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变迁系列-合订版

 昵称57728473 2020-05-28

为何城市化



城市是人类现代化的产物,越发达的国家,大部分呈现出越中心化的趋势

比如巴黎,东京,首尔区域等等,几乎可以说一城等于一国的精华。

至于面积人口更大的美国,中国,也是逐渐中心化,美国的纽约,洛杉矶两大中心,再加上湾区等新晋科技中心,占据了美国经济最核心和最有价值的部分。

美国人口大部分集中在东海岸和西海岸

中国城市化了这么多年,产生了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如果中国只有2-4亿人,那么这个进程可能会放缓。

但是中国有14亿人,也就是说参照美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中国需要20-30座以上的大城市。

然而从零开始造一座中心城的代价非常巨大,所以中国采取了折中的方式,未来中国会出现10-15座超级中心城市,但是每一座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建筑面积,绝对会超过美国,法国等中心城市。

新的国家中心城市

为什么要城市化?

现代社会是高度协作性社会,协作性而导致了必然需要聚集,聚集才能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大的经济价值。

除非人类社会能够找到一条去城市中心化的道路,那么中心城市的各种问题才会得到根本解决,比如最严重的问题高房价。

中心城市高房价,不过是人类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决定稀缺资源的归属的方式,当去城市中心化后,资源不再聚集,自然也就不需要争夺。

所以中心城市化,是国家地域发展的不均衡的表现。但是这又是在人类社会大背景需求下的无可奈何的事。

东京同样摊大饼式发展

单从一个城市来说,也不会有均衡发展,包括北京这种典型环线发展城市,以天安门为绝对中心,也呈现出北强南弱的局面。

成都进入2-3环时代以后,普遍就是南门,西门先发展,然后才轮到东门,北门。

但是成都进入4-5环时代后,却只能优先发展南门,连西门也无法跟上南门的发展步伐,更不用说东四环和北四环了。

成都地铁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在哪儿?

为什么东二环经过时间可以和西二环可以做到发展程度一致,到了四环时代就不行了

环形内的圆面积=πR^2.  

随着环形扩大,一环,二环,三环............

随着R增大,实质的城区面积会呈现指数性增长。

是的,半径扩大一倍,面积则是原来的4倍。  

成都从二环半径4公里,扩大到了四环时代半径10公里,五环时代半径20公里

四环,半径扩大了2.5倍,面积就会扩大6.25倍!

五环,半径扩大了5倍,面积就会扩大25倍!!

图片引用自滴滴热力图

在城市规模还小的时候,外来人口持续流入的时候,可以由一环-二环这样发展,同一环线的发展先后顺序时间间隔相对较短。

但是当R达到一定的阙值后

(这个阙值和城市自身实力相关,主要来自于人口流入和地方财政实力,产业引入等影响)

