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慢性胃炎:和胃行气为治疗关键

 温暖南方 2020-05-27

慢性胃炎的临床症状无典型性和特异性,与消化不良的症状相似。胃气失和是主因,故行气和胃是治疗的关键。

就绝大多数而言,中西医有一个共同难题,缓解症状并不难,而要彻底根治就不易了。

这不仅因为幽门螺杆菌(HP)的根除难度大以及胃肠动力的障碍、十二指肠液的反流和胃黏膜屏障的破坏,同时还存在着环境因素的影响,饮食习惯的不易改变以及精神情绪的难以调整。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肝郁即会气滞,气滞势必碍胃,胃脘之痞满胀痛由乎气机不通,故治疗以通为要,无论治疗方法类分十法、八法,总以调胃行气为通用之大法。

无论是虚实夹杂之痛,还是寒热错杂之痞;无论是通补兼施,还是温清并用,重要的是要让气得畅行,胃得调和。

而在遣方用药方面,强调“四不宜”原则,即:药物不宜杂,药量不宜重,药性不宜过寒过热,药味不宜大辛大苦。

要时刻勿忘为脾胃“减负”(包括药物和食物),处处顾护脾胃之气。即使是胃寒证,也只在于甘温补脾兼和胃行气,少佐姜桂附,精选一二味即可。

遇脾胃湿热,应用清热燥湿法时,也很少使用大苦大甘之品,至于“三黄”合方重剂更是小心谨慎,确有胃热也只是选加小剂量黄连或黄芩,或用虎杖、徐长卿之类,尤其常用蒲公英。

治疗气滞胃病的1号方由木香、青皮、陈皮、枳壳、厚朴、醋香附、预知子(八月扎)、蒲公英、砂仁、醋延胡索、川楝子组成。

治疗脾胃虚弱的2号方由炒苍术、炒白术、炒白芍、茯苓、木香、法半夏、紫苏梗、佛手、砂仁、炒谷芽、炒麦芽组成,

在临床上作为协定处方,坚持主方不变,据症酌加一二味,均取得满意效果。

文章来源:吕美农医师

注:以上药物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