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霞浦(4):盐田南湾甲骨文

 zzm1008图书馆 2020-05-30

早上6时多,来到南湾村滩头,一下车迎面看见渔民喜获丰收,一箩箩的蛏子排列在路边。哗!好大的蛏子皇呀!看到我们流晒口水。

滩涂上渔民辛勤地劳作。

看甲骨文还得爬上山坡,摄友们背着沉重的照相器材,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攀爬。

后面还有众多摄友

海蛎养殖

霞浦位于福建东北沿海,因境内有江东流入海,日出映照,江水如霞,故江名霞浦,山名霞浦,县名霞浦。“当最美日出遇见了最美海景,便成就了绝美的霞浦海上日出”。霞浦,一个风景如名字般美丽的地方。霞浦有48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滩涂面积全国最大。

甲骨文右侧有一批五颜六色的围网,以前用于养殖海蟹,如今也成了海上奇观的一部分。

“海上迷宫”,又称“海上甲骨文”。由于滩涂养殖和赶海的需要,渔民们在近海滩涂上修筑了许多不规则的围堰,及低矮的各种曲率的长堤和短堤。退潮时它们展露无遗,涨潮时随着海水的升高,部分围堰和海堤被淹没,没有淹没的海堤形成了奇妙的图案,犹如“海上甲骨文”,是滩涂景色的奇观。

滩涂上竹蛎繁殖地

众多的发烧友,爬上了南湾村长岐山上,占据了所有的有利位置,架起长枪短炮,居高临下拍摄滩涂景色奇观。

根据滩涂养殖和赶海的需要,渔民们在南湾滩涂上修筑N条不规则的土埂,这些形态各异的土埂在涨落潮的某个时段,半淹的土埂呈现出形态各异的线条图案,“海上甲骨文”就被推上了网红高端。

潮水慢慢地涨了起来,远处海面上一艘小船进入视线。

耐心等待,水面还没有什么变化,只见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形渔网围在水面上,像是水中的土楼。

摄影人群开始激动起来,各就各位,瞄准海面,身后传来一阵“卡嚓”声。

远处是下青山特大桥

海潮正在上涨,甲骨文慢慢的显露出来了。

五彩的圈圈原是做养螃蟹用,现只供拍摄,规模不大但随手一拍都很美。退潮后逐渐露出被称为“海上甲骨文”的当地奇观,这些因为渔民种植蛏子在海滩上拢起的一条条堤坝,无意中形成了独有的风景,特别是画面中这条「鱼」,正是整个等待中的重点。这鱼竟胖到变形。不过在盛产海鲜的霞浦,海鲜可谓物美价廉。

看到围网,就会联想起福建土楼

随着海水的升高,围堰和海堤逐步被淹没,没有淹没的海堤形成了奇妙变化的图案,一条形似甲骨文的“鱼”,出现在画面中。这就是“海上甲骨文”。

一个曼妙的滩涂,每天都会沐浴阳光。一个海水荡漾的海滩,每天都会书写大海的故事。一湾浅浅的海水,深深浅浅的沟坎,众横交错的大自然雕刻。

滩涂千叠皆流碧玉,渔唱一声尽涌黄金。

滩涂上各种形状的长、短堤堰,形似甲骨文,很有视觉效果。

远山近水、围网、船锚、鱼、小船........一幅美丽的画卷。

小渔船如在迷宫中行驶,慢慢靠近“鱼”嘴,格外有趣。

五颜六色的围网密布在滩涂上,形成引人注目的“五彩围网”

泼墨写意的画面让人难以忘怀,那硬朗的、粗犷有力的线条,特别是随着潮涨潮落,那若隐若现的的滩涂景致更让人流连忘返。

碧海金沙鱼戏水,蓝天绿野燕游春。横舟唱晚滩涂秀,两菜飘香日月新。

随海水慢慢没过围堰,“鱼”渐渐消失了。奇特的海上甲骨文渐渐被海水淹没,见好就收的人们纷纷退场,转向围网拍摄。

海之美,沙滩之美,渔人之美,尽收眼底之美。静静流淌的海水,晃晃悠悠的小船,时隐时现的滩涂,大自然的神笔随性、随意,或粗,或细,七彩滩涂,一部享不尽的天书。

大自然的潮汐作用让滩涂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潮水来得很快,渔民摇着小渔船在围网中穿梭劳作,远处山峦在海面上若隐若现,一片唯美的渔乡景色呈现在画面中。

霞浦-----霞是天空,浦是大海。天与海的对话,幻化最美的海滩。

风挽白浪,水天蓝一色。船犁碧波,山树翠千层。

神奇的潮水,如自然界伟大的画师,给原本粗犷的滩涂注入了灵气和色彩,把南湾的滩涂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画卷。

归程

《仙境围网》-----如梦如幻、如痴如醉。

请君入瓮

比美!

远处山峦在海面上若隐若现,一片唯美的渔乡景色呈现在画面中。

这里是内海,水面平静如镜,海上围网养殖场的围堰散落其间,形成奇特而壮观的滩涂景色,如梦如幻,别有情趣。

时间: 2019年6月3日

地点: 福建霞浦南湾

摄影: 红牛

器材: Canon 80D

资料: 来源网络

更新于 2019年08月0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