北京六环示意图

城市就已经无法按照环线发展了,因为人口流入速度,和城市基建需求的资金投入,无法匹配环线发展面积的指数型增长。

所以强如北京,在扩展到一定程度后,也是优先发展一个方向,比如北京优先发展北五环,南五环发展相对滞后。

北面地铁密集度明显高于南面

所以北京出现了北强南弱的局面。

成都这一点恰恰相反,南强北弱

按照经验,传统环线发展的城市,根据城市强弱不同,当半径到达5-10公里左右时候,就不得不优先选择一个最具备优势的方向进行发展。

当环线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这就需要考验城市决策者了。

到底是继续按照环线发展,还是转变发展模式。

注意,这里说的环线发展,并不代表一定要有环线公路

而是以一个绝对中心,不停的外溢发展

摊大饼式发展

继续按照环线发展,就必须要先抉择出优先发展的方向,然后一个方向一个方向的发展填起来。

如果不按照环线发展,那就必须改变城市的结构。

中心转移或者中心分散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城市是选择第二种模式,无论国内外。

改变城市结构,进行中心变迁

成都规划示意图

其实大家不要觉得只有中国的城市才这么热衷于新区。

国外的城市之所以在现在没有这么热衷于新区,那是因为城市发展到了相对固定的地步,而中国的很多城市才开始扩张期。

举个例子,巴黎的拉德芳斯新区

拉德芳斯新区的大概地理方位

拉德芳斯地理位置

从巴黎老城区眺望拉德芳斯新区

巴黎天际线

拉德芳斯(法语:La Défense)是巴黎都会区首要的中心商务区,位于巴黎城西的上塞纳省,邻近塞纳河畔纳伊。

其涵盖的市镇包括库尔贝瓦以及皮托和南泰尔的一部分。作为欧洲最完善的商务区,拉德芳斯是法国经济繁荣的象征。

从图中感觉到什么。  

是不是和成都的高新区,天府新区感觉一样。

与老城区相比画风突变,成为成都现代化的象征。

这就是中心转移。

当中心转移后,一个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城市骨架就变了。

成都中心变迁



上篇提到2个概念,中心转移,中心分散。

这将会是大多数中国城市面临的问题。

纵观全国,城市中心未发生偏移的只有北京和上海。

而北京,上海的特殊之处,对于全国其他城市无法模仿。

北京和上海在中国城市等级上超然一等,拥有最强大的财政和政策优势。

在上篇提到的外扩半径R值,北京和上海就是全中国最大的。

北京因为帝都的特殊地位,中南海,天安门等绝对中心地位不可动摇。

北京资源集聚地

而上海规划的浦东新区的中心,距离传统上海老城不过一江之隔,因为上海没有传统的老城绝对中心,以上海市政府为例,距离陆家嘴直线距离不过2公里。

也就是说,上海的老的中心,和新的中心距离极近,根本不构成中心变迁的必要地理距离条件。

上海内环中环外环示意图

中心变迁的必要条件是,新老中心至少距离要达到10公里以上,不然新老中心太近,就无法构成地理差距。

另外要再说一个城市,深圳。

深圳虽然只有计划单列市之名,但是其实深圳才是中国城市的第三大特权城市,真正的影子直辖市。

所得到的政策等好处,经济地位,远超其他2个二流直辖市。

看深圳的发展,中心变迁的历史。

从80年代的罗湖,到90年代的华强北,2000年之后的福田,以及现在南山。

深圳2010年以前规划图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跳出来反驳。

深圳的中心怎么可能是南山,应该是福田。

这里就引入开篇的2个概念。

中心转移和中心分散

福田是深圳的中心,南山也是深圳的中心。

中心不一定是转移,也可以是创造的。

2000年的互联网,IT行业是什么?那个年代不值一提,哪怕到了2010年都不算什么。

而这个行业的崛起,带来了南山的崛起。

就如阿里巴巴的崛起带动了杭州的崛起一样。

杭州阿里巴巴总部

福田是深圳的政治中心,金融中心

而南山是深圳新崛起的科技创新中心

中心分散

一个城市的中心可以不只一个,他可以分门别类,按功能分散

但是所谓中心都有一个共性,越靠近中心的宜居的房子,越值钱。

而同时能兼顾多个中心的房子,将会更值钱。

这里说的靠近,不是指绝对精确的距离,比如:更近的1公里比4公里的值钱。

而是指相对的一种概念,因为往往这些中心区域反而不宜居,反而是这些中心区域周边2-7公里最佳。

比如2公里和4公里的距离而言,并没有优势。    

而4公里和20公里,就是绝对的优势。

简单一点说,就是当距离尚在接受范围内,基本不受距离影响,主要受到居住环境和学区等资源的影响。

距离越大,则影响越大。

数据取自链家

如上图可以看出,处于福田区西边的香蜜湖区域-----南山区东边的深圳湾,这个片区之间房子则是深圳整体最贵的。

为什么呢? 

