注之美,挖掘事物的本质,深刻思考人生。

202052020:22于单位值班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