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青云道场论语摘二

 娜视花开 2020-05-29

  

杨青云道场论语摘二

 

题注:本坛主是范曾范粉中一位痴迷的铁杆范粉,在此摘引范曾研究会会长杨青云在公开媒体接受采访报道的言论,是体现一个美术评论家《道场论语》的范儿,他是在范曾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以此集中摘编他的公开言论,是便于喜爱范曾先生的范粉更好的亲近范曾,走近范曾……        

 

关注范曾现象就是关注中国书画的晴雨表。范曾书画基本上是一路走高,很少下滑,这说明范曾的综合艺术能力及范曾的文化修养,仿佛置身于古人世界。如果我们深刻地体悟“范曾”二字符号的意义,我们就能得到审美愉悦的答案,而我强化这一审美愉悦的生成意义呈现的典雅华美,是范曾的书画艺术开启这样一种有意义的文化符号,他用有意味的线条建构了一个诗化“得大自在”的最好“自在。”       

范曾“得大自在”的最好“自在”是展现万象世界一个气韵生动的老子世界。那是一个典雅华美的世界,那是一个思辨形上的世界。范曾一次又一次绘出具有这样华美世界的人像轮廓,这轮廓在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是真正存在的老子显灵,范曾把画老子眼睛的一种错觉画出了深沉,凝视、颔首、孤独的老子。似乎通过这样的老子形象把宇宙、社会、人生对社会的责任与老子道法自然的追求,让人寻找到自身的审美之道,让个人之道融入人类大道,让人类大道融入众生之道,让众生之道融入宇宙之道。按范曾的审美旨意:掌握天道,就是领悟了“老子之道”。中国一部老子的《道德经》足以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当享于世界民族之林!心中有道的人就自然拥有天下,拥有天下的格局才能成就争锋天下的气魄,也就可以拥有争锋天下的手段和本钱你就有资格争锋天下。      

从范曾画老子的审美思想中我们悟到一种与天下争锋的豪情与壮志,这不是单纯的占有或者获取,而是高雅审美推动的绘画之道。范曾推动了中国书画走向海外的广阔前景,推动你所在个体与整个世界融合发展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上善若水而利万物,可成为云遨游天空一切随生命进化的需要去改变自己的属性和形状。

从这个审美角度上来欣赏范曾绘画中的“老子”图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说线条是不存在的,是以若有若无的形式呈现了一种情感寄托和内在修养外化之美,就是这种外化之美的《老子出关》线条里面的物象是实际存在,都是实写。而在中国绘画中,尤其是在白描绘画中,却反其道而行之,虚的部分实写会增加一种对人主体情绪体现的视觉平衡。实的部分就要虚写,虚实张开与闭合错落借流动的线条得以展现,物象的气韵自然呈现出一种审美的表现形式,又必然会和人的精神相关联。“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即言此理。

我研究范曾,不仅是为了解今天的中国书画走向,重要的是,范曾国学博大精深,范曾对国学的造就是我等之辈无法可及的事情。范曾在研究国学中说:我们研究中国“国学”,它的“源头活水”是什么?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先秦之学的生发”,这是对国学一个最简清明了的论述。我从《四库全书》里挑出八百卷,这是其八万卷的百分之一,准备读三十年。诸位知道我今年已经七十二岁了,就是说我到102岁可以把这八百卷读完。读了干什么呢?读得有意义!孔子认为学问是“为己”之学,“为己”之学,那岂不是自私自利吗?不是。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养,使自己的心灵得到纯洁和净化。为己之学的最终极的目的是利他,如果王阳明当时不提出建立“为己”之学,他的心学怎么可能一直到今天还是人类通向善的一个很重要的学问?

如何评议范曾对国学研究的博大精深,“爱一个人只会把自己无所事事地用文字的力量来感动自己,再感动研究的评论对象,让自己学术造诣更强大。我本人在研究范曾过程中,是将范曾国学的审美思想理论和经验求证进行有机结合,结合范曾现象与实践互动中体显实践首要性的原则,历史地剖析范曾现象背后的大文化背景,利用分期研究的办法解读范曾时期的治学思想,开创了对范曾研究一种全新解读方法。解读范曾国学或是“范曾现象”需要科学合理的切入点,需要多维的理论视角,需要历史辩证法的研究思路,需要避免解读过程中机械化、教条化倾向,需要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才能真正地解读一个真实的范曾,一个大师级于诗书画皆能的范曾。          

解读范曾现象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语境,如何深刻地理解范曾生存环境中的历史原像,任何脱离具体历史语境的解读都是片面性解读,要想真正把握范曾现象的学术水平,是很难真正完整地概括出一个真实自然的范曾,一个立体多面的范曾。那么,如何客观地解读范曾我们要从范曾个体出发解读艺术家将作为一个个案进行具体分析,是解读范曾的一种具体方法。范曾之所以成为媒体宣传的书画领军人物与国学大师,而且在于他能在中国国学领域支配人们情感需要的精神慰藉,能够以自己的戏剧性人格熟练地掌握和驾驭公众文化的一种心灵归依,唤起和引导人类情感的非凡能力以及他自己的人格去驾驭他人的情感与热爱的无数种方式,在整个中国大文化背景中的文化复兴是推动中国社会革新和历史发展的前进动力。       

范曾的个人魅力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吸取儒释道营养,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守望着一种不朽精神。因为范曾的这种精神态度、道德规范,亦即所有文化上的种种体显,本质上是被整合了的社会行为。被论家做一番透彻考察,运用一系列对范曾产生过种种影响的大事件,最后加以分离和解析,并找到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呈现的《范曾之道》《范学有道》《范曾论》和《范曾新传》等加以揭示,毕竟这类评论的学术视点或多或少是反映艺术家所处时代的一个影像。尽管这一评论影像从客观角度对范曾进行学术研究并没有给予社会或媒体的真正重视,但我还是认为像我这样如醉如痴地研究范曾,这一影响远远不只是限于评价范曾,给范曾学术定位,重要的是想让喜爱范曾的粉丝们更全面的了解范曾,走近范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