因为福田和南山2个中心之间的距离在十多公里,再加上良好的交通道路情况

这个片区基本能覆盖到深圳的2个中心的舒适距离。

当然这和房子自身新旧程度和品质也息息相关,但是可以看个大概。

相同品质的房子,一定是随着中心的半径R递增,外溢价格递减。

切记是相同品质,不要拿市中心的老破小和郊区次新房比。

深圳在过去的几十年,走过了中心转移的路,也走了中心分散的路。

深圳土地类别

而中国最近20年崛起的城市中,也有完全走中心转移的路的城市。

比如:郑州。

郑州已经把绝大部分资源投入了郑东新区,导致现在郑东新区的房价已经完全超越了老城区同品质的楼盘。

郑州规划示意图

这里就不细说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证我所说的郑州的房价情况。

以上说了这么多其他城市

其实是想带入这个结论

越强大的城市,越不需要中心转移。

越弱小的城市,越需要把资源投入一个方向,进行集中打造

这是成本最低的高效发展方式

说回成都。

有想象力的读者是否已经联想到了成都。

成都的城市实力很明显在郑州之上,深圳之下。

郑州的实力大概跟过去些年的成都相当。

联想到成都过去20年的高新区大开发,是不是像极了当前的郑州

倾一城之力,造南门之盛世

为此北门的人民还编了不少段子,鸣不平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倾力打造,高新南区已经成为成都的金融-IT科技中心

火车南站地铁站拥挤的人群

每天早上拥挤的火车南站,省体育馆等换乘站

充斥着从西和东,往南上班的人群,而往北的相对少很多。

有一句笑话,所有地铁都是为了转一号线,充分说明了这种情况的根结。

早期的一号线三期规划

为什么南四环的房价比好多二环的房子还高??

很多人无法理解

因为这里已经是成都的创造出来的新中心!

而老城区,以天府广场为代表老城区中心的职能被转移和分散了。

比如骡马市的金融中心地位,被金融城取代。

大源-软件园成为成都的IT科技中心,IT和互联网企业聚集,提供了大量中高薪的工作机会。

大源CBD

天府广场--春熙路这一片为代表,在90年代集政治,经济,文化,会展等为一身的绝对中心职能已经被一一瓦解。

现在剩下的是文化中心,商业中心等职能。

这就是成都的中心分散。

未来多中心是成都的趋势,通过多中心脱离环线发展。

通过多中心,疏散人群,缓解高峰期通勤压力。

比如高新区的会展中心职能,已经逐步移交给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国际会展中心

而新兴科研项目,总部经济等职能,未来也将由天府新区承担。

这就是我前面写天府新区的文章所提的一区双核概念

未来的成都各个中心

将会是由老城区为代表的商业,文化,旅游等

高新区为代表的 金融,IT科技,生物医药等

天府新区为代表的 科研,总部,会展等。

三个中心

这3大中心未来通过天府大道南北相连,彼此之间保持10-15公里的距离,形成成都最重要的中轴线

至于政治中心,目前市政府在高新区,省政府在老城区,有传言说未来省政府将搬迁天府新区。

不过无论搬迁还是不搬,都不会远离天府大道这条中轴线多远。

一条天府大道,串联成都多个中心,将会是未来10年-20年,成都的发展态势。


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

  • 重点总结

一个城市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会移动的,或转移,或分散,中国只有极少数城市中心才不会发生变迁,目前只有北京,上海,未来深圳也是有可能的。

中心还可以创造,一个新兴的大行业,能够创造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新中心,比如2010年之后的互联网。

