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anan_wang 2020-05-27

我刚上高中时的薄弱学科是数学,高考的时候取得了满分。高三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薄弱科目是文综,经过4个月的努力,提高了35分。最终在高考中,取得单科全市第1名的理想成绩。

我的逆袭之路,你可能觉得不容易模仿。

彻夜不眠,争分夺秒?

名师家教,父母陪伴?

题海战术,成绩不愁?

这些都不是。

其实高考没有什么特殊的秘密,最大的秘密就是你的学习习惯。而这种学习习惯隐藏在平时的学习当中。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看到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在为上个月发挥不好、月考成绩不够理想而沮丧?又或者是在担心几天之后将要到来的下一次考试?是不是认为现在大局已定,自己已经没有了太多进步的余地?或者自己已经心灰意冷了,觉得走不进理想的大学了?你也许一直比较困惑,自己付出了比别人付出的勤奋,可是还是赶不上别人的成绩。

我想告诉你的是,这些担心和忧虑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更不要破罐子破摔,妄自菲薄,放弃自己。

在北京大学,时时刻刻都会受到拍打的,作为全国顶尖学府,北京大学可谓人才济济,也许你的同桌就是某省的高考状元,也许上铺的那个兄弟是全国的奥赛冠军,也许食堂里那个看起来只有十三四岁的小不点儿已经是你的师兄师姐了。这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我是如此渺小,我要时刻保持我的谦逊。

说到这些你也许会沮丧的告诉我,难道你想说北大的学生都是天资过人的,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学生来说,北大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恰恰相反,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就是最不起眼的那个,如同万花丛中那片最普通的绿叶。我很平凡。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我叫刘一曼。来自安徽省一个不起眼的城市。在刚进入高一的时候,我在全省的排名应该在6000名左右。而每年北大在安徽只招几十个人,依这个成绩,想考进北大,简直是妣蜉撼大树,不自量力。然而一个事实是,三年后的高考,我以该市文科第1名、安徽省第12名的成绩告别高中跨入北大。数学满分,文综单科全市第一。

是的,不要认为我是一个标准的学霸,不要认为我有多么的拼命。其实高考没有捷径可走,高考的捷径就是培养完美的习惯。这些看起来空洞的大道理,也许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关键是你怎么把这些“大道理”具体化,让每一种习惯成为你生活的常态。下面我以自己的亲身学习经历, 向大家说说送我走进北大的三大习惯。

习惯之一:积极的学习态度

什么是积极的学习态度呢?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做的练习比别人多?其实这些都不是。积极与否和花时间的多少没有太大关系。我对于积极学习态度的解读有两点:第一,彻底吸收当日的学习知识;第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彻底吸收当日学习的知识

“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天”,这是哈佛大学墙上写的一句话,这就是中国的“有今日事,今日毕”。这个道理无需赘言。但是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这第2天的懊悔和责怪当中,突然发现前一天的学习任务居然没有完成。高中的每一天,学习任务都很繁重,每天都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巩固,很多的作业需要写完,前一天的工作如果再积累到今天,今天的任务量肯定是没法完成的,就这样不出一个星期,拖延的任务就会堆积如山。繁重的学习任务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就像一块石头压在心里,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很多同学花的时间很多却收益很少,进步很慢,大概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你也许会给自己做这样的开脱:如果想高效的完成每天的任务,而不至于拖到明天,有时候我就是彻夜不眠也没法做到。是呀,我们可以理解,每天要有整理不完的课堂笔记,有老师下发的练习作业,还有需要跟着课堂进度的形形色色的练习册,怎么做得完呢?

培养能力的事情必须坚持不懈地去做,又必须随时学会变易,随时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告诉我们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效率主义”者,非常反对题海战术。进入高中之后,除了老师要求必须买的辅导资料和练习试卷,整个高中几乎没有再买其他更多的复习资料,那么每天要完成的任务都有哪些呢?非常简单,就是老师每天教授的核心的内容,注意不是全部内容,而是最核心的知识,如果你进一步有余力的感觉到可以做其他事情了,那你可以再进一步的扩展自己,增加练习量,并且提高做题的速度。简而言之,别给自己过多的任务和压力,把每天必须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最先完成,就做到了“今日事今日毕”。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就拿我的数学来说吧,从恐惧数学到数学满分,我觉得很是得益于我的启蒙老师刘老师。刘老师讲课很是“神性”,经常一节课只讲一两道题,而且布置着相同的作业:把我在课堂上讲的题目在演草纸上再独立演算一遍,此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太多作业。但是现在看来我的数学成绩逐渐提高和这个“再独立演算一遍”习惯有关系,要知道老师对高考的了解比我们学生要多很多,因为时间很紧,无法将浩如烟海的数学知识全部讲授给大家,那么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肯定是最核心的与高考最为密切相关的内容,老师选讲的题目大多也可以分散到很多的思路,达到“一题多效”的作用,如果能够把老师每天讲的题目彻底弄清楚,高考应该是不在话下的,高考的出题范围一定要老师所讲的范围之内,额外做的题目,仅仅是为了提高做题的效率,加深理解和记忆,提升自己的能力。可是如果连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没有办法彻底解决,再去做其其他的题目就是事倍功半了。

将老师所讲的东西在研究者上独立演算出来,意味着并不是完整的记录在笔记本上,而是将老师讲的东西完全消化掉,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思路,接下来围绕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发散思考和发散练习,这就是彻底完成了当天的学习任务。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查漏补缺

