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的复兴中路

 贺兰山民图书馆 2020-05-27
SH

复兴中路,横跨黄浦区和徐汇区,东起西藏南路,西至淮海中路,全长3494米,曾经是上海东西向的一条主干道。1914年,上海法租界向西扩展,取得大片新租界后,法租界公董局先是填没了南长浜,兴建了现在重庆南路到瑞金二路之间的一段。



资料显示,当时这段路叫“法华路”(Fahua Road),原因是这条路向西,延伸到上海市区内古老的法华镇;1918年,该路向东延伸至法租界东部边界,敏体尼荫路(今西藏南路)。

此时,租界方面正式用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将军Marquis de Lafayette的名字来命名,辣斐德路(Rue Lafayette);1922年,该路再次向西延伸到宝建路(今宝庆路);1931年,再向西伸至霞飞路。

克莱门公寓

复兴中路沿路均为住宅区,西段多花园洋房和公寓,而东段多石库门里弄。走复兴路看上海,其实城市灵魂的形成,不是简单“搭建堆砌”,而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积淀的过程——复兴中路1363号的“克莱门公寓”(现名“玉门公寓”),便是这种积淀的典型代表。

这是一处法国式的公寓里弄小区,1929年竣工,为文艺复兴式英伦亚当风格建筑。“克莱门”三个字取自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的大班、比利时人克莱门。因为受到公司内排挤,成为独立商人的克莱门,嗅到了外国人来沪住房难的商机,做起了建出租房的生意。

1936年,这里曾开设有上海第一家室内铺设地板的溜冰场——“辣斐溜冰场”,进门有寄衣帽间和付款租用溜冰鞋的柜台,场地呈椭圆形。1941年,这里则开设有“辣斐剧场”,正值上海孤岛时期的剧场负责演出的,是于伶领导的“上海剧艺社”,演出过不少左联作品。剧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后的1941年末被迫关闭。

与此同时,停泊在上海港的意大利油轮“康悌凡尼号”,不愿被日军征用自沉于黄浦江,船员登陆自寻出路。此后不久,克莱门的侄女招募了以船上餐厅和厨房人员为主体的登陆人员,在剧院原址上开设了一家“森内饭店”(Sunny Restaurant),供应意大利菜肴及西点,还配有一个不大的舞厅并有乐队伴奏,饭店的生意不温不火,意大利船员在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陆续离开了中国。

54年后,饭店改为“东华书场”,设有400多个座位,常有名家来此献艺,书场歇业于文革期间。在此之后,公寓完全成为了居民住宅,客房被改造成居民住房,并在原来的过道走廊上,搭建厨房铺设煤气,对公寓原有的内部格局,进行了分割与改造等大变化,外貌依旧,但内部格局已经完全变样。

修缮后的克莱门公寓

2006年,公寓3、4号楼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生大火,大火烧穿了公寓其中一幢楼的房顶,3楼与4楼之间的装饰层也有损伤,过火面积约70平方米。由于受灾情况不算十分严重以及修缮及时,火灾未影响到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

最初,这里的每一房间都陈设有法式家具,公寓还设有咖啡厅、电话间、汽车间、游泳池;在院落中央,甚至还有一座造型精致的小喷水池。克莱门公寓属于公寓式里弄,住宅与绿化组成不规则的状态,来界定庭院的空间,呈现出一种比较自由放松的空间感。

克莱门公寓细节

不少以“老上海”为背景的电视剧与电影,都曾在这里拍摄过,如由曹禺同名话剧改编的电视剧《日出》、经典沪语电视剧《孽债》,许鞍华电影《半生缘》都曾在公寓取过镜头。

黑石公寓

复兴中路上的老公寓,现在很多都已经不再使用过去那些名字了,现在1331号的“复兴公寓”就是其中之一,过去这里叫“黑石公寓”(“Blackstone Apartments”)。

这栋建筑绝对是复兴中路上的标志,每次路过,或者站在它面前,都能感觉到无比的震撼。整个公寓宽而大,而且整体黑色砖石堆砌,给人一种阴森感和肃穆感,中世纪教堂般的气势仿佛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栋有点巴洛克风格的建筑,雕砌的镂空阳台,大理石柱支撑的门廊,整体结构完美的对称,甚至连楼门前围绕的一圈草丛也是对称的,确实让这栋建筑独具美感。

