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海晚报

 杏林前浪4868 2020-05-27

  □刘刚

  水产市场名闻遐迩

  古时掘港海岸绵延,港汊纵横,加之靠近长江口,饵料丰富,因而海产品资源丰富,盛产各种鱼虾蟹贝,常见的有100种以上,以黄花鱼、鲳鳊鱼、虾米、文蛤、海蜇、梭子蟹等海产品居多。每逢汛期,渔船云集,渔歌四起,鱼鲜遍地,活跃的渔业市场常年不衰。掘港曾流行一首渔歌《十二月鱼鲜》,歌中唱道:“一年四季十二月,月月的鱼儿离水鲜。”形象地描绘了海鲜之镇海产品诱人的魅力。

  海产品中值得掘港人津津乐道的是“天下第一鲜——文蛤(当地人称车螯、昌蛾)”。掘港盛产文蛤,是文蛤的生产基地。文蛤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味道鲜而不野、雅而不俗,可以做成数十道菜,是掘港人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古人选用“宾山”作为掘港的别称,可见当年文蛤采之不尽、食之不绝的壮观。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从采集自然生长的文蛤发展到人工养殖文蛤。1958年,在掘港一带沿海地区辟滩涂4000余亩,首次进行人工围养。近年来,文蛤围养面积逐步扩大,文蛤的蕴藏量也从1万多吨增加到10多万吨,成为全省、全国最大的文蛤养殖基地。随着人们商品经济观念的增强,不仅从养殖文蛤中索取效益,而且利用采捕文蛤的技术开发旅游资源。掘港一带的四乡渔民有“下小海”的习惯。每当文蛤生产旺季,在潮水退走后,渔民们来到海滩上,可以看到松软的沙滩上露出一个个小气孔,气孔里就藏有文蛤,他们用脚踩,用铁制刨子刨,顷刻间,就能采捕到可观的文蛤。这富有诗情画意的踩文蛤,被人们戏称为“海上迪斯科”,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参与这项活动,使之成为如东旅游的一张名片。

  丰富的海货,不仅使掘港人大享海鲜之福,而且促进了集市贸易的发展。掘港原海滨乡渔民产销合作社于1948年12月10日开张营业。它以“扩大渔业生产,繁荣市场,便于销售,利于购买,服务于渔汛”为宗旨,由苏皖政府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发给渔民产销合作社甲种营业证,资金为华中币4000万元。据载,是年7月15日乡生产委员会公布账目,共计投资元麦794.38石,用这笔投资,修好30多只渔船出洋,两季渔汛,合作社经营收入华中币39273200元,以当时44000元/石元麦价计,可购892.57石,比投资额盈余元麦98.19石。到1950年年初,该社又增设鲜渔货运销部,其经营范围由组织海上生产、推销海产、换购粮棉,发展到运销渔业生产资料,组织商品流通。当时沿海战事尚未完全停息,该社在人民政府领导下,适应渔业生产的需要,灵活经营,得以巩固和完善起来,对稳定当地物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每年3至8月是掘港海货的大汛期,掘港农贸市场犹如海产品展销会,既有黄鱼、带鱼、鲻鱼等海鱼,还有鲜美可口的文蛤、竹蛏、泥螺、蟛蜞、梭子蟹、鲜虾等海产品,世间稀有的珍贵贝类“西施舌”也闻有所见。近年来,掘港投资兴建三处以海产品为主的农贸市场,每天从清晨三四点钟到晚上八九点钟,人来车往,渔商云集,有买有卖,络绎不绝。每日上市人数在1~2万人,日成交额达8万~10万元,日上市海鲜产品在5~6吨。

  掘港人喜食海鲜产品,使酱油、食醋等调味品的销量也随之增加。每年仅食醋生产供应量就达700多吨,居南通市六县市之首。外地人到掘港,也以品尝海鲜为快、以捎带海味为乐,“掘港鲜镇”真是名不虚传。海产资源,既成为远近闻名的物产大宗,也为当地发展土特产品加工提供了有利条件。清代,掘港广隆全酱坊利用本地丰富的麻虾,贮于缸中,加少量食盐拌匀,经过初伏、中伏、末伏发酵过滤加工后的三伏虾油,味道鲜美,质量上乘,并以“优、龙、虎、鹤”四种商标来分规格等级,年产6万多斤,远销省内外各地,是如东著名的土特产品。明清之际,随着渔业的兴起,掘港的三伏虾油、金钩虾米、陈年海蜇、蛏干、鱼干等海鲜土特产品远近闻名,畅销全国。外地客商和本地商户竞相发展,使古镇掘港店铺毗连,市面日趋繁荣。掘港闹市区砖桥东侧,有一个颇负盛名的百年菜馆叫“第一楼鑫记菜馆”。它的前身叫“云程阁”,乃清同治年间邑人高氏所创建。第一楼的菜肴具有就地取材的海鲜风味,兼顾各地口味的淮扬特色。菜以季节而论,如春季的爆炒竹蛏,夏初的炝白虾,秋季的烩三鲜,冬季的野味和海味特色火锅等,数十年间生意兴隆,久盛不衰,赢得当地商号及外来客商的一致赞许和好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