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289】从三六度分律法的产生看钢琴调律理论的重要性

 葛力锌 2020-05-27
导语

   众所周知,钢琴调律是一项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音律 ,音程以及音的各种拍频等各种音乐要素,因此理论,就在钢琴调律的工作与学习中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如果你可以将上述那些理论融会贯通,那么你,不过是一个出色的音乐理论家!作为调律师,还有更深一步的进阶:把理论贯于双手,与弦轴比拼“智慧”!所以,在钢琴调律的世界里,只有把理论当杆,实践当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你才能在这个调律师“横行”的大潮中站稳脚跟!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历史,它一步未停的在发展着,当然,它也有着能够发展的巨大空间,有效提高调律人员对钢琴调律的原理、方法、程序及其结果的认识,使操作更理性化,是目前钢琴调律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如今钢琴调律的圈子里面,并不是向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健全,据我看,它还是可以发展,可以进行健全化的,离我们比较近的便是在四五度分律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三六度的分律法!

从三六度分律法的产生看理论的重要性

   手法相当熟练的调律师,无论怎么认真进行平均律的调整,但是平均率合不上的情况仍然经常出现,仔细研读“怀特”先生的四五度生律法后,发现必须用三六度检验法去校正,才能达到较高精度,但是在四五度生律的顺序中,一共11个音,只有到第4个音时,才出现大三度检验音程,前三步出现的错误仍得不到检验,所以四五度法既使用了三六度检验法,也仍不大方便,由此,想到既然三六检验可以提高精度,何不直接用三六度生律?经过八个多月时间的反复实验练习,整理出了三六度生律顺序,又经一年多的反复试调,证明以三六度为主、四五度为辅的方法生律,在第二步新调出来的音,就可以得到验证而不会把可能出现的错误带到下一个程序中去,使生律的每一个程序(f#f除外)都能得到及时验证,其精确度较高就不奇怪了。 三六度生律法的出现可以说是大大增强了调律技术的准确性,它是在四五度生律法的基础上研究发展出来的,三六度并没有抛弃四五度生律法,而是把四五度生律法的检验程序加以调整后,组成了新的生律法。如果按四五度的程序检验,使基准组达到高度精确,可能要比用三六度调律法还要更难。因为四五度检验程序有不少小六度,要听准这些小六度音程,就必须要把这些拍频都记住,才可以真正起到检验的作用;但是若采用三六度法的顺序生律,以四五度来听辩拍音,只要是可以熟炼掌握四五生律法的调律师,使基准组达到较高度的精确程度是很简单的。 在学习三六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开创出三六度是对发明者的理论知识多大的一个考验。首先,三六度生律法的运用必须要掌握它的拍频,第一个三度f-a是七拍,第二个三度#f-#a7.5,第三个三度是8.0,第四个是8.5,第五个是9.0,第六个是9.5,第七个是10.0,第八个是10.5,第一个六度f-d18.0拍、第二个六度#f-#d18.5拍,第三个六度是9.0拍。这样我们只要记住33-44键平均律基准组各音程拍频的4个数,第一个五度0.6,第一个四度0.8,第一个三度是7,第一个六度是8,其余可以通过推算得来,把三六度生律法背下来,只要先定下33键至44键这个范围,三六度循环就不会出错了;当然,在三六度、四五度生律法中,四五度处于同等重要地位,只要在生律过程中三六度、四五度都认真听,就能达到精确的目的了。

   世界上的每种事务每天都在进化着,钢琴也不会例外,在探寻的路途中,理论便是最基本的根基,在老旧的方法上加以剖析,使而衍生出一种更先进更有效的解决方法,我们从四五度生律法过渡到三六度生律法的过程便是如此:在三.六度顺序中第一步是下三度(a-f),第二步是f-d1调准f-d1六度时应该用a-d1四度检验,由于不熟悉f-d1的拍频,可以先听四度的a-d1然后再听f-d1六度的拍频,如果f-d1六度比a-f三度的拍频且略快一拍,a-d1的四度音就调准了,也就是说只要把后边的三六度生律表顺序中的“校”当成“调”来操作,把“调”当“校”来听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