黑石公寓的雕花柱子和露台

20世纪初,受国外公寓经营的影响,大量公寓被建造于租界内,黑石公寓也建造于这一时期。关于它具体建造的时间,说法不一,一说建于1924年,一说建于1926年。二战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曾办公于此。1981年,公寓加建一层。目前公寓底层由徐汇区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使用,其余各层大部分为居民住宅。

伊丽莎白公寓

“黑石公寓”西边贴近“克莱门公寓”,往东则靠着“伊丽莎白公寓”(“Elizabeth Apartments”)。

“伊丽莎白公寓”位于复兴中路1327号,现名“复中公寓”。公寓建于1930年,自建成后至太平洋战争前,公寓内居住的几乎都是外侨,分别来自英、法、美、奥等不同的国家。其中,有一家杜达公司,曾在公寓内的42号房间办公。如今,公寓内住的几乎全为居民。

建筑平面成工字形,立面简洁,几何图形的交叉错落,明显有一种现代风格的感觉,并不像黑石公寓有“古典之感”,也不及克莱门公寓那种“热情的装点”,但伊丽莎白公寓节制得体的形态、尺度与装饰,却让人能体味一种这个喧嚣都市深处的生活品位。

复兴中路上的艺术气息

一路往汾阳路方向走,就会遇上一股艺术气息。复兴中路1380号,现在这里已经是上海交响乐团的专属音乐厅,原来在湖南路,现在搬了过来。快到上海音乐学院这里,道路两旁的乐器店、书店,还有小咖啡馆渐渐多了一些。

复兴坊里的故事

穿过瑞金二路之后,这里的建筑漂亮了起来。走过香山中医院,对面就会看到有众多名人居住过的“复兴坊”。553弄的复兴坊建于1928年,初名辣斐坊,1949年后,以在复兴中路改今名,有楼房97幢,同样也是法国人建造的。

相比其他的旧式里弄,复兴坊的房子比较大气。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在石库门里弄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式里弄住宅,考虑到小汽车的通行和回车,有了总弄和支弄的明显区别,天井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矮墙或绿化——复兴坊用的就是矮墙。

复兴坊外观上基本西化,更为突出的是水、电、煤、卫生设备已较为齐全,还有煤气和热水汀等设备,生活的舒适度不言而喻,当时这里的居民当然也多了一分惬意。

住过复兴坊的名人不在少数,这里的8号就是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的旧居,现在的外墙上还竖着一块介绍牌子。因主持商务印书馆而名闻遐迩的张元济,也曾经把合众图书馆放在复兴坊。还有现代著名书画家沈迈士,也曾居住在这里的1号。

倒是还有一个人,上海滩曾经著名的青帮老大杜月笙,他在这条弄堂里的足迹,就再也没有被标注出来过。

杜月笙及四姨太姚玉兰旧居


左边的这位就是姚玉兰

这里的16号,曾是杜月笙和四姨太姚玉兰的婚房,而且还是“租房结婚”——杜月笙娶姚时,曾遭到陈帼英和孙佩豪两位夫人联合反对。后来,陈帼英私下与杜达成协议。于是,杜在“辣斐坊”租房和姚成婚。

这件事被孙佩豪知道后,一气之下,就带了两个儿子和佣人,离开了杜家前往美国,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上海。有意思的是,1936年,京剧名角孟小冬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并作短期演出,当时就下塌在这里——不久后,这位年轻貌美、红极一时的余派名角,终成了杜月笙的第五位夫人。

姚玉兰和孟小冬在香港的合影

两边站立的分别是杜美如和杜维善

谁人不知思南公馆

复兴坊的隔壁,便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群,“思南公馆”。

20至30年代,上海法租界在今复兴中路,重庆南路,瑞金二路,淮海中路合围的区域内规划了一片高档住宅区,规定只允许建造西式房屋。思南路两侧集中的大量花园住宅,也大致建于同一时代,其中受保护或需要保留的建筑共51幢。