你的弱科弱项是什么?英语语法有漏洞吗?数学运算有问题吗?还是作文有缺陷的?大多数人其实对自己的问题可以做到心知肚明,但是我认为,我们学生可以分为三类,第1类是不去解决,第2类是盲目努力,第3类是对症下药。要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肯定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如何做到对症下药?我拿我4个月内提高35分的文综学习经历,给大家来解说这个大道理。

进入高中之后,总会看到很多同学因为拉分的薄弱科目而头疼不已,我却一直认为自己没有瘸腿学科。直到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大型考试,我清晰地记得我的文综分数是217分,但班里的平均分都在230分,当时我的心是哇凉哇凉的,又难过又恐惧,因为这个时候距离高考不到4个月了,而我必须放下所有的焦虑,投入紧张的复习当中,让自己迈过这道坎。

首先,我拿出了自己的文综卷子,认真分析。政治、历史学科分数都还算可以,只有地理是刚刚及格,我对地理单科进行分析,发现在这张地理试卷中,我的失分点并不是集中在某一类题型或者某一个知识点,而是自己的失分处覆盖了很多的琐碎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看似微小,但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这就证明着我在地理知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还有就是自己的解题思路有问题。所以我当下要做的事情就是夯实基础知识,再结合大量的题目,在短时间内学会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我给自己订立了严格的复习计划,每天复习两章,每天做一套高考模拟地理试卷,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坚持。很快一轮地理复习就完成了,但是成绩仍然起色不大。于是呢,我又开始了第二轮复习,重点在于整理典型考题和答题模式,用了上次一半的不到的时间完成了二轮复习的任务。紧接着,又开始了第三轮的复习,以模拟题和高考真题实战演练为主,偶有不清楚的基础知识问题,就翻开书本再次巩固,高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原来年级前5的我竟然一月为年级第1名,这次考试我的地理分数达到了93分,文综也不再成为拉分的学科。

这个过程,我很是感谢让我暴露出来问题的高三的第一次大型模拟考试。发现了问题的同学们,千万不要焦虑,无论你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遇到成绩不理想的考试,一定要首先恭喜自己,因为所幸是你的这次考试暴露出了你的缺陷,而不是在高考中暴露出来的。

习惯之二:学会控制自己

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都愿意付出一些时间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的老师们也不止一次的提醒我们,在进入高二、高三之后,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弄清当务之急。但是很多同学也只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还是会在学习之余不自觉的在这些兴趣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事实上,我并不是要让大家忽略内心的真实感受,在高中如此规范化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片自由的空气;但是,我们可以放松,却不可以放纵,可以沉醉却不可以沉迷,因为,毕竟应对高考才是我们最最应该做的头等大事。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一直到现在我都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追韩剧,追韩剧呢,也花费了我很多的时间,一来是因为它集数多,二来是因为每周都要有更新,时间跨度也很长,在高三的上学期,我注意到了追韩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休息,分散了我的精力,但是让我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爱好,转移注意力也是很难的,这个时候我想到了一个小方法,我通过寻找代替品的方法,循序渐进的,放下了自己的对韩剧的着迷。我每周看一部一个半小时的韩剧电影,作为对自己的放松与奖赏,也不浪费太大时间。那同样一个道理。喜欢看动漫的同学,也可以转变为看动漫电影。

因为前边能够做到严格自律,所以,进入高三对自己有更高要求,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习惯之三,对自己做准确合理的定位

良好的心态,这一定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在此我们不再去讨论关于心态的重要性。

对我而言树立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是建立对高考的定位。你把高考定位在哪个位置。决定了你如何对待每次考试和高考,其实高考是对人应试能力的一次考验,换言之来说,一个人的高考成绩并不能证明谁更优秀,它只能代表你在文化知识的吸收能力比较强。那这个时候你又会问:以后找工作和大学的好坏,关系不是很大吗?

这个的确是的。但这也要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如果你的高中已经拼尽全力,甚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那么,无论你考取的是哪所大学,对你来说都应该是最好的结果了,所以说没有什么后悔和难过的。一定要记住,永远不要和别人比,你只需要和自己比,只需要让自己比昨天做得更好,第二,你以后上了大学甚至工作了,仍然可以通过考研、自考、申请出国等很多途径继续深造,你也可以通过寻找自己的擅长之处,去探索研究自己在某一个方面的技能,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说到这里,并不是说想让大家放宽心,给大家退路,从而降低自己的标准;但是你一定要明白,高考不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它不是人生的尽头,而是人生的一个过程,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要理性看待高考。

从高一的全省排名6000到高考市文科第一,送我上北大的三个习惯

所以呢,如果你做到了尽最大努力,那就是无怨无悔的,你就已经成为了最棒的自己,或者说你已经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高考。

好了,很多同学都会问我学习的秘诀到底是什么,其实学习真的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而是重在坚持,重在改变,重在永不放弃,这是好生和差生的分水岭,也是高考制胜的法宝。

试想,如果我没有坚持把刘老师讲的所有数学题目都一丝不苟的彻底弄清楚,如果我发现自己在地理方面的缺陷之后,没有试图改变这一现状,或者没有能够在长达三四个月内坚持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努力,那么高考中我可能是最后的胜出者吗?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梦想和习惯,我的习惯也可能只是好习惯中的一种两种,您可以借鉴我的经验,但是不要去刻意模仿和复制。矛盾具有特殊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