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被打时在想啥?被亲妈虐待后依然想她,儿童心理专家来解说

 IF枕边育儿 2020-05-28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西安7岁的男孩子小天,被脾气暴躁的妈妈不断家暴。当妈妈被送进派出所后,记者的采访视频中,孩子却表示,虽然她打我,但是我还是非常想她。这段让人泪目的视频中小天说:"哪怕她一直打我,我也想要呆在她身边,否则我就没有妈妈了。"


这让我想起商场冰激凌店遇到的一对母女,小女孩和妈妈穿着漂亮的母女装,有说有笑的吃冰激凌,但是当小女孩想要去拿桌子对面的蛋糕时,不小心打翻了面前的冰激凌杯,妈妈和她自己的衣服上、小手上都是冰激凌。妈妈生气了,大声呵斥着小女孩,小女孩却吓得伸出满是冰激凌的手要妈妈抱。结果妈妈边大声斥责娃,边去卫生间处理衣服。孩子却跟在后面哭着找妈妈。


为什么我们越是向孩子发脾气,他们越是不会生气走开,反而更加需要我们?这可能是很多父母的疑问,有的爸妈觉得,这是孩子"怂"了的表现,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孩子爱我们比我们爱孩子多。那么被责骂甚至殴打的孩子,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为什么越打骂孩子,他越要抱着你
有位朋友跟我聊起他小时候被脾气暴躁的妈妈打骂的情形:"打我骂我都行,我最怕的是被推出门外。"如果从成人的角度来理解,孩子的做法似乎不可理喻,如果爸妈在气头上,躲的远一点不是更好的办法么?但其实孩子的想法和我们并不一样。
A、妈妈一定是对的
一岁以前的孩子,甚至没有"我"的概念,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是没有办法分开的两个概念。"自我"意识渐渐觉醒的孩子,一方面感受着独立带来的喜悦,一方面更是充满了对和妈妈分离的焦虑。一旦发生危险,宝宝的内心就会有一个声音大声地呼喊:回到妈妈那里去。妈妈一直是孩子最深层次的依恋,所以无论发生什么,潜意识中孩子不会认为是妈妈的错了。


B、一定是我做得不好
每一个被责骂殴打的孩子,心里只有两种情绪,第一是害怕,第二是自责。既然妈妈不会错,那么将平日里温柔和蔼的妈妈变成这个样子的原因,第一定在我。孩子低声抽泣或是崩溃大哭,可能在我们看来的变本加厉的胡闹或是不知悔改无动于衷。但其实都是孩子内心被自责、甚至自我否定占据的表象。


C、战逃反应,寻求安慰
当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吼或者暴力时,出于人类的本能,他们会因为压力进入一个应激性反应阶段。就像是我们遇到危险,大脑就会向我们发出战斗或者逃跑的指令。由于伤害他的是妈妈,所以这个指令往往指向了逃跑。这个时候他只能选择逃往心里的安全感来源——妈妈。所以出现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情形,比如这个已经7岁的小男孩,妈妈砍我的刀伤一个月都不好,但是在害怕孤独时,我依然渴望她的怀抱。

童年的不安全感真的会伴随一生
哈佛医学院 Martin A. Teicher 教授在对长期遭受言语或其他暴力的儿童脑部研究时发现:这些孩子负责记忆形成的海马体,和胼胝体的一些部位的体积明显减少。
如果妈妈情绪失控,甚至上升到言语或身体暴力的情况经常发生,时间一长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应激性创伤。并且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负面影响是无论什么正向行为都无法弥补的。所以即便长大了,我们听到父母说你为什么不想想我对你的好,老是记得我打你时,还是无法把两者相抵消。孩子也是一样,亲密关系中的暴力会造成类似灾难后的应激障碍,从脑部结构上发生根本改变。


那么对于孩子呢?如果孩子经常面对情绪失控的妈妈,处于一种自责自我否定的状况中,就很容易发展出"焦虑型依恋人格"。我们都知道在生命早期,宝宝借由和父母的亲密关系发展依恋关系。如果这个关系相对稳定良好,孩子就会发展出"安全型依恋",日后更加自信开朗,面对分离也能更加成熟。
而如果因为责骂,而经常处于害怕、自责、焦虑安全感缺失的环境中,孩子就会发展出"焦虑型依恋",可能会出现自卑、情绪不稳定影响他日后的亲密关系形成。

当家长对孩子情绪失控,该如何弥补?
武志红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说:当孩子觉得父母既是强大又善意,就会更愿意向这样的父母低头,同时把情感等表达出来。
虽然知道发脾气,打骂孩子对娃不好。但是爹妈是人不是神,没有多少人能做到完全心平气和永远不发脾气。除了提高自身修养,学会控制情绪外。在已经对孩子发脾气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1、和自己和解
向这位论坛里的妈妈一样,很多宝爸宝妈在对孩子"管教失控"后通常会非常自责、懊悔。然后开始无节制的哄孩子,让娃开心。或者因为对自己生气,而表现出很冷漠的情绪,生闷气。这样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更该做的是,通过这个事情反思自己,追溯情绪失控的原因。和自己和解,将这当做一次事故,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2、 对孩子进行安慰
如果已经对孩子进行了打骂,那么最重要的是其实是及时关注宝宝的心理,对他进行弥补。我们可以主动对孩子认错,承认自己是情绪失控,并且尽量用肢体语言去安慰孩子。可以抱抱他,亲亲他。而别用物质或者其他许诺(比如可以多看半个小时电视)之类的来贿赂。
3、 共同讨论下次怎么办
当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情绪都回归理性,不妨坐下来开个"沙发会议",和孩子说明,爸爸妈妈认为孩子那些地方做的不对,而孩子更接受哪种方式指正。凡事皆有两面,即便是对彼此造成伤害的亲子冲突,挖掘出可以学到的东西,才不会白白受伤。
枕边育儿寄语:
对孩子发过脾气,不代表就不是个好妈妈了。如果了解过这样做的后果,在情绪失控时,能稍微停顿一下。在真的伤害过孩子后,能给孩子一个充满爱意的拥抱,能有一个诚恳的道歉。我觉得,你依然是好妈妈,你说对吗?
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