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曾邀爱因斯坦访华,为何他却去了日本?日记上所载令人愤怒

 wenxuefeng360 2020-05-27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他认为每个人都有长处,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进步。爱因斯坦是近代物理学的一个标杆,他一生的成就,足以推动世界的发展,那么在他的身上,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于是,北京大学对他发起了邀请,希望他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

1920年9月11日,在德国访问的前教育部次长袁观澜,无意间听说了爱因斯坦有离开德国的愿望,于是代表北京大学邀请他访问中国,但是没有被接受。次年3月16日,北大校长蔡元培在访德期间,曾在北大物理教授夏元瑮陪同下,前去拜访爱因斯坦,与此同时,蔡元培再次对他发起了访华邀请。

然而,爱因斯坦仍拒绝了他,他称自己早已规划好了行程安排,他即将去美国访问,并不能前往亚洲,但是很乐意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后来,在北大教员朱家骅的努力下,爱因斯坦终于许下诺言,从朱家骅3月21日的信中得知,爱因斯坦访问美国之后的下一站,便是中国。1922年3月,驻德公使魏宸组电告蔡元培,爱因斯坦愿意来中国访问半个月。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的“价格”是很贵的,他访问一次的费用,起码要几千美元。为了将他争取过来,蔡元培先后鼓动了不少人捐钱,毕竟这是造福于民的大事,费用这一块必须给到位。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点,爱因斯坦夫妇乘坐“北野丸号”抵达上海,集结在此的青年学生们大声欢呼,他们都因爱因斯坦的到来激动不已。

可惜的是,爱因斯坦此次只是途经上海,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日本,他称自己将在七星期后正式来华访问。日本对爱因斯坦的来访十分重视,他们不仅支付了爱因斯坦2000英镑的酬劳,还对他的论文及稿件以每千字10英镑的价格进行支付;另外,爱因斯坦在日本的一切花销都由他们承担。最后,爱因斯坦在日本逗留了43天,超过了约定的一个月时间。

1922年12月31日,爱因斯坦再次抵达了上海,在犹太人的主导下,他参加了一个相对论讨论会。之后不久,他在1923年1月2日,彻底离开了中国。关于爱因斯坦没有访华的原因,至今有着两种说法,第一,北大经费的不足、交流上的隔阂;第二,中国军阀割据的现状,没有让他感受到科技文化可以在中国发展的大环境。

然而在2018年,随着《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的公开,才知道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中国的:中国人无法被训练得具备逻辑思考能力,他们没有数学天赋;他们勤劳、迟钝、繁殖力旺盛;中国人如果取代了其他所有种族,那就太可惜了……

这么看的话,当时的爱因斯坦的确戴上了有色眼镜看人,不过就当时那个社会现状来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只有中国强大了,才能得到世界的尊重,不是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