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国历史上唯一大规模农民起义,“瓦特泰勒起义”如何功败垂成?

 今古言堂 2020-05-29

农民起义运动几乎是封建制度下必然的产物,这一点不光在中国独有,英国、俄罗斯、日本包括欧洲历史上都并不乏农民起义,这是由于封建制度造成的剥削加重下社会的本能反应。日本天保农民起义中,那些农民在和统治者对峙时说:

披星戴月,日夜勤耕,还不足以养父母妻子。几年来,一再丈地,更陷于穷困,今又来清丈,若听之任之,只有饿死一途。

各类形式的剥削和土地兼并往往是造成农民起义的核心,而在英国封建制度早期也有过一次农民起义,它是英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那时英国的封建制度依然还比较牢固,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动摇它的根基,在这样时代背景下,于是就有了瓦特泰勒农民起义。

瓦特泰勒农民起义

一、瓦特泰勒起义:英法百年战争和黑死病

瓦特·泰勒在英国的历史资料比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过去的英国史学家和统治者对他的刻意忽略,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历史的“史学传统”确实是世界历史中的独特现象,历史不断层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字的记载。据考,瓦特·泰勒在起义之前参加过英法百年战争,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军事才能。

英法百年战争是这次农民起义的导火索,旷日持久长达百年的战争给英法两国都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和损害,理查二世在位期间,英国对法国的作战多次失利。这位君主的是英国大名鼎鼎的“黑太子”爱德华的儿子,他的父亲在百年战争的普瓦捷会战中取得大捷,生擒法王约翰二世,由此名震英格兰和法兰西。

不过与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相比,理查二世的军事才能并未有值得称道之处,尽管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由于爱德华三世统治后期英法形势的扭转也导致了理查二世难以为继,最终只能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但战争的失利最终会转嫁到英国民众身上,理查二世在位时期,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理查二世不断加重了国内的税收(实际上朝政彼时由他的叔父把持,因为彼时的理查二世尚还年幼)。

十岁继位的理查二世

第一层导火索在于封建制度于英国得到完善和强化以后,大量的土地逐渐流入封建领主和贵族的手中,普通农民只能沦为佃农或者农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封建领主们已经不再满足通过征收实物地租的方式富足自己,农民需要将劳作所得出售以后转换成为货币形式给予封建领主或贵族,无形之间进一步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此外,由于以前采用实物地租的方式,农民只需要把劳动所得的一部分上交给封建领主即可,但现在却需要换成货币。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让商人和放贷者也加入到了剥削的队伍中来,商人刻意压低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货物,为了凑够货币地租,农民不得不多付出比以前更多的货物以换取足够的货币。

当货币不足的时候,他们只能通过向放贷者借贷的形式弥补不足,但高昂的借贷率最终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加贫穷,导致债务和地租双重压身。

此外这些封建领主和贵族们又依靠手中的权利和力量肆意侵占公共土地或未经开垦的荒地,取得了土地的所有权之后又在这些新土地上推行劳役制。这一制度比前者更加残酷的地方在于这些农民多为农奴,他们既失去了土地,也失去了人身自由,只能通过无偿给封建领主劳动以换取生存所需,沦为封建领主的生产工具。

1380年理查二世为了应付军费开支,于是在国内开征税率极高的人头税,这些成为英国政策因素上的剥削加重,在社会层面上酿造了农民起义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外在因素则由战争和黑死病构成,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给英国的经济和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经济发展滞慢,又让剥削者加重剥削,战争的持续成为根源所在,所有的负担最终都压在了底层民众身上。

而1347年爆发的欧洲黑死病更是成为酿造整个欧洲惨剧的根源,在黑死病的肆虐下,大量的人口丧命,消失和丧失劳动力,即便远在海外的英国也未能幸免。人口下降并不意味着剥削就会减轻,相反封建领主和贵族们为了弥补人口下降导致的损失,会将这部分损失转嫁到幸存下来的人口之上。尽管当时由于黑病逝导致劳动力形成缺口,城市里的工资有所上涨,但是政府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利益,1349年通过劳工立法的形式将工资水平限制在黑死病之前。

这些无疑都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的矛盾,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当理查二世开征人头税以后,一场暴风雨终于哗啦啦的在英国降落……

二、瓦特泰勒起义:成功的起义和保守的谈判

陈胜与吴广起义的时候对世人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尽管以后中国历代王朝发生的农民起义并非都把这句话拿出来当口号,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中国人的精神当中。或许有一种误解在于,有些人在考察西方历史的时候,会疑惑为何他们的历史中没有像我们一样爆发频繁和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在欧洲那个遍地都是贵族的年代,难道是因为缺少一个站出来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吗?其实是有的,1381年在忍受终于抵达极限的时刻,英国25个郡爆发了农民起义,它最初由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爆发并蔓延到全国,得到了大量农民的响应。

而在这场起义之初,一个叫做约翰·保尔的牧师发表了一篇著名的《奴隶与自由民》的演说,其中有一句名言确实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亚当耕田,夏娃织布之初,谁为绅士,谁又是贵族?

