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高效学习,成为一名学习高手?这本书里介绍了7种方法

 夏夜在路上 2023-07-22 发布于北京

很多人可能有碎片化学习的习惯,上下班路上、或者中午休息时间,听一本书,看几篇文章,听一节微课,可能就觉得自己比之前进步了很多。

但是秋叶大叔认为普通人更适合系统化学习。因为大部分人在没有对一个领域建立知识框架前,就进行碎片化学习,容易使大脑堆积大量的信息,而不是一个知识体系,这样就会越学越吃力,越学越焦虑。

秋叶大叔的书《高效学习7堂课》系统总结了高效学习者的7种能力,定位力、框架力、精进力、联机力、复盘力、输出力和迁移力,这7种能力背后又覆盖了36种思维。运用书里的知识,就能够对自身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实现高质量学习。

一、定位力:要选对方向,比马上开始更重要

对于很多人而言,我们不是不知道学习,而是不知道该学些什么,或者说学什么对自己有用,这就需要定位力,就是选定一个方向,要学到精通,然后再思考自己的下一个方向。

那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呢?书中提到排除思维,意思是不选择可能,而选择放弃。放弃大部分可能实现的目标,减少自己的选择项,一门心思做好一个选择,就容易在这方面出成绩。

二、框架力:构建体系,才能建立长效学习力

框架力中有个思维叫做行家思维,意思是先建立知识体系,再进行细节学习。

书中举了个例子,普通人想学习演讲会怎样去学习?可能是买几本关于演讲的书,或者在网上买演讲高手的视频课程,或者报演讲培训班。而学习高手却不会这样做,他们会从一开始就构建全局观,画出演讲的知识框架树,然后进行系统的学习。

如何快速搭建一个行业的知识框架树呢?树叶大叔的建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大量阅读,让自己建立起关于该领域内容的初步印象,然后整理出大量的关键词或关键问题,把它们组织到知识框架树上去。

三、精进力;刻意练习,让技能成为本能反应

很多人都听说过1万小时理论,简单说就是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万小时练习。而秋叶大叔认为,或许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就能成为专业人士。

秋叶大叔把1万小时拆开,组建了一个学习阶梯模型,大部分技能的学习阶梯是这样的:入门只需要100小时,熟练只需要1000小时,精通只需要3000小时,专业大概需要1万小时。

而绝大部分技能,普通人只要达到熟练程度就可以满足工作需要,真正需要达到精通程度的其实很少。如果达到精通这个层面,水平已经超过普通人两个阶段,在普通人眼里就已经是大神了。

四、联机力:人工智能时代,你需要第二个大脑

联机力这一块我们来看两个思维,第1个是网络思维。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搜索自己想要的一切答案。比如学习高手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去网上找有用的信息,如果找不到,就去请教网络上的高手,然后才是现实中的牛人,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思维方式。

第2个是搜索思维,用关键词搜索,往往会得到一些你想要的答案。遇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问自己三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人研究过吗?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里分享?我用什么关键词就可能搜到?然后你用关键词去相关网站搜索,就能找到答案了。

五、复盘力:成为学霸,要靠高质量的复盘逆袭

我们来看一种思维叫做复利思维,复盘可以总结出未来可以产生复利的模式。在复盘的时候,想一下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在哪方面可以产生复利,这样能让自己学有所用,而且因为发现了学习的价值,下一次学习更有动力。

书中写了一个写字的例子。我们可以想一下,字写得好看还有哪些用途。比如读书看到金句,手抄后拍照发朋友圈,会让人欣赏你;学手绘时,加上手写字,感觉会更好;带着孩子一起练字,自己的字变好了,孩子的字也变好了。想到了这些不同的用途,那么对于练好字这件事,你的动力是不是更足了呢?

六、输出力:别用低质量的输出感动自己

本书提供了7种输出模式,难度依次提升。

1、记录笔记。用手写笔记,手、眼、耳、脑同时调用,学习效果更好。

2、思维导图。把学习内容的逻辑画出来,这样更加容易理解别人的思维框架。

3、解读文章。针对别人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尝试用自己的话、自己的案例去分析理解别人的信息。

4、对外分享。最好的学习,就是去教别人。多分享几次,就能把自己讲明白了。

5、内化实践。理解别人的观点后,到现实中去实践一下,积累一下自己的案例。

6、复盘文章。结合实践,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判断,写出自己的深度心得。

7、课程研发。做培训课程或着编写书籍进行体系化输出,这是高质量的输出。

七、迁移力:所有学习的终点,都要培养跨界能力

迁移力中我们看一下套路思维,意思是用老套路解决新问题,用新套路解决老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