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屏南掠影

 黑龙江波涛 2020-05-30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福建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是一个美丽而且有历史有文化的乡村。棠口最出名的建筑物是已列为“全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木栱廊桥——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木栱廊桥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桥梁,是珍贵的文化和技术遗产,主要分布在闽东北和浙西南地区。屏南完好的保存了多座木栱廊桥,有单孔、双孔和多孔,跨度不同(最大跨度达三十多米)的各式木栱廊桥,也是“木栱廊桥之乡”之一。千乘桥为双孔桥,造型优美,以千乘桥为主体的水口建筑群,构成了棠口村的一大美景。  
千乘桥长62.7米,桥面宽4.9米,创建于南宋,曾两次被毁,“荡然无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由当地乡绅周大权募捐重建,并立下碑记。后分别又于1955年和2014年全面整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木栱廊桥”的“以木为栱”技术是符合力学原理的传统工艺技术。屏南现在还有传承人,十分难得。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屏南棠口与千乘桥

棠口还有多座有闽东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这里还蕴藏着许多动人的民间传说,令人遐想万千;这里还是新四军一部北上抗日的出发地,立有纪念碑。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有出了名的“鸳鸯溪”和“白水洋”,有许多保护得很好的“古村落”和“古集镇”,还有集技术和艺术合一的历史文化遗产“木拱廊桥”。屏南由于有这些“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添彩,大大的增加了知名度。屏南到福州的高速公路通车后,从福州到屏南,行程只要两个小时,将来这里必将成为福州的“后花园”。屏南的发展前景是很乐观的。屏南双溪镇掠影

  全国都有名的屏南漈头“耕读文化博物馆”,屏南县编写的介绍屏南的出版物:郑道居先生的《屏南文化遗产》、《屏南古民居》,吴文胜的《光阴里的炊烟》,陈俊孙的《屏南古代楹联选注》,还有《水韵屏南》、《漈头》等书。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保存得很好且很有特色的“古村落”很多,如漈头、漈下、厦地等等,保存得比较好的传统集镇有出了名的双溪镇。双溪镇2007年被评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还是“福建省十大最美乡村之一”。我的屏南朋友介绍我去看看双溪镇,因为这里不但有传统街区,而且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因此我去了一趟双溪镇,匆匆来去,基本上是走马观花,看到的也只是浮光掠影,但是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的。屏南双溪镇掠影

    双溪镇原来是“屏南县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屏南建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屏南的“县府”所在地一直都设在双溪镇。所以,双溪有县衙,有文庙、城隍庙,有寺庙、佛塔,有“大户人家”的大宅院,如周家老宅、陆家老宅、薛家老宅,有宗族社会特有的祠堂建筑,如张氏宗祠、陆氏宗祠、薛氏宗祠等等。各种文化建筑、祠堂、大小宅院,和镇上的大街小巷,构成了传统古镇。现在保存下来的传统街巷有七条,保存了闽东北地区传统风貌的建筑有七万多平方米。屏南双溪镇掠影

   双溪镇的民居老宅是比较有规模且独具特色的,也可以看出当年双溪的经济繁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郑道居先生所著的《屏南古民居》一书,详细介绍了屏南民居的房屋格局、装饰装修和精美的木雕、石雕、灰塑等工艺,其中相当一部分即为双溪镇各大宅院的实例。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屏南双溪镇掠影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乡村振兴应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记福建屏南漈头村的“花海”

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一个原汁原味的小山村——福建屏南厦地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漈头村位于屏南棠口乡,距屏南县城只有六公里,是一个很有文化积淀的传统村落。2007年被列为第三批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2010年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漈头村肇基于唐僖宗三年(876年),至今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漈头是一个大村,过去也是远近有名的富村。这里尊师重教,讲究“耕读传家”,出了不少人才,科举时代,不少人“荣登金榜”,有进士,有举人,近代以来,上大学的很多,读研究生甚至读博士的也不少,在外工作的有八百多人,有政府官员,有学术名人,不少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漈头是屏南四大书乡之首,“屏南好漈头”美名远扬。漈头有历史,有文化,不愧为“历史文化名村”。

