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身份证”上线,武汉人以后出门可以不带身份证了?

 逸仙庭 2020-05-27

“没有身份证不能入住”

“买火车票请出示身份证”

“对不起,请凭身份证办理业务”

......

如果忘带身份证,

你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尴尬场景。

以前出门有个“伸手要钱”法则

提醒自己带身份证、手机、钥匙和钱

今天,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出门忘记带身份证也不用怕了!

武汉市即将开启“刷脸”时代!

6月22日上午,武汉市公安局在市民之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推行“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十条措施》,其中包括在全国率先上线的“电子证照卡包”app,也就是电子身份证。

“证照卡包”APP刷脸采集证照信息

6月22日上午,市民邓女士来到武汉市民之家治安窗口办理业务,手机下载“证照卡包”APP,输入自己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等信息,接着用手机“刷脸”采集生物特征,她的各种公安证照信息在系统后台自动关联集成。“证照卡包”APP还自动生成一个二维码,治安前台工作人员直接扫描该二维码,她的个人资料信息便自动上传至内网审批系统,方便办理业务时进行实名、实人的身份认证。



武汉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介绍,电子“证照卡包”是基于国家“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信息安全研究所和武汉云开天际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发。



电子“证照卡包”APP哪里下载?地址:www.mycards.net.cn,安卓系统手机可以安装,安卓应运商店将很快上架,苹果手机也将于近期开通。

在PC端“网上警局”办理网上政务事项

需提交电子版个人证件材料,

然而现在

只要下载“电子证照卡包”APP,

打开扫一扫“网上警局”界面上的二维码,

就可以进去网上办事了

武汉公安在全国首个上线运行“电子证照卡包”app,集合了身份证、户口本、居住证、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护照、行驶证、驾驶证等8种证照的功能,可为各类政务服务实现“马上办、网上办”提供基础的身份认证。

今年7月1日起,武汉市民之家公安特种行政审批等窗口将接受电子“证照卡包”扫一扫和二维码。随后,“电子身份证”将会应用于更多政务服务和便民生活领域。

举个栗子

快递,用电子卡包扫描包裹单上的二维码,可实现实名认证,且避免个人隐私泄露;

网吧上网,不需要出示身份证,使用电子卡包里的上网卡。

“证照卡包”还将开通更多应用场景,比如创业贷款、网购机票等。目前该app仍在测试完善,将逐步实现更多场景的运用。

如何证明我就是我?

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

类似的“烦人的证明”曾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证照卡包”让这一难题迎刃而解。

播放GIF

据武汉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介绍,在租房、买房、交友等与陌生人交往时,要想尽快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即使没有实体身份证,只要两人均下载了“证照卡包”APP,且均已经“刷脸”注册,即可实现两个陌生人之间实名、实人互认。

据介绍,点击“证照卡包”APP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会出现一个二维码和扫一扫界面,二维码就是当事人的电子身份证信息,另一方使用扫一扫功能,扫描对方的二维码,二维码界面就会转至生物信息采集页面,现场采集当事人的面部头像,根据提示移动手机或头部,证明是当事人的头像后,扫描一方就会收到对方的身份信息,“我就是我”也就完成了认证。

武汉市民之家网上警局窗口,市民正在尝鲜包含电子身份证的电子卡包(图源自楚天都市报)

据介绍,这种对头像二次认证的情形,属于强认证场景;住店、学驾照、寄快递等均属于弱认证,直接使用电子“证照卡包”即可。

1
一局两微”平台(武汉公安网上警局、“武汉公安”和“武汉交警”微信公众服务号),通过全程网上办理、网上申报窗口办理、网上预约或网上查询等方式,提供112项服务。
2
“电子证照卡包”为政务服务“网上办”提供实名和实人的身份认证服务。
3
4
为大学生提供“社区公共户”落户服务,将外籍高层次人才办理居留许可时限,从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减到7个工作日。
5
为大企业上门提供集中办理身份证、居住证服务。
6
在出入境电子卡式自助受理机上办理港澳通行证个人游再次签注,立等可取。
7
在中心城区、新城区城关区域的派出所、警务综合服务站设立自助服务区,方便群众就近办理。
8
为重大建设项目消防行政审批提供前置技术服务。
9
今年7月1日起,本市公安政务服务窗口和网上服务平台,利用居民身份证一号索引,取消公安内部互相证明。
10
今年10月1日起,开通武汉公安“云端窗口”。对群众的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或“云端顶层受理,窗口一次办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