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是一部“再不拍就来不及了”的纪录片

 Zhangjun2016 2020-05-28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889年,光绪皇帝治下的中华帝国没有大事发生。

这一年,蒋梦麟刚满三岁,在距离杭州湾二十公里的余姚蒋村咿呀学语;

这一年,绍兴人蔡元培考上了举人,与他同年中举的还有广东新会人梁启超

这一年,天津人严修29岁,在京城翰林院中编修史书;

这一年,位于天津城东的北洋水师学堂,招收了一个13岁的高个子男生,他的入学登记名字是张伯苓;这个学校的总教习是毕业于英国格林尼治海军大学的严复

这一年快结束的时候,12月29日,天津一户姓梅的诗书人家诞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梅贻琦

1889年,光绪皇帝治下的中华帝国看似没有大事发生。

然而,在这一年出场的几位人物,却在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里,搞了一件大事,并被后人敬仰与铭记。

他们共同办了一所大学。

这是一所存在不过9年的“最穷大学”,却堪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虽然只毕业了3882名学生,但却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1位两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师。

美国弗尼吉亚大学教授伊瑟雷尔说:“这所大学的遗产属于全人类。”

那得是怎样的阵容?

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共同担任该校校长;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华罗庚等人担任该校任教老师;

周围的同学尽是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汪曾祺、穆旦等人;

该校校舍由建筑大师林徽因、梁思成亲自设计。

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可以堪称“史上最豪华”阵容?

《西南联大》

豆瓣评分:9.4

八十多年前,西南联合大学诞生在中国西南边城昆明,由国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合并而成。

纪录片《西南联大》,呈现了群星闪耀的联大历史,并提炼出这所伟大学府的精神财富,以传递给当下与未来,呼吁当代青年以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

从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吴大猷,到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众多性格鲜明、魅力独具的大师形象云集成为了该片突出的特色与亮点。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西南联大渐渐远去,但它的传奇故事,以图文、影像、口口相传的方式,永远留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

让我们一起仰望,曾经闪耀在中国西南边陲的群星,感受到什么叫做“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

浴火重生

1937年8月28日,因为一封公函,中国教育史在这一天被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天,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校长,接到了来自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公函。公函要求:三校南迁长沙,指定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人分任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

就在彼时的一个多月前,“七七事变”爆发,硝烟弥漫的北方,已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11月1日,长沙临时大学开学,这一天后来被定为国立西南联大的校庆日。然课桌未稳,部分教授和学生还未抵达湘江之畔,长沙的天空就拉响了空袭警报。

开课两周,淞沪会战失败的消息传来,上海沦陷,紧接着12月,南京陷落。日军进逼武汉,长沙已危在旦夕。

“国家亡了可以复兴,文化亡了就全亡了。”为了保住文化血脉,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决定西迁至祖国大后方——云南昆明。

2月19日,师生在长沙韭菜园的圣经学院召开誓师大会。

由于战时内陆交通困难,女同学和体弱男同学由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越南入滇;

一部分同学沿湘桂公路到桂林经柳州、南宁、越南入滇;

有男同学200余人则组织了湘黔滇旅行团,行程36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

“兵分三路,水陆兼进前往昆明。”
“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长征”就这样开始了。

1938年5月4日,“五四运动”十九周年的这一天,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正式开课。

三校校长联合主持校务,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对北大校长蒋梦麟说:我的表你戴(代)着,意思是蒋可以代表张主持工作,而蒋又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我们三个人里面,你最年轻,你要多担当。

一退,一让,一担当。最后以最年轻的梅贻琦为西南联大主导。

三位校长的联合思想,深深地感染了他们身边的教授及工作人员。三校联合,有一种象征意义,在国难当头,我们不是一盘散沙,我们能够团结一致,联合到底。

这其中当然不容易,心酸亦难以为外人道。正如蒋梦麟给胡适信中所写:我发恨时很想把你们三人一棍打死。

《蒋梦麟致信胡适》节选

自古文人相轻,然而透过这些表象,在民族危亡时刻,最先觉醒并团结在一起的,是文人。

正如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写到的那样:

“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三校走在一起,就像一个戏班子,总得有个班底,这个班底就是清华。”

1937年11月至1946年7月,在纷飞的战火中,联大师生和衷共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历尽艰辛而办学不辍,这是战时高等教育的奇迹,也开创了古今中外教育史上出色的联合办学之先河。

在这三大师的背后,实际上是整整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上下求索的身影。

西南联大原校址(昆明)

