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昵称32901809 2020-05-29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毕老师,在上一期节目中,我讲了古人在早晨起床后所做的一些事情,这一期节目,我继续来说这个话题。

起床后,吃过了早饭,当然要赶紧劳动了。因为早上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人们经过一夜的休息,早上醒来后精力充沛,整个人处在最佳状态,这个时间段如果好好珍惜,好好利用,可以做成不少的事。我们宁波人也有一句话叫“三早抵一工”,意思是说三个早上的工作量能抵得上一天的工作量。大家不要觉得早上没有多长时间,只要好好利用,做事情的效率可以很高。其实这些话也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勤快,早起的鸟儿才有虫子吃。

种地的陶渊明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晋代的五柳先生陶渊明就是个勤快人,他在自己家旁边种了不少的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件事非常有名,以至于后世的人认为“晋陶渊明独爱菊”“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花品性高洁,不与群芳同列,凌霜盛开,经秋风而不落,“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也正是陶渊明这位隐逸者的高洁人格的象征。不过隐逸者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毕竟只是隐逸,又不是修仙,饭还是要吃的,每天还是要劳动的。

毕老师猜想,他为什么要在采菊的时候,还想着见南山呢?是不是南山上有什么值得他很关注的东西呢?这么想着,我还真在陶渊明他自己的诗里,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原来,他是在南山种了不少的豆子,自给自足啊。我们从他的诗里,就可以知道他一大早就扛起锄头上南山,给他的豆子田清理杂草去了,一直忙到夜幕降临,月亮都出来了,才又背着锄头回家去。虽然他的种豆水平跟农民伯伯相比可能不怎么样,以至于田里的杂草比豆苗还多,不过他以一个大诗人的身份能亲自去种豆,这已经是非常难得、非常接地气的一件事了,毕竟我们很少看到诗人描写自己亲自劳动的诗句,所以“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的头衔,对他来说真的是实至名归。

为什么陶渊明会这么勤快,一大早就上南山锄草去了呢?因为他本就是个珍惜时间的人,不但珍惜时间,而且深知早上时间的可贵,而且还把这个感悟写进了他的其中一首《杂诗》里:“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这么浅近如白话的诗,我们一看就懂得,他是劝勉世人,好时光一旦过去就不会再重来,一天之中也不可以迎来第二个早晨。我们都要趁这个好时光勉励自己,因为岁月是不会等人的。

勤学的颜真卿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有人在早晨种地锄草,也有人在早晨努力学习,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有一首《劝学诗》说的就是这件事,这里的劝字,也是勉励的意思。劝学就是勉励大家好好学习,特别是要利用早晨的时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告诉我们学习要趁早,三更灯火五更鸡叫,都是学习的好时候,“正是”两个字隐含了内心的紧迫感。而“黑发”和“白首”都是采用了借代这种修辞手法,通过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对比,让人感觉触目惊心,深深地理解及时学习的重要性,不会等到年老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刚刚我说了颜真卿还是一位大书法家,每位学习书法的人都熟悉的颜体字,就是他创造的,我们知道学习书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经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经过长年累月、经过从黑发到白首的刻苦学习才能在书法艺术上有所成就,我猜想颜真卿作为大书法家,他的这首《劝学诗》应该也包括了学习书法这个方面的努力。

赶路的温庭筠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除了一大早就劳动和学习之外,还有一种人也会起得很早,这就是赶路的人。晚唐的温庭筠在《商山早行》这首诗里,就细致地描写了他早起赶路的情形:“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整首诗透着天涯游子的伤感和对家乡的思念。因为古代的时候,通讯落后,交通不便,而且城市与城市之间隔得非常远,中间全是荒野山路,不但有野兽出没,说不定还有强盗拦路抢劫,所以古人出一趟远门是非常不容易的,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凶险,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家乡,所以这可能也是他们会伤感和思念家乡的原因。

他们为了安全,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清早听到鸡叫,起来一看,天气不错,那就赶紧上路吧。打点好行李,马脖子上的铃铛响起来,他就忧伤地上路了。抬头看看,天上的月亮还没下去呢,自己已经够早了吧?低头一瞧,板桥上的白霜已经被更早出门的人踏得一片凌乱,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你以为很早,没想到有人比你更早呢。

逛古寺的常建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而常建的心情就比温庭筠好多了。他一大早起来,洗漱洗漱,吃个早饭,就悠闲地去逛古寺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清晨,太阳出来了,照着高大的树林,而古寺正是在这一片树林掩映之中。诗人对这里的环境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他知道面前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正是通往那个幽静的所在,通往花木繁盛的禅房。山色怡人,鸟鸣悦耳,潭水清澈,人心空明,此情此景,真是让人心中俗念顿消,仿佛已经脱离了尘世之中。这真是一个愉快的早晨。

回家的李白

古人的早晨(下) | 毕有话说

不过,说到在早晨心情最好的,那一定得是李白了。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学过他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公元759年的春天,李白被流放到偏远的夜郎,当他刚到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接到了朝廷赦免他的消息,他惊喜万分,立刻从白帝城东下,要返回江陵,这首诗正是抒写了他当时喜悦的心情。第一句里的“彩云间”就是早晨曙光初现彩霞满天的美好画面,也是李白心情的写照,而“千里”与“一日”的强烈对比,“万重山”在猿啼声中的瞬息而过,也是说明了轻舟的行进之快,这个时候,船是轻快的,诗人的心情更是轻快的。一千二百多年以后,我们仍能感受到诗仙在当时那满心快意。

当天边露出第一线曙光,照临大地,人世间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芸芸众生都在为这新的一天而努力,心怀希望,要有所收获,而早起的诗人,当然会有更丰富、更细腻的感触,并用手中的笔表达出来,使这一个早晨充满诗意,就像现代诗人山叶所说的:生活即诗。

这一期节目,毕老师就讲到这里,咱们下期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