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娱乐长篇传奇(7)《山里妹子像公主》李春晓 著

 山东沂水李春晓 2020-05-29

  第七章

太监留宿木匠家

秀妹游湖心甜蜜

【1】

长岭上。王秀妹锄完最后一锄地,直起身子,擦一把汗,向庞大嫂那边望去。

庞大嫂早已用手将地里的谷苗隔三差五的薅完,又拿起锄头用力耪着地。她的心思主要在做豆腐上,对种地不太看重;因此,干起活来怎么快怎么干,不像王秀妹那样讲究。

假若说王秀妹种地像在绣花,一针一线都一丝不苟,那庞大嫂就是母猪掉进泥汪里,咴啊呵的一套子,窜出来就完事了。别看庞大嫂来得晚,她的地有点少,可干得不算慢,秀妹要过去帮忙时,就剩下三沟没锄了。

庞大嫂见秀妹扛着锄走来,就说:“不用不用,你下不去岭沿我就完成了。”

王秀妹见庞大嫂从东边往西锄,就按下锄从西往东锄了起来。因为苗儿早已薅好了,不用再间苗,所以锄起来很快,不长时间,两人就头碰头了。

庞大嫂耪完最后几锄,直起身子,笑了一下:“总算完成了。”

王秀妹:“是啊,十天半月的不用挂记着了。到了六月六,来看谷秀就行了。”

庞大嫂:“对对对!”边说边脱下鞋子,在锄杆上磕出弄进去的土垃,再穿好,“幸亏妹妹帮忙,咱回家吧,我回家给你包水饺吃。顺便再拉咕拉咕你的婚事。”

王秀妹哈哈笑了起来:“要等吃水饺,就饿死了。还婚事?哈哈哈哈。”

庞大嫂:“一个人包的话,可就费了事;咱俩人包也怪快,一个切馅,一个合面。哈哈哈哈。”

在爽朗的笑声过后,二人扛着锄,向岭下走去。

【2】

碧波荡漾的长湖中。杨壮汉划着小船,向北岸驶来;船的小舱内,鱼儿在少量的水里蹦蹦跳跳。

湖天一色,景色格外迷人。

【3】

王秀妹家。秀妹站在高桌前,端着一个花瓷碗慢慢喝着白开水,院子里的秀妹妈一边挎起篮子,一边朝着屋里的秀妹说:“我上菜园,你在家做针线活吧。”

“好。您慢点儿走,路上小心。”王秀妹应了一声。

秀妹妈看了几眼棚里站着看她的老牛,就走到大门外去。

桌前。王秀妹把花瓷碗放在桌上,用手背在樱桃小口上擦了几下,就转身走到床前,端起针线笸箩,顺手拿起一个板凳上了院子。

王秀妹在阳光充足的窗前坐下,开始做针线活了。今天,她做的是昨晚将要做完的一件男式褂子,这个褂子是她准备送给杨壮汉的。

前几天,王秀妹也做过一件,但做那一件时,她是一边想念着刘秀,一边精心做成的。在穿针引线时,因为心思一会儿飞到长岭上,一会儿又飞到东汉崮上,接连叫针尖扎了好几下,手指上流出的鲜红血水都在褂子上染上了几处血色。她想把这个褂子洗净叠好搁在柜子里,待刘秀再来时送给他。因为前不久刘秀和阴丽华来时,阴丽华说以后再来找她玩。从此,她就盼着这一天。

王秀妹抽出一根线,拿起针,将线头捻一捻,仔细地纫进小小的针鼻子,将另一个线头挽上一个小疙瘩,就开始缝了起来。缝完一根线,她就用牙将线咬断,再抽线、纫线、缝制。

院南墙跟杏树上的几只花喜鹊飞来飞去,叽喳欢叫。

【4】

老太监们骑马由西往东行走着。当他们行至一个从大路往北拐的一个岔路口时,前边的赵老太监勒住马,回头问陈老太监:“大哥,我下去问问路,别再走过了站。”

陈老太监看了看拐向北边的道路,直插崇山峻岭;心里话,怪不得皇上去过那个西郭庄,这里的景色果真不错啊。要是过来蒙阴、旧寨、坦埠、高庄,到了夏蔚时慢慢行,别错过了从夏蔚往北拐的小道,从那条近路奔往西郭庄的话,也许早就进庄了,就不用再走这好几十里冤枉路了。

陈老太监:“去吧。”赵老太监朝不远处一个卖豆腐的大嫂走去,问了几句,只见卖豆腐的大嫂用手往北指了指。

赵老太监返身跑至陈老太监马前:“大哥,这里是崔家峪,往北十六里路就是西郭庄了。”

陈老太监点了点头:“好,上马,走。”

赵老太监走到自己马跟下,踩着马镫,一下跨上马,一甩马鞭,马儿欢快地小跑起来,后边的马儿们也小跑着跟了上去。

【5】

皇宫内。花香鸟语中,刘秀与阴丽华在丫鬟们的簇拥下,走进了刘伯姬曾经住过的宫院。

阴丽华心里话,刘秀真是个做事周全细致之人,他刚派老太监们去接王秀妹没几天,就开始考虑秀妹来后的住处。

这个宫院,自打三妹伯姬出嫁后,就一直闲着,不曾安排任何人来居住。宫院里花木葱茏,渠水循环,楼台亭阁,交相辉映,十分静谧,是个人见人爱,都想居住的好地方。当年,自己都想搬过来居住,但试探刘秀时,看着刘秀那不容别人侵犯的样子,阴丽华就没有开口。今天,刘秀亲自带她进院,肯定是告诉她把这个宫院交给王秀妹居住。要这样的话,秀妹的福气可真不小!