2

求学问道,道阻且长

中国各处的宁静,都终结于20世纪三十年代的炮火。

1938年10月,全面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局开始扩大,战线也逐步延长。

南迁的中国民众
战争突然地到来,此时,象牙之塔的师生真正走向战乱中国,在跨越湘、黔、滇三省,行程三千多里的行走当中,他们真正了解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和人民。他们的意志得到磨砺,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以升华。

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参与步行团

湘黔滇步行团线路图

陈寅恪先生离开北平南下

历史系教授陈寅恪在西行途中所写诗文

留欧学生华罗庚、赵九章回国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大学期间,汪曾祺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

这次行走成为了联大师生的共同精神财富,“刚毅坚卓”得以成为联大校训。而这四个字,正是联大师生在昆明办学八年的写照:他们经历轰炸、贫穷、病痛,却从未间断过教学与研究。

就这样,中国各地的学子,历经各自的颠沛流离,终于在陌生的高原,与自己的大学相遇。

3

炮火下的书声琅琅

这本是昆明西门外的一块坟地,按照梁思成和林徽因的“设计”,教室盖了起来。

铁板房、干打垒的墙、木格的方窗子上糊着竹纸,一下雨,就叮当叮当的响个不停。

学生宿舍四十个人一间房,上下铺。

蚊虫“满天飞”,最初到云南的师生,每一晚睡觉都是一种煎熬,久而久之习惯之后便双方保持了“和平共处”的状态。

每一间挤着二三十人听课。

中文系教授闻一多开了十来门课:诗经、楚辞、唐诗、古代神话等。最“叫座”的课是古代神话。不单中文系、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

汪曾棋《人间草木》中描述到: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

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诗词歌赋、古今中外,在许渊冲看来,“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在这样氛围中,莘莘学子开始知道什么是大学。

4

八年的耕耘,万世的光辉

1980年代,沈从文出国访问,研究联大的外国汉学家问他:“抗战条件那么苦,为何西南联大八年培养的人才,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人才的总和?”

沈从文回答了2个字:自由

是的,是自由。那时候的西南联大,让众人知道,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该是什么样子。民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不管是任教大师,还是跋山涉水的学生,都是在艰难时局下大放异彩的璀璨群星!

教授们不仅传道受业解惑也,更是身体力行,培养出学子们刚毅坚卓的文人风骨。

他们治学严谨、要求极严,联大办学8年,8000余名学生中,只有3882人能顺利毕业。

产生了一大批科学家、数学家、翻译家、文学家,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黄昆、汪曾祺、许渊冲…

两百多次的敌机轰炸、无数次的迁徙教学场地、落后的教学设备。但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了无数位让后世闻之肃然起敬的大师们。

1957年,西南联大研究生杨振宁李政道,因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有八位出自西南联大。
物理系教授赵九章、物理系研究生郭永怀、物理系本科生陈芳允、机械系本科生王希季、物理系助教杨嘉墀、物理系本科生邓稼先、物理系学生朱光亚,航空专业课程副教授屠守锷

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的汪曾祺,在大学期间与同学创办校内的《文聚》杂志,并不断在杂志上发表诗歌、小说。

作为中国作家、散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里下河文学流派的创始人,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两位机械系的学弟,如今都已年过九十,同样还在工作。

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的郑哲敏,因阐明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和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于2013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将氩弧焊应用于核反应堆制造,完成了中国第一套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的潘际銮,还在不断创新,研究成功电子束焊机,电弧传感器,核电站焊接技术,高铁铁轨焊接技术等。

离滇之时,西南联大在校园里立下了一块石碑,石碑的一面,镌刻着抗战从军的西南联大学生名单,另一面是冯友兰撰写的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天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斯虽先民之恒言,实为民主之真谛。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

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

 

战争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战争像强烈的催化剂一样,刺激每一个个体为了强国更加努力:努力做学问,努力培养人才,努力学习。

瞬间把极大的能量爆发出来,就像有一个原子加速的过程一样,整个民族爆发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西南联大是极端年代下的一个戏剧性的盛典,既是空前浩劫,又是风云际会,无数精彩的人物和故事闪耀其中,这些传奇的人物和故事,抒写了一个时代的传奇,而这个传奇属于整个世界。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热泪盈眶,唏嘘不已。

风骨不再,斯文难继。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西南联大,不能忘矣。

——梅贻琦

点击下方小程序,在线观看《西南联大》。

交易担保 看鉴微纪录片 点击观看《西南联大》 小程序



- 本 文 创 作 团 队 -
撰稿 | 质感江
责任编辑 | 产品飞
图片 | 质感江
设计 | UI爱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