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韬晦顾问第26篇:南梁武帝萧衍兴佛

 二马仔 2020-05-28

声明:本文仅代表刘博年的学术研究思想,可能某些观点并不代表普世价值观的立场。

东晋末期,出身谢安“北府军”的将领刘裕在平定完桓温之庶子桓玄后,便也开始加紧篡位,并对朝中的“门阀豪族”进行清洗杀戮,不久之后夺取帝位、建立“刘宋”政权。但随着“五胡乱华”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常态化。国破乱世下的刘宋王朝也好景不长,经朝廷内斗和互相残杀,于公元420年推翻东晋而建立的刘宋王朝在其59年后,被“南齐”王朝所取代。然而南齐政权也短命夭折,在建国23年后即走向覆灭。

“伐竹沉木”的历史典故源于公元499年春,时任南齐雍州刺史的萧衍下令将其所辖襄阳城外的竹林和树木砍伐后,又将这些木料打捆扔进了附近的湖里。萧衍此次的深谋远虑为其之后的发动政变、攻占首都提供了物质保障。因南齐暴君“东昏侯”萧宝卷在即位不久便开始大肆屠杀其父前朝时包括萧衍哥哥的很多功臣,因此重兵在握却又不甘束手就擒的萧衍便在萧宝卷师出无名地挑起事端而突袭雍州后奋起反攻。他命令士兵将湖底1年多的木料捞起,召集所辖境内的8000多工匠,披星戴月地赶造战船3000艘,并召集数万名士兵及1000匹战马沿长江顺流而下,攻入南齐首府建康,讨伐萧宝卷的无道。

萧衍出身“兰陵萧氏”,是西汉相国萧何的25世孙,本和南齐的建立者齐高帝萧道成是“萧氏宗室”的本家亲戚关系,也是杀其大哥的东昏侯萧宝卷的族叔。公元479年,齐高帝废黜刘宋王朝末代顺帝刘凖,建立史称南齐政权。仅19年后的建武5年7月,随着齐明帝萧鸾病逝,其子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因其对前朝功臣的肆意诛杀而引起南齐朝廷内部的不满。在其冤杀萧衍兄长和尚书令萧懿后,萧衍召集部下商议讨伐并废萧宝卷。

征虏将军王珍国因担心自己被南齐内奸诬告,于是暗中派人送给萧衍一个明镜,以表忠心。王珍国和其他大臣趁夜带兵入宫,杀死正在熟睡中的萧宝卷:此举同三国蜀汉的将士因不满张飞对他们的高强度赶制打造兵器的残酷剥削,将其暗杀在睡梦中如出一辙。此时任荆州府事的萧氏宗亲萧颖胄拥立“南康王”萧宝融起兵,萧衍遂与之联合,并在王珍国的里应外合下,夺取首府建康。

当时曾被萧衍拥立为“齐和帝”的萧宝融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而不得善终。萧衍在攻占国都后并没有急于篡位,只是因其在此战役中的卓越战功而被晋升为“大司马”。但在其手下好友沈约和范云的策划下,萧衍最终篡权称帝。范云和沈约先是给萧宝融的中领军夏侯祥写信,要其逼迫萧宝融禅让帝位给萧衍;并令萧衍之弟、荆州刺史等人在民间制造“萧衍者、行中水、为天子”的舆论声势。萧衍于公元502年接受登基称帝还不满一年的南齐和帝萧宝融的禅让皇位而成为南梁武帝,史称“南梁”政权的建立。随后,萧衍派人给其“同室宗亲”萧宝融送去生金条,令其吞金自尽,以除其发动兵变的后患!在因“重金属中毒”而亡的萧宝融死后,萧衍却对外宣称说他是“暴病而亡”,并厚葬于“泰安陵”。

“南朝”梁武帝即位不久,朝中就发生叛乱。几百名叛军假借运柴之名闯入台城皇宫,并拿出兵器,杀人放火。由于卫戍禁军及时赶来,梁武帝才避免了杀身之祸。因“五胡乱华”以来的国破割据而导致地方势力各自为政的政权更替日渐频繁,却使身处战火中的百姓民不聊生。然而抛弃“君臣章法”和“儒雅礼教”而篡位的地方“皇帝”,也使人民对和平时期的传统“儒教”看不到一丝希望。于是大量百姓便转而信仰“佛教”,此时的梁武帝也意识到利用并确立以佛教为“国教”来治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是顺应民意的。还以自己父母的名义在首都建康营造了“大爱敬寺”和“大智度寺”。

除崇尚佛学外,梁武帝还重振传统的儒学以便统治之需。他在建康设立了主要招收贫寒子弟的“五经馆”,由国库财政予以考生的经费支持,并为通过考试的儒生提供了入仕为官之路。在此之后,五经馆的教育机构便在各州郡推广实行。为了推行宫室内的儒学教育,他特下《诏书》成立了“国子学”,以便让皇太子、宗室、王侯等学习儒学。

“五礼”制度起源于西周的《周礼》,却兴盛于南梁。萧衍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而便于政府管理的需要,开始带领朝臣参阅《儒家经典》去制定符合当时国情的礼法。共用时11年,多达1176卷、8019条的《五礼》体系。同时梁武帝还对佛家的《戒律》进行规范,组建专家班子制定,史称“建康教团”。自此佛教和儒教的“国学”治国思想已由梁武帝推至全国。