谁是绅士?谁是贵族?确实,人人生而平等,只不过是社会属性赋予了每个人不平等的地位,而有时候这些不平等的地位正是由于不平等的方式导致的结果。起义爆发以后,英国农民起义军以埃塞克斯和肯特两郡为中坚力量,瓦特·泰勒正是在这场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也许是因为他具有军事才能,也许是因为他聪慧。

英国历史没有资料显示他是如何成为起义军领导人的,但他却赢得了起义军对他的拥戴,包括其他各郡的起义军也听从他的遥控指挥。自5月爆发起义后,他们一路北上首先攻克了坎特伯雷,这里不仅是英国南部重要的政治和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区。在那里他们处死了坎特伯雷大主教,焚毁了大量封建官僚的文件,烧毁了一座宫殿,将大量的财富和粮食分散或贱卖给其它农民。

另外,在那里他们还救出了约翰·保尔,由于他反对封建领主和教会,在1366年被坎特伯雷大主教开除教籍。此后又因为在许多公开场合发表反封建言论,因此被当时的上层社会描述为“肯特郡疯牧师”,1376年最终被投入监狱。约翰·保尔在获释后,在跟随起义军前往伦敦的路上发表了那篇《奴隶和自由民》,其中的内容深深的激励了许多人。

到了6月时,他们已经是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队伍,一路上他们几乎没有遇到理查二世派来的像样的抵抗。毕竟那时候的理查二世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朝政完全由他的叔父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所把持。当起义队伍一路畅通的抵达伦敦时,他们得到了伦敦城内贫民的帮助,进而得以顺利的进入伦敦城。

不过与中国的农民起义不同的地方在于,瓦特·泰勒农民起义并不是一场为了颠覆英王政权的武装斗争,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它既有起义也有暴动的色彩。因此,当他们进入伦敦城以后,尽管先后处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达官贵族,包括大主教苏德伯雷、圣约翰骑士修道院院长、财政大臣海尔斯以及冈特的约翰的住宅。

冈特的约翰

在发泄一通积压已久的怨气以后,在瓦特·泰勒实际上已经成为当时最具权威的领导人时,他们并没有对理查二世的政权做出进一步的行动。这里面牵扯到一些英国根深蒂固的贵族文化和保守意识,进而导致他们没有做出更激进的颠覆金雀花王朝的行为。最终他们促使坐到了谈判桌前。

三、瓦特泰勒起义:最终失败的探讨和原因

一般认为英国人是最具保守主义的民族,这种保守主义不仅影响了世界其它各国,也深深的影响了英国人的历史。在光荣革命时期,为了避免过于激进的行为导致再度出现英国内战时期的流血事件,辉格党与托利党人最终只好各自妥协,采取合作的方式使国家摆脱危机,保守的意义在于避免了更激进的事情发生,譬如英国内战期间议会和国王查理一世之间的战争。

埃德蒙·柏克

用保守主义政治理论家埃德蒙·柏克的话来说:

即使在极端的情况下,变化也只能局限于有毛病的部分,局限于有必要改动的部分;就连在这种时候,也只能在不会瓦解国家与政治整体的条件下进行,目标是从原有的社会因素中创建新的国家秩序。

变化只能局限在有毛病的部分——瓦尔泰勒起义正是这样表现的。实际上在当时起义军占尽优势的情况下,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推翻理查二世的统治,但他们并没有,他们寻求的只是希望改变那些之前对自己不公正的待遇和条款,但并不是为了颠覆理查二世的政权。

这最终导致他们在伦敦附近的迈尔恩德坐到了谈判桌前,起义军向理查二世提出了许多条件,这些条件被统称为《迈尔恩德纲领》,其内容为:

一、凡在奴役和劳役状态下领有的土地,每亩交付四便士以后得继续领有,如果从前领有之价少于此数者,以后不得增加。
二、准许自由买卖;
三、要求国王赦免任何人所犯的一切背叛、反对国王之罪;
四、废除奴役、使英国全体人民获得自由;

瓦尔泰勒被刺

理查二世被迫同意了全部条件,不过随后起义军中一部人觉得条件还没有得到完全满足,第二次他们又在伦敦斯密茨菲尔德广场继续谈判,并提出了《斯密茨菲尔德纲领》。只不过这一次情况不同的地方在于,当瓦尔泰勒第二次前去和理查二世谈判时,封建贵族们早已经做好了反扑的准备,而他也只携带了一名随从,在那里他最终被刺杀。

他的死最终让这场起义在随后迅速被镇压,这场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结束。实际上导致这场农民起义失败的根源在于他们对理查二世还抱有期望和幻想,认为通过谈判的方式就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并不试图推翻理查二世,而是希求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变那些存在毛病的地方,这种过于保守的姿态最终导致了起义的功败垂成。

实际上倘若当时他们做出更进一步的行为,那么英国的历史就将此而改写,但作为一个保守的民族,他们并不希望以破坏一切为代价重新建构新的秩序,一切改变的前提都是以原有的社会基础进行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