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昵称32901809 2020-05-29

展览时间:

2020年4月28日-6月10日

展览地点:

常州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

主办单位:

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

常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

常州博物馆

江苏九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毗陵我里——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卷》归乡特展”开幕一个月,已经有不少小伙伴来馆参观了。

这幅图卷上有不少题跋款识钤印,它们诉说着图卷的形成和流转故事。

一、钱维城作画

《苏轼舣舟亭图卷》是在1757年,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期间绘制的。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苏轼舣舟亭图卷》画芯

该图为宣德纸本,浅设色。图写运河一侧,一舟行于河上。长堤之上为舣舟亭和万寿亭行宫,其间乔木扶疏,竹石林亭相映,境界极为幽静。图中分别标注了舣舟亭和万寿亭。舣舟亭边两株古松特意着重描绘。全图笔墨精纯,以淡墨勾勒大体,皴擦肌理,浓墨点写树木山石。构图严整不苟,而又力求清润文雅,在突出江南园林清秀景致的同时,又略带文人画崇尚的萧瑟之感。

图卷画面的左下角,有钱维城的款识。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钱维城画款识:臣钱维城恭画

钤印:臣钱维城、敬事

左侧紧临画芯的,是钱维城亲写的后记。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钱维城记

钤印:臣钱维城、笔沾春雨

《常州府志》云:东坡舣舟亭,在府东门外文成里。按,水自孟河入北关,至白云渡折而东,由八字桥出东关,不半里壅土为坝,扶水而曲之,迤北转南,复东入运河。坝名文成,遂以名里。苏轼自惠州归,表乞常州居住,遂买田阳羡,赁孙氏之宅而居,今故宅中洗砚池犹存。未定居时,舣舟于此,邑人筑亭以志之,名东坡舣舟亭。去里门三十步许,古松二株,倚亭而立。松下有石数拳,前人颇多题咏。后改为庙,今毁,复为亭。臣钱维城敬绘,并恭记。

在这段后记中,钱维城向乾隆帝说明了舣舟亭的位置、变迁及与苏轼的关系。

其左下角两枚 “知己多在画图中”、“高城孙氏珍藏书画印”,为后人鉴藏印。

二、乾隆皇帝观画题诗

在画卷上方,有乾隆皇帝的两次题诗。其中右边一首,是1757年第二次南巡驻跸常州,来到舣舟亭观画时御题的。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乾隆御题

钤印:几暇怡情、乾隆宸翰

钤印:古希天子

玉局信风流,溪亭佳话留。

至今石岸侧,往往驻行舟。

文笔传高躅,家乡事道真。

停桡亲印证,图外得其神。

一例野亭子,因苏千载新。

岂知元祐际,大有畏称人。

岸柳金摇曳,春波玉拍浮。

吴门知不远,更有仰苏楼。

丁丑仲春御笔题于毘陵舟次。

该诗表达了对苏轼的仰慕和怜惜之情,对舣舟亭因苏轼而千载常新颇为感慨,同时在将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卷》与实景印证后,赞扬该图“得其神”。

三、乾隆观画再题

1784年,乾隆第六次南巡来到舣舟亭,重新展开图卷,比景观画,再叹该图绘制逼真、清新。此时钱维城已去世十二年。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乾隆御题

钤印:古稀天子

侍臣昔日图乡景,适在运河岸侧边。

道古亭称以苏氏,迹诚真否属疑然。

略为点缀有亭池,小憩懋勤砚匣随。

却以坡仙流赏处,于斯岂可易言诗。

尔时玉局停桡处,我亦无端一舣舟。

真者在前怵光燄,邹枚慎勿颂风流。

携得横图景逼真,春光相印越清新。

独怜写者古人事,写者亦今为古人。

甲辰春南巡舟次再题。

“独怜写者古人事,写者亦今为古人”,乾隆皇帝不禁回忆旧臣,甚为伤感。由此诗足见乾隆对钱维城的器重以及对其早逝的惋惜。

四、画入石渠

作为乾隆皇帝两次御题的佳作,钱维城《苏轼舣舟亭图卷》一开始便列入宫廷收藏,并收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宁寿宫卷》,后经嘉庆皇帝鉴赏。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前隔水印章及骑缝印

钤印(从右向左,从上到下)

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乾隆御览之宝、乐寿堂鉴藏宝、石渠宝笈、寿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钤印:嘉庆御览之宝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后隔水印章及骑缝印

钤印(从右向左,从上到下)

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宁寿宫续入石渠宝笈、八征耄念之宝

左下角的“古风堂藏”是后人鉴藏印。

五、辗转流传

根据图卷最后的题跋,可知光绪五年己卯(1879),此图已为苏州顾文彬所有,为“过云楼”收藏。1883年,李鸿裔观赏并作跋。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后跋纸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李鸿裔录顾文彬跋

毗陵驿路水云重,曾记扁舟载酒从。

欲访坡仙舣舟处,数拳窝石两株松。

至今故老说南巡,胜迹留题问水滨。

恨不生逢全盛日,古稀天子葛天民。

龙舟挥翰记亲题,玉玺重重焕紫泥。

今日披图倍惆怅,苍梧烟雨杜鹃啼。

诗情画意两难并,付与乾坤一草亭。

江上峰青人不见,更添佳话续湘灵。

诗中有画画中诗,故宅犹传洗砚池。

供奉南斋非院体,麓台衣钵是吾师。

绿章陈乞住常州,楚颂名亭愿或酬。

宝墨千年珍一疏,虹光贯月过云楼。

公乞居常州表藏于吾斋

右高宗御题钱维城画苏文忠舣舟亭图,得于光绪五年己卯(1879)春仲,距丁丑南巡甲子再周矣。幸获奎章,增辉露库,攀龙髯而莫及,附骥尾以自惭,敬赋短章用纾瞻慕。微臣顾文彬谨志。

顾文彬(1811—1889),字蔚如,号子山,晚号艮庵(盦)、过云楼主,苏州人。清代词人、书法家、著名鉴藏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官浙江宁绍道台。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李鸿裔跋

钤印:李鸿裔

越五年,岁在癸未(1883)季春之杪,与艮庵居士同作虞麓之游,舟中携梅道人、姚云东、刘完庵诸画共赏,最后获观此卷,竦立赞叹。艮葊六诗书于别纸,遂于水窗中代为录之,藉以附名卷末。微臣李鸿裔敬识。

李鸿裔(1831-1885),字眉生,号香严,又号苏邻,四川中江人。咸丰元年(1851)举人,官至江苏按察使加布政使衔,官兵部主事。罢官后,家苏州。精书法,长鉴藏。

左下角“寒涛眼福”是后人鉴藏印。

1996年,台湾书画家周澄鉴藏,并题写引首。后由台湾书画家吴平观并题跋。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引首

钤印:“周澄”、“莼波”

东坡舣舟亭图

清钱稼轩应制画。苏轼舣舟亭图。丙子中秋于居山堂,莼波周澄敬书。

周澄,字莼波。1941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台湾当代著名书画家、美术教育家。师从书画艺术大师江兆申。

展览解读丨《苏轼舣舟亭图卷》的辗转流传

吴平跋

钤印:吴平、堪白

钱维城,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供奉内廷,为当时画苑领袖。此卷盖为应制作《东坡舣舟亭图》,并经乾隆一再题咏,可知深获宸览,亦经石渠鉴藏,盖流传有素者。获观漫识眼福。

吴平,1920年生于浙江余姚,1949年赴台湾,书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