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东北之行(千山风景区<2>)

 溱湖之恋 2020-05-28

千山弥勒大佛完全自然形成,不经人工雕刻的一丝痕迹。据地质专家鉴定,大佛形成于距今400万年前的古冰川时期,五官、四肢、体态是经岩石风化而成。

  

  

 

整个大佛由一座山峰构成,高70米,肩宽46米,头高9.9米,头宽11.8米,耳长4.8米,坐东面西,体态端庄,五官清晰,四肢比例匀称;两棵松树之间是头部,头顶光滑;深色天然苔藓形成的对号便是眉眼,眉里藏珠,炯炯有神,眼睛的位置恰到好处,如果苔藓向上一点便像头发,向下一点便好似胡须,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之奇;下面突出的石块便是鼻子和嘴;左手五指清晰,自然放在左膝上,右手握拳,压在右膝上,大佛的右手背上有人工凿刻的直径约3米的大圆环,其凹凸部分迎着阳光从远处看去自然形成一个明暗对比强烈的光环。有人说这个光环是个“八卦图”,也有人说是个“法轮”,种种说法不一;肩背布袋,胸前天然形成一串佛珠,迎着阳光,人们可见圆圆的珠环;腹部中央还有一个长2米,宽1.2米的佛脐,大佛的底部可见两只巨足。我国的卧佛并不少见,在千山景区也能找到不少,而天然巨型坐佛,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仅此一尊。

  

  

 

1993年4月6日千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在考察景点时,偶然发现了天成弥勒大佛,而且在此出土了明清时代的瓷器和树根板结在一起的香灰,以及风化程度达到一千多年的人为凿刻的拜佛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