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化正能量

 涛梦永安 2020-05-27

岚湖闲云斋寻梦
一 山川氏族篇
 (二)万寿宫品茗
华夏文化正能量
追梦翁永安
《西次三经》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氾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杅。是多怪鸟兽。
列山列人氏首提天帝!

《西次一经》天帝之山,上多棕楠,下多菅蕙。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溪边,席其皮者不蛊。有鸟焉,其状如鹑,黑文而赤翁,名曰栎,食之已痔。有草焉,其状如葵,共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癭。
轩辕氏亦有天帝之山!

炎与黄主神天帝,太昊主神太阳鳥。

史记:从黄帝始,2,尚书:从尧舜禹始,汉书从远古始。

古时华夏人就有对天、神的认识,少昊衰落时九黎乱,民神在人间混杂。
雄才大略的顓頊命长孙重为南正管理天上的神,命次孙黎为火正管理人间的黎民。
这样神、人各归其位,无相侵渎。

经顓頊一整肃,华夏人的神识共主是重,由于时间推移衍变为九重天即昊天。
火正黎由吴回接替,管理人间烟火,在祝融墟(郑)。此后直至舜都有祝融(火正)。

华夏人的天是九重天即吴天,华夏人的祖是黄帝。各归其位,无相侵渎,阻止了一神教,政、教各归其位。
从此漫长的岁月民神各归其位,无相侵渎。人们只有祭祀,神只享香烛。

《虞书·尧典》“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尧的天是自然存在,尧首提昊天。

舜则祭祖祀宗。皋陶行有九德。

《虞书·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大禹首提皇天,主神是吉神泰逢。
禹提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商书·汤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商汤主神首提惟皇上帝!

《周颂·清庙之什》维天之命,于穆不已。昊有成命,后受之。周首提主神是天命!
天帝、昊天、皇天、上帝到周归为天命,这是笫一时段。
周王朝集古文化订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周礼》讲官制和政治制度,《仪礼》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礼记》记述有关各种礼仪制度,伦理道德。

春秋时思想文化活跃出现诸子百家,春秋五霸。至战国出现七雄,战国晩期邹衍将黄帝推为华夏共祖,才出现秦一统七雄。
春秋时儒,儒有三起:孔子儒、董仲斯儒,宋明理学。
从此华夏人一直认黄帝为华夏共祖,自秦一统每朝每代都追求统一华夏故土。

秦始皇始封禅泰山,秦人与殷人同源,尊神,事神。先鬼而后礼。
秦襄公作西畤,祭白帝即少皞神,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秦文公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末作鄜畤前,雍旁故有吴阳武畤、雍东有好畤,皆废无祠。秦宣公在吴阳作密畤,祭青帝。
秦始皇东游海上,礼祠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时主,祠琅邪。秦始皇始封禅泰山,方士所致。

到了汉武帝时,主神是北斗星太一,组成星神天庭。历代汉皇封了各种名号的玉皇。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昊天不直接于扰人间,通过灵感影响人间。同时独尊儒家。
至董仲斯首提天人相应,把人命与天命连在一起,有德之人天命脊顾!
笫二时段思想文化活跃,各种理论纷纷提出。

华人的认识之一人只要积德行善,前程莫忧!
华人的认识之二则是祭祖祀宗,无论何时何地不会忘记。

民神各归其位,无相侵渎为道敎作了前期铺垫。
春秋时道起于老列虚无、庄子蝶变,为玄学辅垫、为天师道、全真道有了理论。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化起于伏羲画八卦,尧荻河图,禹荻洛书,周易。
以儒道、佛为基,儒道佛是真人、智者、先觉的人。
道家真人是道学的阐述人。在华夏影响深的真人有老聃(太上老君)、列御寇(冲虚真人)、庄周(南华真人)、文子(通玄真人)、亢仓子(洞灵真人)都是道学的阐述的人。
真人成仙去了那里?去了洞天福地(洞穴),海岛仙山。

佛教入汉起于北魏,后有二起:蒙满喇嘛、禅宗。
佛家是先知先觉的人,在华夏影响深的佛佗有如来、弥勒、文殊、普贤、观音都是先知先觉的人。
佛涅槃后去了那里?去了一方净土,极乐之地(塔)。

传统文化是华夏人的根:
华夏人早期祭祀有天帝、昊天、皇天、上帝、天、天命。太昊主神太阳鳥。
楚有东皇太一;汉有北极星太一。
孔圣人提仁学,孟子创义理,管仲提礼义廉耻。儒者濡也。濡义柔顺,家、社区、氏族之规。
内容有五常:仁义礼智信,四维:礼智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儒家智者是儒学的阐述人。在华夏影响深的智者有孔子、孟子、荀子,子是君子美称之意。智者成了圣贤之君子,有入世为官,失意者成隐士。

强汉外尊儒,内修道学、兵学。雄唐、富宋、盛明尊道教为国敎,这是笫三时段。
华夏人深入人心的是忠孝仁义。
华夏人与天斗,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羿射九日。
华夏人与山水斗,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冶水。

华夏人有古老的重阳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春节……
华夏人代代相承,国外华人在聚居区亦代代相承。
宏扬华夏传统文化是根,只有文化认同才有民族国家认同。

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华夏人重在戎,朋友来了有好酒,寻隙闹事者坚定抵制。

华夏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前行必有优胜劣汰。
爱国敬业,和谐友善,文明诚信,公正法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