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昵称50319000 2020-05-29

往期精选

2020\05\29


关于初夏的诗词,我们读了不少。

那么,你对初夏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

是“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般的甜蜜?

还是“五月榴花照眼明”般的明媚?

抑或是“布谷声中夏令新”般的清新?

又或者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的慵懒?

无论是那种,相比春天,诗词中的初夏,

少了几分愁怨,多了几分悠然。

它让人从容,让人快意!

今天,再来读一首初夏词,

希望我们心怀美好,坦然走向盛夏。

阮郎归·初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宋·苏轼

解析

整体来看,词的构思略显独特:它不像一般的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或上阕写景下阕写人,而是将景物与人事活动交叉来写,这样一来,上下阕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使得全词结构更加严谨。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二句,用“绿槐”、“高柳”、“新蝉”、“熏风”四种意象,从视觉、听觉、触觉三个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立体的初夏。首句写得很有意思,说绿槐高柳中时不时传来几声新蝉的鸣叫,因为声音不是连续的,所以用“咽”,就好像声音突然被堵塞住了一样。另外,“咽”也可作低沉讲,试想蝉鸣要穿透茂密的枝叶,才能传到人的耳朵中,经过重重的阻隔,声音自然显得低沉。如果作者本意如此,那就很巧妙了,他是在通过描写声音来传达一种视觉效果,从而突出绿槐高柳之浓稠,进而点出初夏的景物特点。

“薰风初入弦”五字,用词很精美。据《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词中有这样两句——“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所以,人们以熏风来代指南风,即初夏时和暖的风。“薰风初入弦”意即,人们开始弹奏《南风》了,意味着初夏的到来。

接着,镜头转换到室内,为我们呈现闺中人昼眠的情景。

“碧纱窗下水沈烟”是室内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雅幽静的氛围。“水沈”,即“沉水”,借指沉香,一种名贵香料。轻烟袅袅,香气弥漫,可静气宁神,正适合午休。本来,我们的女主人公也睡得正香甜,可不知哪里传来的落棋声响,把她给惊醒了。落子声不至于太大,但它足以惊醒了梦中人,可见当时环境之岑寂。

午睡醒来,她不像春天里抱着浓愁的怨女一样,无所事事,闷在房间里咀嚼孤独与惆怅,情到深处再洒几行清泪,反而饶有兴致地跑出屋子,来到小池塘边玩起水来。“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同燃)”便是她看到的景物。微雨过后,小荷初长,叶子被微风吹翻,煞是可爱。池塘边的石榴花本就嫣红,经过雨的冲刷,更显红艳,简直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一个“然”字,化静为动,将榴花的红刻画得深入人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二句,侧重刻画女子的活动。她攀来一支荷叶,蹲在清泉边玩耍,将泉水捧到荷叶上,四下摇摆,看水珠荡漾,先是碎成一颗颗小珍珠,最后再汇聚成一颗又大又圆的。“琼珠碎却圆”真是一个好兆头,我们可以相见女孩如花的笑颜及愉悦的心情。

李白在其《折荷有赠》一诗中,也描绘了类似的场景,“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只不过结局有点遗憾。苏轼很可能有所借鉴,而翻出“琼珠碎却圆”之句,这种积极向上的情调与初夏的勃勃生机相映衬,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最后又涉及到词的主旨,你认为作者只是在写初夏闺阁生活情趣,还是别有寄托呢?欢迎在留言板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注:词作于苏轼刚刚调离黄州)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