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服紫者鉴

 惊涛拍岸849 2020-05-28

寒假以来,居家隔离上网课,教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材。诵读之初,免不了领诵作示范;然后初步理解内容,便于通达诵读;有些篇目还和学生探究一把,小有收获。近日,按进度和学生一起研读《齐桓公好服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些感触,不吐不快。

文章篇幅不长,故事情节很吸引人,内容耐人寻味,且引用来“奇文共欣赏”——

齐桓公好服紫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君)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

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

166个字,两个小节。学生把第一小节分成两层朗读,背诵。即齐桓公与管仲的对话为主体,而“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是对话的背景、缘起。第二小节则是践行“对话”的结果——思路很清晰。诵读之余,学生们还归纳出个成语“上行下效”,概括得好。。

显然,对话是齐桓公主动引发的,一种衣着方式的新潮,一种衣服市场价格的异动让他困惑不已,想必是食不甘味,夜不成寐。

细琢磨,学生概括出“上行下效”,应该点赞;教材原文下面提供了“析论”——“本文以生动的实例说明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道理,告诫人们,作为领导人或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其一言一行必须谨慎,必须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否则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个告诫无疑是中肯的、宝贵的,却仅是延续了不知多少年的固化的结论,比学生的认识水平高出没多少!因为, “对话”的背景21个字就是“析论”的产床。

那么对话的主体及对话践行的良性状态在论述什么?它们是否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呢?应该!太应该了!否则,韩非子的文章岂不就白写了?

“桓公患之”!“患之”,“以之为患”,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这种现象看作祸患,为之忧虑不堪!桓公也许听取了大臣奏议,也许微服作了市场调查;也许有下级冒死越级上报……总而言之,一国之君对百姓穿衣服的琐事竟然挂在心上,甚至焦虑难遣,辗转反侧!

终于,必须解决这个似小实大的祸患!怎么解决?自己这个寡人一时技穷,就借势贤臣吧!选择突破口决定了事态的走向

 桓公直面现实,向管仲讲忧虑,也坦陈深切的无奈:“喜欢穿紫色衣服,紫色(的衣服)就非常贵,整个都城的百姓(都)喜欢穿紫色的衣服没个完,我该怎么办”百川有源头,万事有起因,齐桓公没有敷衍塞责,没有遮遮掩掩,没有以势压人,请教恳切之至,溢于言表。

管仲体察桓公良苦用心,没有虚以委蛇,而是顺势送助力,还直率地提出建议:“君主您想(制止它),为什么不试着不穿紫色,对左右的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的气味’?如果在这时候正好有穿着紫色衣服进来的人,桓公您就一定要说:'稍微退后(一点),我讨厌紫色的气味。”这个建议切中肯綮,一针见血,并且有妙招,桓公快刀斩乱麻:“好!就这么办!”没有浅薄的喜形于色。

说白了,桓公喜好穿紫色衣服充其量是生活方面的个人爱好而已,可以说不涉及品质德行,更非奢侈荒淫。但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民众的“追星”心理,会使生活细节无节制地膨胀,以致“紫衣服”物价暴涨,不搅乱市场供给了吗!

面对这样的“生成性恶性事件”,齐桓公紧急召见管仲,从长计议。他作为国君,不回避自己是事件的源头:“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还流露出整改的愿望,可以说是见微知著,有自知之明。律人先律己,整改是难事,从自身做起就能容易起来;但是自己这一关又恰是最难过的,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严于律己,就真的化难为易了。

齐桓公心系社稷,政治嗅觉才比较敏锐;他有大局观念,“帅”过硬,才能下好全国一盘棋;他有雄心大略,才能具备极强的政治素养;他必须率先垂范,纲举则目张。日常的、平静的、君主昏明差别不太大,一旦遇到特殊的、异常的、孕育转折点的关口,君主的思考角度深度和应变处置能力就有天壤之别了!齐桓公后来成为 “春秋五霸”之一,绝不是天上掉下馅饼来!

齐桓公预料到“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不及时制止,恐怕就难以收拾的恶果。服装的审美追求,不尽然是生活小事了,社会风气、人心所向皆会随之改变。他见了小小的老鼠洞就想到大堤坝的安全,居安思危,形成浓浓的忧患意识,这次君臣对话,全是干货,交流倾心而畅达,不难窥出,齐桓公平素礼贤下士、虚心纳谏的功夫比较到家,形成君臣和谐配位的关系。

在这当天,宫中侍卫没有穿紫色衣服的;第二天,都城之中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三天(过后)境内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这个结尾与开头相呼应,这样由宫内到都城再到全国的整改效果极强,印证了管仲的初心,也从侧面凸显了齐桓公矢志整改的规划立竿见影!好服紫者的一次从自身肇始的整改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封建社会,荒淫误国者有,德政不举;抱旧守成者有,大法将废;励精图治者有——以严刑峻法著称,但往往殃及百姓……齐桓公治国,严于律己,发现“上行下效”绝不收手!他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无论有多大的成就,有多少条成功经验,估计最重要的就是他见微知著,察纳雅言,身体力行,不放空炮,这不失为一种大智慧,新境界,高水平!

历代新生的“好服紫者”,估计多迷于美服,多耽于美食,多醉于陈酿,多沉于美色,多纵于良驹,多恋于名画,多溺于金钱,多拜于洋人……好追风者自然众矣!

奈之何?

不盲目崇拜古人,但是齐桓公的身上总有令人深思借鉴之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