阴丽华又想,刘秀自从娶了她和郭圣通以后,只听说和许美人有关系,但也没正儿八经的把许美人娶进宫来。

前些年,被刘秀废除皇后地位的郭圣通在长达数年的郁闷中去世后,刘秀的心情就一直不好,就像做了一件亏心事似的。可自打见了王秀妹后,他的心情似有好转,可时喜时悲。看她时的心情更加复杂,不知他到底想的什么。

在此情况下,阴丽华的心情也复杂起来,她觉得,刘秀想立王秀妹为妃。因为她发现,王秀妹真心喜欢他,并为了他独守闺房,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一直未嫁。但反过来又一想,刘秀又没有立王秀妹为妃的意思。要是想立王秀妹为妃的话,他早就和她商量此事了。

阴丽华正想着这些,刘秀突然看着她,说:“想和你商量个事。”

阴丽华:“有事尽管说。”

刘秀:“这个宫院已经闲置很久了,这些年来,一直未叫人来住,是我觉得伯姬三妹还在这里住着。”

阴丽华轻轻叹息了一声:“我也多次梦见伯姬妹妹在宫院内赏鱼观花。可,她已经走了好几十年了。人这一辈子,真的太短暂了,有时,就像一场没有做完的梦。”

刘秀也伤心起来,无奈地摇着头,一脸的茫然。他背着手,仰望着天上慢慢飘动的云彩,半天没说出话来。

阴丽华是个心慈心软的人,她看到刘秀痛苦的样子,也一时无话再说,竟然悄悄流下泪来。当年,是她同意困境中的刘秀娶了郭圣通,并立为皇后,郭圣通的舅舅真定王刘扬才帮助刘秀平定了河北乱局,赢得了后来的江山。

自从刘秀废除了郭圣通的皇后之位,将她立为皇后之后,她在受宠若惊的同时,心里想得更多的是郭圣通的感受。她觉得对不起郭圣通,是自己害苦了郭圣通,就像自己犯了一个大错误。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闷在宫中,谁也不想见,她甚至想叫刘秀把自己废除,再把皇后之位还给郭圣通。尽管她给刘秀下过跪,可刘秀坚决不答应。

过了一会儿,刘秀看着阴丽华,说:“这次如果王秀妹答应进宫学画,我打算叫她住在这儿。”

阴丽华看着刘秀,点了点头,想说什么,但没有开口。

刘秀:“不要想多了,我一直把她当伯姬三妹来看。你没看出,她长得特像伯姬吗?”

阴丽华又何曾不觉得王秀妹长得像伯姬?她上两次见到秀妹时,就心里惊呼,这个山里妹子,长得和伯姬一模一样,就连说话的腔调都十分相似,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竟然还有长相相同的人。她几次想和刘秀说这事,可又怕勾起往事,叫刘秀心里难过,就没有随便提起。有几回,误解刘秀要立王秀妹为妃的阴丽华,想说出此事,以此阻止刘秀娶王秀妹,以免到时生米做成熟饭,让天下耻笑刘秀立个与自己妹妹长相一样的女子为妃。

此刻,阴丽华见刘秀起初就把秀妹当成妹妹看待,心里一块石头彻底落了地。

阴丽华:“你真是一个重兄妹情谊的好哥哥!”

刘秀:“伯姬三妹早逝是我今生最大的遗憾,她去世的太早了!”

阴丽华:“人有情,病无情啊。”

【6】

长湖里。杨壮汉不紧不慢地划着船,王秀妹站在船中间,看着青山绿水,心里就像乐开了花。她为家乡的美丽而自豪而骄傲。

今天下午,她将褂子缝完后,就去送给杨壮汉。可壮汉爹和壮汉都没在家。她想,壮汉一定去湖里打鱼了,就转身朝长湖走去。走至不远处,果然发现壮汉正解着拴在码头上的小船缆绳,就抱着褂子几步跑了过去。

杨壮汉听到脚步声,回头一看,是秀妹,就笑了:“你来了?”

王秀妹:“刚才去你家,关着门,就找到这里来了。”说罢,用手将褂子递给杨壮汉:“给你的,褂子。”

杨壮汉看着崭新的褂子,想接,又不好意思:“又辛苦您了。”

王秀妹:“客气什么?谁用不着谁?都是一个庄里的。你和大爷还冒险刨药,救过我的命呢!”