老破小的价值



如上图所示,IFS+太古里为代表的大春熙路商圈销售额远超其他片区。

大春熙路商圈,不仅包括上图的IFS,太古里,还包括王府井,群光,仁和春天等等一大片实力不俗的商业体,只不过是上图未整体理出。

IFS商圈

春熙路商圈的整体销售额位列全国四大top商圈之一,十足的全国性商业中心,这里shopping的不只是成都人,而是包括了整个西部的人和旅行的人。

这带来的经济价值,就是中心的意义。

从表里也可以看出,除了春熙路;环球中心、万象城等的体量不过是一个区域性商业中心,和春熙路商圈的影响力,完全无法比。

夜幕下的环球中心

再看成都新崛起的金融-IT-会展中心,金融城-大源片区。

这里的经济价值也极大,但他表现不在商业销售上。

金融城-大源片区拥有成都最多的中产阶级,随着这些年新经济的发展,为成都提供大量的中高收入人群。

这些将成都的声音带到全国,甚至带到全世界。

比如王者荣耀,咕咚等等。

王者荣耀开发团队在成都

同时这里也成为了资本的热土,全国的VC机构来成都大半都是来这里。

再比如会展。

长期出差的人应该知道,成都的酒店价格之贵,冠绝西部。

比如糖酒会期间,整个南延线下到便捷酒店,上到奢华级的费尔蒙酒店,全是爆满,而且不打折。

糖酒会盛况

这些就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所谓中心,就是伴随极大的经济价值。

而在中心工作的人,必然会选择舒适的居住距离,不能太远。

这就是为什么离中心越远的地方,房价一定越便宜,因为他远离了价值中枢。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高峰期,到中心区域,半小时以内通勤圈的房子是最具备价值的。

成都的一小时生活圈

大家会用自己手中的钱来决定居住归属,钱不够的人就只能去半小时以上的区域。

比如买不起大源的人,只能去双流,只能去大面。

大面周围学区分布

中心=极大的经济价值

极大的经济价值带来大量中高收入人群

中高收入人群通过钱的方式,来决定附近有限的高品质住宅归属,价高者得,出不起价的人只能选择距离更远的片区

这就是城市的根本区域价值逻辑。

回头在来看老破小。

老破小的优势在于配套成熟,劣势在于居住环境差,甚至没物管。

那么老破小的房子基本是不值钱的。

可以认为老破小的价格=地价

那么土地的价值就是跟随着中心在走,中心如果不变,那么价值自然有,如果中心发生大变,那么现在看似配套成熟的老破小就可能变成毒药。

(成都的地段论可参考溜爸一篇原创文章:

成都二手商品房房价指南。)

有了以上基础逻辑理论

结合成都目前事实上双中心的情况,和未来三中心的概念

成都老破小购买法则

最保险,且最有潜力的老破小就是南一环至南三环之间的老破小

其次是位于高新区和天府新区核心区之间的华阳的一些低价老破小,不过华阳这些老破小将要忍受很长的持有周期

转载自球叔是个暖大叔公众号

从板块来说,就是玉林,紫荆,桐梓林等地,这一块老破小随着成都的多中心化,对新老中心都保持了合适的距离,也有地铁直接连通,会产生双中心叠加效应

而建设路等板块的老破小,随着成都中心南移,只能依赖老城区单一中心辐射,区域价值相对会降低。

以前和玉林的价格差不多的石人小区等等,这种老破小,随着未来成都的各种中心南迁,和玉林的老破小价格差距越来越大。

石人小区示意图

其二,投资老破小必须要有足够的持有耐心。

因为老破小在楼市周期中,往往是最后才涨,所以不要看着次新房先涨,就慌神了。

另一个原因是成都目前的房价基数还不算高,新房癌还比较严重,随着核心区的地越来越少,核心区的次新房和新房会越来越天价,不仅是单价高,而且都是偏向改善和豪宅,5+2核心区未来几乎没有刚需住宅产品供应了。

价格是新房癌的良药

低价老破小会成为新成都人置业的首选,不然就只能选到很远的郊区新房去

当然这还需要时间

高房价是治愈一切挑三拣四毛病的良药。

其三,尽量买带学区的老破小

老破小 大部分配套成熟,而且不少带有一个不错的学区,这在未来教育资源越来越紧缺的情况下是非常大的优势。

关注溜爸的公众号“成都学区房”学习学区知识才是王道。

城市中心还会变吗



中心会一直转移吗?