由于南梁武帝在境内有效地推行了“兴佛重儒”的精神文明教化、以及同步的经济建设,使南梁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和谐达半世纪之久,人民的总体素质得到提高。南梁的繁盛也吸引着其他邻国的前来朝贡。在其子梁元帝萧绎所画的《职贡图》中,前来进贡方物的国家就有29个之多。除朝贡外,大量外国僧侣也前来南梁交流佛学,其中就有法号“菩提达摩”的“大乘佛教”中国“禅宗”的始祖。据相关《史料》记载:南梁境内共有佛寺2846所,其中最大的要数他于公元527年为自己在台城皇宫旁兴建的“同泰寺”,并曾四次“舍身出家”该寺,却不理朝政。

普通八年即公元527年3月8日,梁武帝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于三日后返回并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通”。大通三年即公元529年9月15日,他第二次出家,出席同泰寺的“无遮大会”。次日讲解《大般涅槃经》。25日由大臣向寺院捐赠1亿钱,才于27日将萧衍赎回还俗。大同12年即公元546年4月10日,他再次出家,群臣用2亿钱将其赎回;太清元年即公元547年3月3日,他第四次出家为僧,在寺中居住37天后,最终由朝廷出资1亿钱才将其赎回。

因梁武帝笃信佛教,故其在执政方面也多以慈悲为怀地采用“传统人治”因素,而偏离了“以法治国”的准绳。他对于宗室的宽容怂恿,也促成了之后“侯景之乱”、南梁灭亡、饿死台城的导火索。其中就有他的六弟宰相“临川王”萧宏。梁武帝曾对窝藏杀人凶手的萧宏不仅不追究责任,反而加封犒赏。这样的纵容使萧宏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并与其侄女即萧衍的大女儿永兴公主萧玉姚私通媾和,密谋暗杀萧衍、篡夺皇位。在实施刺杀前,终因随从永兴公主的两个书童杀手举止异常慌张而被朝廷内卫拿下。经审讯后,他们才供出了事情的原委。虽然两刺客被斩首处死,但心慈手软的萧衍仍没敢治罪此事始作俑者的萧宏和萧玉姚。最终永兴公主自尽,萧宏不久也病死。而萧衍却还曾多次去看望他。

忘恩负义、密谋杀兄、篡权未遂的临川王宰相萧宏的儿子萧正德也同其父一样,是个心狠手辣的谋反之徒。起初因萧衍早年无子,则立这个性情凶残邪恶的养子萧正德为皇太子,以便传承南梁皇室的宗嗣。萧衍后经中医调理治疗,逐渐有了生育能力。随着昭明太子萧统的出生,萧梁皇室回归本宗。萧衍则根据《周礼》和儒家的传统礼法,立亲儿子萧统为太子,并废其侄子萧正德的太子之位。此举令萧正德极为不满,于是率领其军队叛逃投奔北魏政权。

但因萧正德人品不佳、能力不行,在北魏穷途末路后又返回南梁。而仁慈的梁武帝不仅没有以“叛国谋反罪”惩治他,反而就如之前对其父那样地还给他封为“武将侯”和“吴郡太守”。而在其后,他却把所辖的封地治理得百姓相残、民不聊生,还勾结纨绔子弟团伙公然抢劫…一心向佛行善的梁武帝当然看不过去这种“人吃人”的血腥场面。最终废黜了这个骄奢淫逸、荒诞无稽、横征暴敛、搜刮民财的恶人萧正德,但却不治其罪。梁武帝这样养虎为患地怂恿萧正德,也为之后的侯景之乱中侯景叛军势如破竹地攻占国都提供了有利之机。

侯景原是被鲜卑族同化的羯族人,虽受北齐缔造者神武帝高欢的赏识和器重,但他却与其子高澄不和。高欢驾崩后,北齐皇室高澄欲夺其兵权。不想坐以待毙的侯景就于公元574年即南梁年号的太清元年正月试图投降归顺西魏。但时任西魏统帅睿智的宇文泰认为侯景反复无常、对主不忠,而对其有戒心,则拒绝接收他的投诚。侯景在投降他国均遭拒绝后,几经辗转来到南梁。但年事已高的梁武帝却听不进大臣们说侯景为人不忠的劝谏,而执意孤行地引狼入室,收编侯景的叛军,并封其为“河南王”大将军,还给予其封地和地方武装势力。

随着南梁与北齐的议和,北齐将领高澄则以南梁遣送叛将侯景为条件,来换取被北齐的前朝即“北朝东魏”作为人质所扣留的其侄子萧渊明败将。梁武帝亲情泛滥并感性人治地同意使侯景以“杀朱异、清君侧”为借口发动叛乱。此时糊涂的梁武帝大意轻敌,居然还派曾跟他不共戴天的侄子萧正德为“平北将军”去迎击侯景军。结果可想而知,萧正德叛投侯景;还假以“运送防守物资”为名,送给侯景叛军几十艘满载辎重粮草的大船。最终在萧正德里应外合、开城迎敌的情景下,台城沦陷。梁武帝在被侯景囚禁后,最终病饿交加地于太清三年即公元549年农历五月初二,在断粮两个多月后,活活被饿死在了台城皇宫。

然而叛徒们最终还是没有好下场的。虽然叛投侯景的萧正德顺利篡位登基,但因不满成为侯景的傀儡,遂密召鄱阳王萧范带兵入京伐侯景。却因被侯景获知后,假颁《诏书》将萧正德勒死。而侯景也在之后的“南陈”政权建立者扬州刺史陈霸先的讨伐时,被其部下所杀。

作者:刘博年,北京朝阳人,大学本科学历;爱好有电子、医学、金融、法律、英语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