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马思鹰眄 2020-05-30

影响乒乓球比赛胜负的非技术因素,我在之前的文章里粗略地分为主观因素(战术+心理+身体)和客观因素(器材+场地+规则+运气)。

今天接着聊聊器材的因素吧。说起这个话题,我脑海中闪过的第一句话居然是跟乒乓球关系不大且暴露年龄的一句话,那便是:“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那时年少无知的我,看到金老笔下武功一般化的灭绝师太,仗着一柄神兵利器在一众武林高手之中出尽风头、呼风唤雨,心底还颇为鄙夷。

然而时过境迁,现如今的我也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若是我手中有一块拿上就能涨3分的乒乓球拍,我怕不得要怒赞一句:“真香!”

器材与球员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先贤对此的名言警句很多,比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等等,当然,今天不是复习语文课的,这些句子的核心要义放在乒乓球领域,就是:器材是影响乒乓球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先从宏观层面来看,国际乒联历经多次器材、规则改革,从有机胶水改为无机胶水,乒乓球从38mm赛璐璐球改成40mm大球再到40+塑料球,除了对乒乓球的技战术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乒乓球拍(底板+套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马龙。他从出道一直到现如今,始终位于国际顶尖水平的选手前列,除了技战术的因素之外,便是他对手中器材的孜(sang)孜(xin)以(bing)求(kuang)。

马龙打过的器材,相信很多器材发烧友都是张口就来:尼塔谷木吉他、波尔精神、波尔ALC,红双喜的狂飚龙、狂飚龙2、狂飚龙3、狂飚龙5……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对于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乒乓球拍就像是自己身体的延伸,如臂使指那只是最初的要求,产生“1+1>2”的化学反应才是大家的追求。反之,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而改进自己器材的球员,往往会吞下失败的苦果。

比如:2004年雅典奥运会,使用YE的马琳、王皓分别折戟于使用碳素球板的瓦尔德内尔以及使用单桧的柳承敏的拍下,2005年上海世乒赛王皓更是没能拍死梅兹的高球而止步于16强。

由于这些大赛的失利,国乒教练组经过复盘,发现球改大后,提高击球质量才是大势所趋。为此,乒乓球器材生产商根据器材的变化和运动员的要求,不断地研发出更适合当前潮流的器材,比如马琳改用YEO、王皓改用狂飚皓系列,为“二王一马”时代的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从微观层面而言,器材对于某场比赛胜负的影响则是非常直接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那届奥运会除了国乒男女队包揽前三之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我们两位国乒绝对主力队员在比赛中使用备用板的两场比赛。

第一场就是“大魔王”张怡宁的经典之战,使用“跟鞋底子一样”(李隼指导原话)的备用板4:1战胜冯天薇。大比分看起来似乎波澜不惊,然而从13-11、12-14、14-12、12-10、13-11的单局比分大家就能看出当时比赛的白热化程度。

第二场就是男单半决赛,马琳4:2淘汰王励勤。这场比赛一开始,马琳接发球摆短,球半出台台,王励勤反手拉球时球拍刮到球台,胶皮裂开了一个口子。马琳指着王励勤的拍子向裁判提出异议,裁判查看球板后,要求王励勤更换球板,王励勤于是使用备用板应战。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从这两场比赛来看,只能说当时张怡宁的实力远超冯天薇,用实力弥补了器材的差距,但即便如此,其过程也是十分艰辛。而在实力差距极为微小的男队员之间,哪怕是使用底板套胶搭配完全一致的备用板,也很有可能会影响自身的发挥。

好了,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器材真的很重要,选对了器材不亚于球技涨3分!

那么问题来了:市面上的器材辣么多,要怎么样才能选到适合自己的器材呢?这个问题太大,国球汇的器宗大佬们有很多的精彩论述,大家可以适当挖坟考古,我就不献丑了。在此,我只简单讲一下自己解题的思路,抛砖引玉,余下的大家请自由发挥~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选器材的两个思路方向:一是扬长;二是避短。

然而我不会告诉你,还有第三个思路就是:“都是成年人了,我选择两个都要。”

比如前文提过,王皓从YE改用狂飚皓系列,就很好地兼顾了“扬长”与“避短”,在保持反手横打流畅性的同时增强了正反手的击球质量,狂飚皓2更是成为了乒乓球界的“屠龙刀”(无误)。

千万不要小看打乒乓球用的器材,选对了至少能涨三分球!-国球汇

当然,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时,扬长避短取其一也足以成就经典。比如:马琳选用YEO,就把马琳令人迷醉的小球控制和一击毙命的暴冲质量发挥得淋漓尽致,略微遗憾的是它并没有很好的弥补马琳相持能力偏弱的短板,此为扬长。

再如,张继科选用VIS,可以用高容错率来弥补自己由于击球质量高而衔接速度略慢的缺点,此为避短。

这两块底板成为直横两届的经典底板,各自都有无数的拥趸。

当然前面的底板都有些“老”了,咱们与时俱进地讨论一下目前最主流的“5+2”芳碳结构底板,根据使用底板的选手风格,可以得到一个大致思路为:反手体系为主用外置结构,代表人物林高远、梁靖崑;正手体系为主用内置结构,代表人物马龙、张禹珍。

我还听说过一个思路是“练球板用内置,比赛板用外置”。当然这个思路对与不对,自己了解并不深,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