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水平很高一首词,人美花美词更美,短短44字令人回味无穷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古代的文人很多都学识渊博,那么到底渊博到什么程度。王之涣眨眼便写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等佳句。宋代张先将万物之影写的出神入化,秦观对内心世界的细微描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柳永将离别之伤情写的柔肠百转,无愧婉约领袖之称。古人的文学思维真的高到遥不可及。更有甚者,写过那种无论正读还是倒读都是上乘的作品,不得不令人叹服。

苏轼也是一样,作为最顶尖的文学家,苏轼曾经仅仅用了四十余字就勾勒出一幅美人侧睡拈花图。当真是人美花美词更美,短短44字令人回味无穷。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减字木兰花-玉房金蕊》

(宋)苏轼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纤手里。淡月朦胧。更有微微弄袖风。

温香熟美。醉慢云鬟垂两耳。多谢春工。不是花红是玉红。

金黄色的花蕊在血红如玉的书房中静静绽放,刚好被美人纤细的手握住。夜色迷蒙的月光柔和的,淡淡的,不时便起了一阵微风,轻轻掀起美人的衣袖。在轻柔却略带清香的微风里,佳人带着微醺般神情悄然入睡。睡的很安详,很甜美。原本在头顶的发簪却无声滑落,垂到耳旁。感谢春姑娘的鬼斧神工,使我见到这如花美眷。烛火下的她微微泛红,不像是花的红艳娇媚,更像是佳人皮肤透出的粉红。

这首词的文学造诣极高。作者看似先咏花,再咏人,实则是以人为主,花则次之。以花的香艳衬托人的优美,手法传神,其意绵绵。作者虽是仿照李白所作,但所用手法却丝毫不下李白。开篇写金花绽放红房,便给人足够的画面感与想象空间。紧接着花落佳人之手,更是初步彰显人花相融的美妙氛围。三四句单独借万物的祥和衬托女子的沉静之美。淡淡的月亮,寂静的夜色,吹动的微风掀起女子的衣袖。借自然之手进一步绘女子之美,手法看似一带而过,实则细腻无比。

五六句描写佳人熟睡的场景,连头上的簪子都渐渐滑落而其人不知,既交代了她熟睡的程度,也暗指夜色的祥和。最后作者发自内心的感谢春天,若无春天造这世间万物,又哪里来的物衬人美。这美好的画面,既不是人红,也不是花红,而是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那种超然美感。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这世界上最美的不是万物,而是发现美丽的眼睛。此处表达了作者欣赏事物角度之刁钻,叙述之详尽。看似寥寥数十字,实则完美构成美人侧睡图,多一字侧添,少一字则淡。表达了作者出色的文学功底与鉴赏水平。

总之,罗丹说过,发现事物之美的眼光最为重要。无论是万物,还是人类都有独到之美。若二者合一,则更是余味无穷。也许只有那些浸淫文学的巅峰学者才能一窥这其中风景吧。这就是苏轼,他不信佛道,却依然可以让写出的作品韵味流转,千古不朽。至于这首词是否冷门,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