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浏阳男子患精神分裂 回家躲进屋八年没出门

 脑本主义中心 2020-05-28

在聂续红的引导下,霍翎垌(右)终于走出家门,走出了8年来的第一步。记者罗时茂

八年前,他说“有国家领导人要接见我”
回家,躲进屋,八年没出门
患精神分裂症,本报邀请心理咨询师首次帮他打开心门

  浏阳日报记者罗时茂

  陪女儿玩耍,跟邻居扯谈,到门口的马路上散步……这些平常的小事对35岁的霍翎垌(化名)来说,却是异常遥远——8年来,他从没出过家门。

  “他总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跟任何人交流。”家人、邻居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昨天,在心理咨询师聂续红的开导下,霍翎垌第一次走出家门、第一次握住母亲的手、第一次跟家人同桌吃饭。他还答应,以后每天陪伴女儿十分钟。

  在封闭自己8年后,霍翎垌终于走出了新生的一大步。看到儿子的变化,母亲激动得落泪。

  八年没出家门最多站在台阶上看一眼就进去

  霍翎垌家在浏阳南区一个乡镇的小山冲,小桥流水,青山如黛,但这美好的环境,已经跟他隔绝8年。

  “他每天早晨起床后,洗把脸就上楼,要么看电视,要么睡觉。”父亲霍菘毶(化名)说,就连吃饭,他也是夹菜后转身上楼,不跟家人一起吃。

  “没出家门,最多站在台阶上看一眼就进去。”霍菘毶说。“隔壁邻居家都没去过,也不跟邻居打招呼。”一位邻居说。

  家人认为,霍翎垌的异常或许能寻到根源。由于夫妻感情不和,父母在调停时都是责怪霍翎垌。2006年,儿媳妇放下10个月大的孩子外出打工;2007年的一天,在城区打工的霍翎垌突然回家,神秘兮兮地说“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有国家领导人要接见我,我就回来了”。

  从那以后,霍翎垌便躲在屋子里,大门不出。对女儿,也不管不顾。2013年,霍翎垌被市精神病医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经过短暂治疗后,他不愿意再服药,虽然偶尔打人的攻击性没了,但情况并没有好转。

  在一个人的世界里看着看不懂的英文节目

  “请帮忙想办法救救他。”考虑到父母老去,女儿也在长大,原本该是家里顶梁柱的霍翎垌,如今却成了最需要照顾的人。近日,他的亲人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能让他走出自己的世界。

  昨天上午,记者邀上聂续红一起来到霍翎垌家时,他正在二楼客厅看电视。

  “他不愿意下楼。”母亲上楼征求霍翎垌的意见,希望他能下楼交流,但没能做通工作。不过,他接受聂续红和记者上楼。

  在二楼,朝阳台的门窗紧闭,屋内有些阴暗,窗户下的老式电视机打出光线照在霍翎垌有些苍白的脸上。35岁的霍翎垌双手紧握,绷紧身体,坐在靠墙沙发的一角。

  或许是事先家人沟通过,对外人的到来,霍翎垌并不排斥,他甚至起身跟聂续红握手,并在沙发旁站定,礼貌地伸手让座。

  但仅此而已,自己坐下后,双眼又回到电视上,不跟人说话。

  令人意外的是,对他极具吸引力的电视节目,竟然是一档全英文节目。

  “你能看懂英文节目吗?”“不懂。”面对提问,霍翎垌回答就两个字,又紧盯着电视。

  新闻焦点

  心理咨询师开导

  走出家门,他站在了阳光下

  冷不冷?”“电视好看吗?”从一些小问题入手,聂续红尝试跟霍翎垌交流,他都接话。

  “里面太暗了,我们下楼去,好吗?”聂续红想引导他下楼,但很显然,霍翎垌还是有些戒备,“就在这里吧。”

  “那我打开门,可不可以?”面对这个要求,霍翎垌主动起身,打开了门。眼看有效果,聂续红紧跟过去,说“我们到阳台上看看”,霍翎垌也顺从地走到窗口,靠墙站着。

  经过十多分钟的交流,霍翎垌有问必答。聂续红顺水推舟提了两个建议,“跟父母一起吃饭”、“每天带女儿到门前马路上走走,陪伴十分钟”,霍翎垌都说“可以”。

  聂续红进一步提出到路上看看,令人喜出望外的是,霍翎垌没有拒绝,跟着下了楼,出了家门,走到马路上,站在了阳光下。

  看到儿子的背影,站在门口的霍菘毶感慨不已,“8年,这是头一回。”

  接着,聂续红又引导何霍翎垌介绍自己家的田地和周围的邻居,他都能讲清楚。“说明他的记忆力并没有退化,沟通能力也还行。”聂续红说。

  在接下来的引导中,霍翎垌没有拥抱母亲,但他第一次握住了母亲的手。在整整半小时内,他并没有出现厌烦、抵触情绪,还答应去聂续红的心理工作室看看。

  “先跟家人互动,再慢慢把他带出去跟外界接触,多走出家门,如果顺利的话,几年内可以走出来。”聂续红交代霍菘毶夫妇。

  “康复过程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聂续红介绍,时间会很长、过程很辛苦,但“相信他走出了第一步后,会慢慢改变”。

  新闻延伸

  到民政办办卡后可免费领药治疗

  “如果交际功能退化不明显的话,治疗的效果会比较好。”市精神病医院686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办公室负责人戴蒙介绍。

  据该院公共卫生科负责人陈瑶介绍,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市共有在管精神病患者4770人。所谓在管精神病患者,是指在民政部门办理免费药物救助卡的患者,“只要通过民政部门初审,并到医院确诊后的病人就可领取社会精神病人救助证,凭证就能免费领取药物和住院救助。”

  这一政策能有效减轻精神病患者的家庭负担。戴蒙建议,家人可带霍翎垌到所在镇民政办办理免费药物救助卡。之后,市精神病医院每两个月会送药过去,将两个月的药物送到患者家属手中。

  他还建议,如果患者不能按时服药,还有免费的长效针剂,每个月注射一针,可减去每天监管服药的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