先提出一个概念,中心固化。

所谓的中心固化,是指一个城市发展到了一个稳定阶段,中心相对固定,不再发生剧烈的变动。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如何判断一个城市的中心是固化还是变迁阶段?

  • 发展阶段

众所周知,我国还在城市化率较低的层次,未来城市化率是越来越高,各大中心城市的人口也会越来越多,一个城市越来越多,对城市的各方面压力就会增大,只依靠原有的规划,很明显是容纳不下的,所以需要更大的城市框架来进行容纳。

这是我国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注定了很多城市变迁的活跃。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

  • 城市上限

当前人类的科学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人口常规容纳有一个软上限,目前公认为3000W人左右。

    当然如果让很多人去住密集的贫民窟,那自然可以容纳更多,可是这在我国社会是不可能出现的。毕竟我们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所以基本上一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发展到2000W+,就会开始控制城市的人口总量,并且提高人口准入门槛。

比如北京和上海,已经开始疏解人口。

大城市的城市病

因为北京和上海常驻人口已经达到2000多万,再加上庞大的流动人口,实控人口肯定达到了3000W级。

回头看看成都,成都目前有1600W常驻人口,再加上流动人口,实控人口超过2000W。也就是说成都距离开始严格限制外来人口,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也相差不远了。

再结合目前成都的规划,基本上天府新区+东进两个未来扩城主要方向,成都就会到达人口上限。

华西医院每天排队盛况

大天府新区和东进大概可以再容纳600W-700W以上的常住人口,那时候成都的常住人口将达到2000W+,再加上流动人口,体量已经能和目前的北京,上海相比,当然质量另说。

溜爸和广大屌丝们表示不服

所以在科技发展到可以大大提升人类城市的容纳上限之前,成都的现在的东进南拓,恐怕是成都未来最后一次中心大变迁。

完成这一次造城计划,成都大概率也将像北京,上海一样,出现中心固化。

  • 产业革命

当然即使中心相对固定了,也不是不可能出现一个新中心,比如出现大的产业革命。

上一篇文章强调过

中心=极大经济价值

新的产业革命,能带来新的高收入和大量的利润,影响力。

那么这时候拥有这个产业集群的地方,也可能成为新的中心

甚至不只是城市的中心,是全国性,乃至世界的中心

比如信息化产业革命的胜利者,硅谷所在的湾区和中国的深圳。

硅谷

  • 城市实力

之前的篇章说过,城市实力越弱,越喜欢进行中心转移,甚至完全抛弃老城。

并非故意,而是不得不为,老城区高昂的拆迁和改造费用让人望而生畏。

钉子户

地方财政很难从老城拆迁重建中获取大量的利益,所以从荒地里建立新区是最划算的账。

这才是为什么全国遍地新区的原因。

没钱啊!

毕竟全国能够少上缴税收的城市只有那么几个 四大直辖市和深圳这种计划单列。

如下图所示,四大直辖市和深圳牢牢占据财政预算收入前几,并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比广州,成都强那么多。

而是因为这几个城市的财政预算是二级

而广州,成都是三级财政,上缴比例高很多。

所以地方政府也是很无奈,没钱是最大原罪。

最后总结

1.中国的大一点的城市,在不断提升城市化率的大背景,人口就会不断扩张,出于地方财政等各方面考虑,大部分这种城市的中心都是会变迁的

2.城市的扩张是有上限的,当常驻人口到达2000W+后,控制人口在所难免

以成都的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应该会先于满足条件2,从而中心逐渐固化

但是并非绝对没有变迁机会

每一次产业革命,可能会带来新的中心崛起。


这两天我会把以前写的文章,经由<成都学区房>公众号整理过的版本,发出来。

一方面是给一些后台不停问问题的人普及一些基础,另一方面是经由整理的,阅读性更高。

多学会自己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