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妓出身的王朝云,何以成为苏轼后半生的挚爱?答案在一副楹联里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0-05-29

宋神宗熙宁六年,时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在西子湖畔写下了千古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水光、山色、淡妆、浓抹,苏轼笔下的西湖,宛若一位倾城佳人,赏心悦目,令人神往。岂不知,这首诗背后还隐藏着一次影响千年的美丽邂逅。

是年二月,苏轼与友人同游西湖,宴饮时有歌舞助兴,丝竹悠扬中,舞女浓妆艳抹,婀娜轻舞。舞罢,众舞女卸去粉黛,素衣淡妆,入席斟酒。此时,苏轼方才发现,刚刚盛装惊艳的舞女,竟是几个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其中尤以王朝云最为清丽淡雅、楚楚动人。《苏轼年谱》记载:“云乃名妓,苏轼爱幸之,纳为常侍 。”这一年,苏轼38岁,朝云12岁。

朝云12岁被收为侍女,18岁被纳为侍妾,35岁香消玉殒,在苏轼身边侍奉了二十多年,陪苏轼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是苏轼生命中最重要的红颜知己。

苏轼性格耿直,不谙为官之道,屡犯龙颜,连遭贬谪,身边诸多姬妾纷纷遣散,唯有朝云痴心不改,生死与共,陪他度过了漫长而艰苦的贬谪生涯。苏轼一生婚姻不幸,发妻王弗和续弦王闰之先后离世,朝云是他晚年唯一的良伴和精神寄托。只可惜,天不假年,绍圣三年七月,朝云病逝于惠州,临终口诵《六如偈》。八月,苏轼尊重朝云遗愿,将其葬于惠州西湖南畔的栖禅寺的松林里,又在墓上筑六如亭纪念爱妾,并亲自撰写楹联曰:

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后世很多人不明白,朝云本为名妓,出身寒微,何以就成为苏轼后半生的挚爱之人?苏轼的这副楹联,正好给出了答案。

不合时宜:

据《东坡笔记》记载,苏轼一日退朝,饱餐一顿后摸着自己肚子问身边人:“你们说说,我这里面是什么?”一个婢女回答:“满腹文章。”又一婢女回答:“满腹才智。”苏轼均不以为然,连连摇头,此时,朝云面带微笑,朱唇轻启,回道:“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苏轼闻言捧腹大笑,赞曰:“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作为享誉当世的大文豪,又生在了官员工资最高的北宋,苏轼身边自然不乏侍奉之人,但唯有朝云知他的不合时宜,懂他的品性脾气,所谓红颜知己,最美不过如此。

独弹古调:

当年,苏轼与朝云在西子湖畔相识,之所以将其收为侍女,不只是倾慕她的少女容颜,更是欣赏她的歌喉舞姿。古代的词,即歌词,是用来唱的,苏轼写词,朝云弹唱,他们是真正情趣相投的灵魂伴侣。另外,苏轼钻研禅道,朝云笃信佛法,除了兴趣爱好,他们还有着共同的信仰。

对于苏轼来说,朝云是一个既懂他又爱他、既温婉美丽又灵魂契合的女子,又怎能不爱、不敬、不怀念?

本文开头之所以将苏轼与朝云的西湖初见称作影响千年的邂逅,那是因为朝云的存在,让苏轼多了很多惊艳千年的佳作。众所周知,苏轼曾为发妻王弗写下了千古第一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其实,苏轼为朝云所写的诗词文章更多,除了上文提及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有《西江月·梅花 》、《雨中花慢·嫩脸羞蛾》、《朝云诗》、《悼朝云》、《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题栖禅院》、《和陶·和胡西曹示顾贼曹》等传世,篇篇都是文学史上不朽佳作,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一读,重温苏轼与朝云间的千古爱情。

参考资料:《东坡笔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