杨壮汉:“小事,值不得提,你还记着。”

王秀妹送给杨壮汉褂子后,觉得良心上有点安慰自己,心情也格外好,她就要求壮汉带她上船,上湖里玩玩,看看壮汉是如何撒网打鱼的。她一提出,壮汉自然喜出望外,比她还高兴。

湖里小船上。王秀妹:“带我到松柏崖、塔井峪、罗家湾、马头崖、梅家坡的湖面上转转呗?”

杨壮汉:“好说。我领你围着湖好上转一圈。”

王秀妹:“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上船。站在船上,和站在地上不是一个感觉,就像脚下没跟,心儿也悬空空的。”

杨壮汉:“放心就是,有我在,怕什么?”

王秀妹:“你们这些划船打鱼的,真的很厉害哦!”

杨壮汉:“经常上船,习惯了,胆子也就练大了。哈哈!”

王秀妹:“我是头一次上船,你可要划得慢一点呀!不知咋的,心里总不踏实。”

杨壮汉:“好。就划得慢一点,不能惊吓着您!”

王秀妹看着杨壮汉,脸上露出羞涩、甜蜜、不好意思的神色:“哪,不打鱼了?”

杨壮汉:“打鱼有的是时间,可难得你有空啊。”就这样,王秀妹站在船上,壮汉划着船,在湖里赏起美景来。

不远处,崮前庄的打鱼人刘二猛看着杨壮汉带着王秀妹在湖上游玩,羡慕得要命;心里话,这家伙,今天真交了桃花运了。他把准备撒出的渔网放在了小船上,叫道:“兄弟,这船划得怪有劲呀!嗖嗖的。”

杨壮汉停止划船,和刘二猛说:“过来吧,咱们转上一大圈,看看哪儿鱼虾多。”

刘二猛:“你走吧,我就不去了;鲤鱼精拽着我的船,不叫我去。哈哈哈哈!”

杨壮汉的船上,王秀妹问壮汉:“他说鲤鱼精?什么鲤鱼精?怎么回事?”

杨壮汉看了几眼王秀妹,笑了一下:“是这么回事,我们平时见面时,开玩笑,说打出个鲤鱼精当老婆!”

王秀妹一听,“哈哈”笑了:“修炼千年才成精。可长湖才修起来几十年,要想打出个鲤鱼精,就好上等吧。哈哈!”

杨壮汉听着王秀妹富有磁性的话音,心儿陶醉了,笑道:“该等就得等。”

此刻,王秀妹又想起了和她见过两次面的刘秀来,脸上带着羞涩和甜蜜。

杨壮汉看着秀妹的样子,心花怒放,想入非非。

【7】

在崔家峪通往西郭庄的道路上。老太监们骑着马跑了一会儿,又慢下来。过了荆山头,来到桃花湾,翻过一道梁,进了磨峪庄。在一个木匠铺前,老太监们纷纷下马,走进大棚底下。

棚里一老一少爷儿两个刘姓木匠停下手中的活,看着老太监们,知道能有马骑的人,肯定不是一般的庄户人。庄户人能有头小毛驴或骡子骑骑就不错了。

刘木匠开口问道:“各位大人,渴了吧?我这里有茶水。”

陈老太监:“好好,真渴了。”

刘木匠拿起茶壶,往茶碗里倒着茶:“这是刚下的新茶,是院东头的天井龙雾;汤色浅黄透亮,味道含有嫩栗芳香,既清爽,又浓醇,不比龙井差。”边说边指使小木匠,“再去拿几个茶碗来。”

小木匠放下手中的凿子,走出大棚,往棚东边的家门走去。

陈老太监:“大哥,这是什么庄?”

刘木匠:“磨峪。”

陈老太监:“离西郭庄还有多远?”

刘木匠:“不远,顺着凤凰坪往西走,过了凤凰洞,翻过东南坪,沿着长湖大坝走上北坪,就到了。”

陈老太监一听,近在眼前了,就不免有些紧张起来,脸上露出既急着见某人,又惧怕见某人的神情。

刘木匠是个实在人,见陈老太监没吭声,就说:“日头快下山了,要是事不急,就在我家里吃顿饭,歇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去也行。”

陈老太监一边支支吾吾着,一边想,见了王秀妹后,用宣圣旨的办法叫一个山里女子跪下接旨,恐怕不腼腆的女子也有些难为情。刘秀之所以还交给他《老牛图》带着,肯定也能用的着,但什么时候去用,刘秀可没告诉他。

陈老太监看着刘木匠,回过神来,点点头:“好,那就麻烦大哥了。”

陈老太监想住下,再想想用什么办法去接王秀妹进宫。他心里明白,公元43年时,皇上就将四子刘庄册立为皇太子,以后刘庄就会即位成皇上,身边就需要太监伺候。刘秀皇上可能把他这一帮再好上培养培养,到时交给刘庄使用。这次叫他们来至沂蒙山接王秀妹进宫,可能就是对他们的具体考试。

陈老太监的猜测相当正确,对此,刘秀就是这样考虑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