思南路51-95号(单号)住宅位于思南路东侧,原为“义品村”,由比商义品洋行投资建造。义品村占地面积2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原有砖木结构房屋30座。这些建筑高三层或四层,样式以英国式,法国式和西班牙式为主。立面材质为卵石和清水红砖,屋面采用红瓦双坡屋面。每幢房屋均有独立的花园。

1994年,“义品村”被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曾居住于义品村的名人有:陈长蘅、薛笃弼、梅兰芳、李烈钧。据说当年梅兰芳来到上海挑选住所时,提出的条件,就是“地段不要太热闹,房子不要太讲究”,结果一眼就挑中了义品村。著名的“周公馆”,同样位于“义品村”内,是国共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对外宣称是周恩来的寓所故而得名。

复兴中路517号,531号,533-537号,541号的住宅,位于复兴中路南侧,为砖混结构的花园住宅。原建筑立面采用黄色水泥拉毛刷面(现已全部改造为卵石立面),红瓦屋面,门为券式,层间以红砖作为腰线。其中的517号建于1926年,原是冯玉祥的府邸,1936年-1940年柳亚子租住于此。冯玉祥去世后,所存房产权由夫人李德全处置,于1951年将此住宅捐献给国家。

如今,经过整体改造之后的思南公馆,可谓旧貌变新颜。不仅原来的洋房保存的很好,还增添了许多时尚的元素,将整个住宅区规划的井井有条。思南公馆马路斜对面的复兴公园,也曾经去逛过,也是法国人建的,曾经是上海最早的公园。(思南公馆和复兴公园,这些我们在《思南路-城市历史活话本》《低调繁华的南昌路》两篇中都已详述过,这里就不再啰嗦了)

派克公寓

跨过南北高架,复兴中路开始进入一段非常漂亮的“法国梧桐区”,尤其是在瑞金二路到茂名南路之间的这一区段,道路两旁的私人洋房也变多了。复兴中路512号,这里是刘海粟的故居。在朝前,就是复兴中路上著名的“花园公寓”。

复兴中路455弄的“花园公寓”,原名“派克公寓”,建于现代上海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上世纪20年代末,欧式五层公寓住宅,折中主义建筑。立面为纵三段式,设通长的水平向檐口和线脚,底层外立面做清水砖墙,凸显窗沿的水平向浅色线条。相邻单元有巨大的壁柱贯通上下,但不落地,只到一楼顶层。窗口造型多样丰富,阳台配有精致的铁艺护栏,立面局部做简化的古典样式装饰。

长城电影院

老上海都还记得,过去在复兴中路上有一间电影院,“长城电影院”。

原来它叫“辣斐大戏院”,就在复兴中路323号。1933年9月正式开张,原观众厅2层,设座712只。初放映电影,抗战胜利后,一度成为上海话剧演出的主要场所,很多上海文艺界的重要事件,都在这里举行。

1946年5月4日,上海文艺界千余人在此举行“纪念五四文艺节盛会”;同年的10月19日,鲁迅逝世10周年,上海12个文化团体,在此联合举行纪念大会,周恩来在会上演讲,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许广平等出席大会。

图源“@娄先生-建筑”的微博

当年,“辣婓”和“卡尔登”是上海滩两处重要的话剧舞台,而且,两个大戏院都是邬达克的作品。1951年之后,“辣斐大戏院”正式改名“长城电影院”,开始专营电影放映。当年,电影院的座位都是木头椅子,翻下来的位子,是一条条木条敲起来的;影院也没冷气,看电影时,头顶上是“呼呼”转动的吊扇。

这一段的复兴中路,还有一些有故事的老房子,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办的民间历史中,查阅到复兴中路496号这栋法式小洋楼,在解放战争期间,曾是地下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同时,还是“民联”开会的重要场所。

可以说,复兴中路是一条很典型的上海马路,这里曾经承载着无数上海人的梦想,充满着理想与现实碰撞的,充满着中西文化矛盾。这里历史底蕴深厚,但又不像北京这样的古都,它的历史,有着独特的中西方融合的海派文化,而且,这些文化还大部分被很好的保存着,并且融汇在一条三、四公里的马路上,让人想来,便顿生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