  漈头还有几条原汁原味的古街,不加饰面的黄色夯土墙,做成徽式民居类似的马头墙模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景观。这里的民居建筑是典型的天井式建筑,进门以后看到的和徽州民居极其相似。我们应该知道,所谓“徽式”建筑不只是在安徽所独有,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建德的新叶村的建筑都十分类同于“徽式建筑”,其实它们都是“天井式建筑”的不同分支。屏南靠近浙江,有类似于“徽式建筑”的民居产生,是十分正常的。何况,建筑本身就是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徽式民居、浙式民居或我们现在面对的屏南民居都是南方多雨条件下产生的“天井式建筑”,其基本类型和做法是基本相似的。

  漈头有一条小溪,溪里游弋着数不清的各色鲤鱼, 游人们向溪里撒些鱼饵,鱼群蜂拥而至,十分好看,是这里的又一景观。

  漈头最有特色,也最有价值的是这里有一座很有名的民间博物馆——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屏南除了白水洋、鸳鸯溪以外最值得去的地方。这里珍藏各种古(文)物逾万件,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展现了中国传统耕读文化的精髓,很是珍贵,福建电视台曾作专题报道。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屏南漈头村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屏南漈头有一座颇具规模的民间博物馆,馆内收藏各种民间文物、古董逾万件。民间博物馆设在独具特色的屏南古民居内,回归历史,回归传统。来到这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明清时代,有亲临其境的感受,这又是漈头“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的一大特色。这座博物馆名气越来越大,福建电视台还作了专题报道,吸引了海内外大量游客来此参观。

    为什么叫做“耕读文化博物馆”?因为,漈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这里历史上讲究“耕读传家”,出了不少人才。博物馆展示的就是漈头为主的屏南“耕读文化”的历史珍品。博物馆设在漈头,是非常合适的。

    博物馆的馆长张书岩,就是漈头人。书岩馆长今年已经六十五岁了,退休前曾经是县旅游局长,见多识广,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组织能力,并有广泛的人脉关系,乡亲们都很信任他。所以,张书岩在漈头搞起这座博物馆,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但是,凭个人之力,收集那么多文物,办起了博物馆,又谈何容易!很多亲友都劝他年纪大了,该享享清福,不要折腾了。张书岩想好了的事就是要干,他就是有这个劲头,有这信心,经过几年艰苦努力,也吃了不少苦,终于有了这样的规模。但是自己辛苦了几年不算,还垫进去一百多万元,很多钱是借来的……

    现在,张书岩的一家都参与到博物馆事业上来,弟弟、儿子、媳妇都在参加管理。

    张书岩的博物馆很受欢迎,也引起多方重视。随着国家对民间博物馆的支持政策的出台,我想,张书岩的“困难时期”很快就会过去的,“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一定会迎来春天,越办越好。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张书岩与屏南耕读文化博物馆


 

屏南漈头牌坊群

漈头的牌坊群,大多是“贞节牌坊”。贞节牌坊是封建时代“表彰”妇女“守节”的纪念物。有人说,每一座贞节牌坊下面,都有一个妇女辛酸的故事,的确如此。

中国妇女,长期压在封建礼教的大山下,有说不完的悲伤故事,即便是“大户人家”的妇女,不少人过的也是饱含泪水的日子。并不像现在影视、文学作品描写的那样“开放”。我的故乡有一座“容膝居”,居然被某些人描写成妇女的天堂,封建专制时代也可以“受教育”、可以“谈论男女之事”,真是胡扯!其实,培田妇女和其他客家地区一样,除了勤劳朴素,要承担许多劳动以外,同样是讲究“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男女授受不亲”的,并且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连吃饭都不能“上桌”和男人们一起吃。我的祖母二十多岁守寡,在家中的地位就像一个奴婢一样,一直到死,都没有享过一天福,一想到我的祖母(祖母于1961年饿死在培田),我就伤心不已。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屏南漈头牌坊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