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写好参观记?

 虹72 2020-05-28

怎样写好参观记?   

    一、参观记的属性。

         参观记,属于记叙文。

    二、参观记的要求。

         1、要把参观过的地方记叙下来。

         2、要侧重价绍有价值的处所和事物。

         3、要写出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三、解参观记的表达方式。

        侧重于记实、评述。

    四、到要交代出记叙的前三个“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及参观对象。

    五、 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六、要写出情趣、特点,展开想象。

【参观记】例文:《再现“辽沈战役”历史画卷》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看文章〗《再现“辽沈战役”历史画卷》〖看文章〗《再现“辽沈战役”历史画卷》·{学方法}{学方法}“以空间为线”   

            {学方法}“以空间转换为线索”

 ◎ 我是怎样“以空间转换为线索”,写出

      《再现“辽沈战役”历史画卷》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构思】

    线索: “以空间转换为线索”

    在南山管理区门前——在车上(路上)——在锦州——在“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在纪念塔前——在展厅里——在攻克锦州全景画馆里——在车厢里——在返回北票的途中——回到北票。

    体裁:参观记

【例文】  《再现“辽沈战役”历史画卷》

                   ——参观“辽沈战役纪念馆”有感

    2005年6月25日,南山管理区组织19名离退休老干部,参观了“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者个个精神振奋,感慨万千。(开篇点题)

    这天清晨,在管理区门前仃放着一辆崭新的旅游车,南山管理区的老干部们,兴致勃勃地登上了赴锦州的专车。这些老同志一见面格外亲近,互相问寒问暖。不过,更多的话题,都集中在当年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辽沈战役的三位老战士的身上,他们绘声绘色地叙述着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的情景……车内的说笑声与车外的雨声融合在一起。

   上午9时,汽车开进了中国历史古城——锦州。雨越下越大,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不顾雨淋,不怕鞋湿,下车后直奔高大的纪念塔走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塔身正面镶嵌着德朱亲笔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贴金大字。塔的东西两侧还有花岗岩浮雕,它以磅礴的气势展示着硝烟弥漫的战争风云和前赴后继的悲壮场景。16米高的塔顶是一座6米高全身铜质战士的塑像,他左手持枪,正在振臂高呼,烈士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充分表现了我军战士顶天立地,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塔的南门,上方是一座中国式的牌楼,眉额上镶嵌着卟剑英元帅亲笔题写的“辽沈战役纪念馆”7个贴金大字。

    在展厅里,我们有幸甚看到了全国和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各式勋章、奖章和纪念章,这些都记载着革命先辈的卓越著功勋。

    当我们走进“攻克锦州全景画馆”,更令人耳目一新。据说,这个圆柱形密闭堡垒式画馆高28米,直径为42.24米,建筑结构坚固,造型庄重大方,震撼力大,感染力强。当你登上圆形观众看台时,就把你带入了当年攻克锦州城炮火连天的壮烈战场。向下看,当地的地形、地貌、工事、武器等地面塑型极为逼真,细看那些木桥、炮兵阵地、战壕、废墟、小道、高粮地等塑型与神奇的画面巧妙地连在一起。目视前方,乃是气势磅礴的“攻克锦州全景图”,画面长:122.24米,高:16.1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达4吨,这幅圆形油画距看台13米。就是这个距离,才使你无法辨别地面塑型与画布上的形象,这就是艺家们的高超技艺,把攻克锦州的宏大战场,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在返回北票的途中,大雨依然还在下着。我在车厢里,心情很沉重,在我脑海里,不断地映出刚参观过的陵园碑廊。在那黑色的花岗岩贴板上,刻着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52433位烈士的名字,特别是其中,还有史居生等37位我们史姓烈士的名字,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下车后我问一同去参观的82岁的离休干部——曾亲身参加过黑山阻击战的副连长、三等乙级残疾军人吴学信:“这次参观,您有什么感受?”他意味深长地说:“千万不要忘记战争。”接着,他又说:“参观时,我回忆起我的战士在辽沈战役中牺牲时的场景,我的心里很难过……”(用对话结尾,暗指: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史振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