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风天下纵横谈一一《张大千大风堂艺术研究》连载 (六十八)

 仰止无疆 2020-05-27

汪毅序(6篇)(一)

编者按:汪毅先生所著《张大千大风堂艺术研究》于2019年4月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为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20周年,进一步推动大风堂艺术研究,特作连载,以飨读者。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两岸张大千纪念馆图典》自序

编辑《两岸张大千纪念馆图典》是我曾任四川省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馆长的情结使然,亦是我久捂于胸的夙愿。

在中国书画大师中,海峡两岸建有纪念馆的唯有张大千。一个馆在其出生地四川省内江市,一个馆在其归宿地台北。很巧的是,两个馆一个在内(内江),一个在外(台北外双溪);一个临江(沱江),一个傍溪(台北外双溪),颇像馆主生命起点与终点的连接点,构成了一条让人可观、可感、可品、可叹的风景线,还原了张大千的五彩人生与缤纷艺术所构成的大千世界。尤其是台湾张大千先生纪念馆(隶属台北故宫博物院),系张大千生前居住地(摩耶精舍),有完整面貌与丰富遗存,包括建筑、园林、梅丘、大小画室、卧室、会客室、膳室、轿车,以及一般人不可想象和精彩细节(笔阵、绘画用具、裱画工具、书橱、画柜、珍禽标本、化石猿、瓷与奇石像、清供奇石根艺、菜墩、泡菜坛、烤肉用具等)。的确,海峡两岸张大千纪念馆不仅建筑、园林美轮美奂,文心画境郁郁,而且有丰富的遗存和资料,对于还原与诠释张大千的生命、艺术、情感、精神世界,怀想其心存高茫和卓越风范,进一步走近张大千,憬悟他的创作理念,感受他所体现的民族创新精神,完善我们对他这位“今之完美古人”的念想,无疑是直接、真实、生动、富有感染力的。

也许是缘定,当然亦是福分,我不仅曾任张大千纪念馆馆长,而且还有幸四度赴台并数度走谒摩耶精舍(台湾张大千先生纪念馆)。1996年1月,我从内江调任成都,即随缘为自己渐进式地制定了写作目标:一是著述《走近张大千》《张大千的世界(三卷)》,二是编辑《张大千名迹》《走近张大千文论集》《张大千的世界研究》、编著《张大千张善子黄山记游》,三是策划推动《百年巨匠——张大千》大型文献纪录片在台湾的拍摄,四是策划纪念张大千110周年学术研讨活动,五是写《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及编辑《两岸张大千纪念馆图典》,以传达对馆主张大千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情,努力拓展所主张的“张大千学”和“大风堂画派”,让更多的读者憬悟张大千的生命气息与艺术创造的永恒,探究大风堂画派在中国美术进程中的定位,从而走向认识中华文化的深邃。所幸的是,除《两岸张大千纪念馆图典》之外,其他工程之树已结善果。因此,编辑《两岸张大千纪念馆图典》便有了我努力实施写作目标的意义,亦有了进一步沟通两岸张大千纪念馆“江溪”通潮的意义。

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是中国书画名家生命与艺术历程的缩影。通过对两岸张大千纪念馆的个案展示,对于开掘馆主文化,系统推出中国其他艺术大师纪念馆,形成“纸上的名家纪念馆”系列出版物(1995年,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会成立,我曾系理事,为发起人之一),《两岸张大千纪念馆图典》便有了“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文化意义。

是为自序。

2011年12月于成都通锦桥畔

说明:

该书由汪毅编于2009年。因资金问题,书未能出版。

汪毅简介:内江市张大千纪念馆首任馆长、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原副巡视员,一级文学创作职称。出版有《张大千的世界(3卷)》《寻踪张大千:台湾之旅》《张善子的世界》《台湾文化之旅》《方志四川》《安岳石刻艺术》等17种著作。为中央电视台《百年巨匠——张大千》纪录片文史顾问,被台北故宫博物院原院长秦孝仪誉为“(张)大千身后知己”与“张大千知己”。(图为汪毅在张大千先生蜡像前)

A

BOUT MASTERSAR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