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上网课疲倦了?教你三招,给你的网课加点儿料!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05-27


网课上了一个多月了,很多学生已经从一开始的新鲜刺激,发展成现在的司空见惯,心理上难免出现倦怠情绪。

作为教师,如何见招拆招,提升学生上网课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45分钟始终在线?

我们不妨利用好疫情这部教科书,将自己的学科知识与疫情相结合,给网课加点儿料。

读读捐赠物资上的古诗词

中国疫情爆发初期,日本友人给予我们以无私的援助。而捐赠物资上印贴的古诗词,一时间以隽永的意味、深厚的情义迅速刷屏网络。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瑰宝,也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疫情期网课期间,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徜徉诗海。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网课上我先抛砖引玉,用QQ屏幕分享给学生出示了贴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捐赠物资的图片,介绍了《诗经》中这句话的出处和典故。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攻陷楚国国都郢都,楚臣到秦国求援,哭声日夜不绝。秦哀公为之赋《无衣》,鼓励战士们哪怕物资不全也要共穿一件战袍,一起抗战。

最终,秦军一举击退吴兵。“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这是一曲慷慨激昂、同仇敌忾的誓词!这是一曲风雨同舟、齐心抗“疫”的战歌!

当我把这首完整的《秦风.无衣》出示给学生时,大家用连麦的方式朗读、聆听、感受着秦兵英勇作战的意气风发,感动着国际友人守望相助的患难真情,激荡着我们共同战“疫”的豪情壮志。

课下,我布置同学搜集捐赠物资上的古诗词,找出出处、理解含义、体会情感。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搜集,踊跃展示,不仅分享了日本援驰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还搜集到了中国捐赠国外物资上的古诗词。

泱泱大国,我们真是做到了“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啊!同学们遨游于诗词的王国,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好不惬意啊!

我想,其实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古典诗词的文化基因,烙刻着传统文化的深刻印记,埋藏着生生不息的人文火种。

它或许只是暂时沉睡,而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将其唤醒、激发,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开花。

正如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所说: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我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我们也在体味着人间百态……

聊聊那些抗疫中的人和事

新时代的中学生不应该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而应该是胸怀祖国、心系天下的新青年。

由于网课的原因,同学们也有了充足的时间接触网络,自然也会随时随处关注到与疫情有关的新闻。于是,每节网课我都利用课前的五分钟,让学生以PPT屏幕分享的形式,交流分享那些抗疫中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教育先哲曾说过:“把课堂上所学知识全部忘记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如果只是我们教师枯燥的说教,学生很容易左耳进右耳出。

而当我们把任务布置给学生来完成展示时,他们总是很乐于参与其中。

孩子们的精心准备、积极分享真的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感动。

他们讲起“国士无双”的钟南山、“每天只睡3小时,和病毒赛跑”的李兰娟、渐冻症院长张定宇……字字铿锵有力,句句真挚感人。

这些逆行者在国家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用血肉之躯为我们阻断病毒,撑起一片光明的蓝天,他们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们是孩子们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正好是“天下国家”。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我相信孩子们一定能从抗疫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养料,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坚定前行。  

还有的同学分享了那些家中没网冒着严寒上网课的学生、方舱医院的读书哥、“梦想自习室”的故事…...

哪怕条件恶劣,哪怕身患病痛,都不能阻挡他们热爱学习、追求梦想的赤诚之心,奋斗是他们青春的底色,这对于我们在家舒适上网课的孩子们来说,难道不是最好的教材吗?

还有的同学分享了小区门口顶严寒冒风雪为我们守护安康的志愿者,为学生们将课本送到家门口的班主任老师,为疫区捐赠物资的普通人……

我欣慰地看到孩子们慢慢变得留心观察身边平凡的人和事,用柔软的内心体察人间的点滴温暖。我想这种教育如春风化雨,滋润人心,对孩子们的影响是一生的。

写写上网课的苦与乐

在这场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人人都参与其中,体会着个中滋味。

何不就着疫情,写写在家上网课的特别经历和感受呢?

于是,我结合第三单元的“抓住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的写作训练,布置学生完成作文《上网课的苦与乐》。

这下,再也不怕学生没有生活经验,写不出真情实感了。许多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同学,也能结合自己的网课经历写出自己的感受。不信,你看:

“听着历史老师干净利落的声音,仿佛看到了她飒爽的身影,不禁让我想念起在学校里上课的场景。‘回答得很好!’老师说道。

随后传来一阵满意的笑声,像春暖花开时节那小溪流水一般清脆。虽然隔着屏幕,我也能被老师的笑所感染,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上网课虽有一屏之隔,但是听着老师的表扬声,学生心里还是美滋滋的。隔空不隔爱嘛!

“我心里一直在祈祷,祈祷老师别提问我。结果,怕什么来什么,手机里突然传来一声‘xx,你来回答!’我猛地惊醒了,刚才的懒意顿时被鼻尖和额头的汗珠冲得一干二净。

我用沾满汗水的手去点左下角的麦克风,却怎么也不听使唤,一旁手机里老师逐渐严肃的催促声一直在不停击打着我的耳蜗……”

这是我班上一位平时爱调皮捣乱的男生写的,看他把担心老师提问的紧张之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啊!

读着同学们的佳作,我作为老师也忍不住写了篇同题作文,和他们分享我的网课心情。

“网课的最大乐趣,莫过于看到孩子们认真学习、不断进步的成果。惊喜于平时课上回答问题羞涩的孩子现在可以大胆抢麦,自信回答;

感动于平时课上捣乱贪玩的孩子现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完成作业;欣慰于大部分孩子都能够齐头并进,拼搏向上不掉队。

真的,老师想对你们说:你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最美丽;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最动听。

你们就像春天的小树苗一样,拼命地吸收阳光雨露,努力地积攒能量力气,只为迎接一个华盖参天的未来。”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疫情之下,让我们用智慧和思考,也给网课加点儿料。

喜欢本文,点个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