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老玩童18 2020-05-30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三希堂”的由来

“三希堂”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养心殿的西暖阁,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乾隆最钟爱的书房。

按其本意,“三希”有两种解释,一说其名取“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意思是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深层含义是告诫士人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为,向圣贤的标准看齐。即使是已经达到了贤圣的高度,也还要继续进取。另一说,古文“希”同“稀”,“三希”即三件稀世珍宝。

“三希堂”布局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都说一间属于自己的书房是文人雅士的理想,究极根源,大抵是因为在书房这个空间里,一角一落,一书一器,都能投射出主人的志野情趣。

最早的文房概念可以追溯到汉唐时期,经过宋元几朝的更迭普及,终于在明清时期迎来繁盛。

历数历史中为人所载的书房样态,富者筑楼,贫者只占一桌席。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乾隆的书房“三希堂”虽然名气很大,但面积通共也就8平方米,被称为故宫中最小的房间,位于故宫养心殿的西暖阁。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养心殿在明朝嘉靖年间初建的时候只是个调理御膳的厨房。清朝顺治皇帝开始在这里居住并且在这里去世。

康熙皇帝把这里改造成了生产皇家御用品的造办处。直到雍正皇帝登基养心殿才彻底成了一个皇帝起居办公的场所。

从雍正后,这里取代了原来乾清宫的功能,成为清帝国的“大脑”,重要决策都从这里发出。

养心殿里有这样一间总面积8平的小房间,小房间还被楠木雕花隔扇分成里外两间小室,外间东西长210厘米,南北宽228厘米,面积仅4.8平方米。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这个小间是“一间房子半间炕”。这就是乾隆的书房——三希堂。

三希堂1746年建造,1799年停用。直到清末一直保持着停用最后一天的情景。据说,后世的皇帝都不敢进。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三希堂是乾隆皇帝接手养心殿之后在原来书房“温室”的基础上连改带建改名而来的。

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遇到他一生的“珍爱”,这就是收藏到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乾隆称之为“三希帖”。

这件书房也就被乾隆命名为“三希堂”。

三希堂虽然小,狭长的室内又用楠木雕花隔扇分成里外两间小室,但陈设典雅,古朴,弥补了空间的不足,再加上设计得当,因此并无丝毫局促之感。

三希堂有一个大大的落地窗,窗台边上放着一些精致的装饰品和文房用具。有一套垫子,包含了坐垫、靠背和两坨“迎手”,前边就是书桌,这底下是一个极具北方特色的炕,右边有一面大大的镜子。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乾隆通过书画去怀抱古人,去感受古人善良的德行。如今,我们通过这样一间书房,去感受乾隆,去感受乾隆面对古人墨迹时的谦卑与赤忱。

“三希堂”仅八平方米,但陈设幽雅、古朴,狭长的室内进深用楠木雕花隔扇隔分成南北两间小室,弥补了空间的不足,里边的一间利用窗台设摆乾隆御用文房用具。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乾隆御书“三希堂”

匾额

乾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年寿最高的皇帝。1799年乾隆皇帝在睡梦中离开人世,享年八十九岁。

乾隆皇帝书写的“三希堂”匾额和《三希堂记》墨迹,至今还悬挂在墙上。匾额两侧对联为“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豪素,指笔纸)。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乾隆御书三希堂对联

镇堂之宝

乾隆是个大收藏家,“三希堂”收藏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是堂内的镇堂之宝。虽然至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时,“三希堂”收藏了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墨迹三百四十件以及拓本四百九十五种,但三件“镇堂之宝”的地位从未有过动摇。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王献之《中秋帖》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王珣《伯远帖》

乾隆皇帝胸怀古今、博览群书、勤政亲贤。他曾说:“吾今之名此堂,谓之为希贤、希圣、希天之意”。爱贤,重德,顺法天地自然的治国之道才是乾隆奉行的“三希”真意。

《三希堂法帖》

乾隆十二年,乾隆皇帝令人,从内府收藏的历代名家书法中,精选名帖,聚集众工,将其模勒上石,镌刻成帖。因为帖中有三王之作,故称《三希堂法帖》,又称《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所谓“法帖”,即是把名家书法集而成册, 供他人效法之帖。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故宫藏《三希堂法帖》清拓本

《三希堂法帖》采用模勒上石的制碑法书家的原墨迹也得以完整保留。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故宫藏《三希堂法帖》清拓本

《三希堂法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巨制。制作过程,非能工巧匠不可胜任。完成后,乾隆皇帝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可见对其爱怜之至。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故宫藏《三希堂法帖》清拓本

其后,乾隆十七年,又从宫中藏品中再次精选历代名人法书五卷,摹刻上石。至此,始成完璧。但直到清末,才广为流传。目前,《三希堂法帖》原石共495方,均嵌于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壁上。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阅古楼外景

《三希堂法帖》内容

法帖共分32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书法丛帖,集历代书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以历史顺序编纂,囊括了当时宫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迹珍宝。

明亡之后,许多宫室旧藏流于民间。清康熙后,多次下诏搜讨,乾隆时尤甚,致使历代名家墨宝多罗致于宫廷。故此,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孙过庭、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宋徽宗、赵孟頫等历代书法大家真迹都有集于此。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阅古楼内石刻

可以说研读完《三希堂法帖》,对于了解中国书法历史,就有了比较全面的基本认识。中国书法的最高艺术殿堂:《三希堂法帖》系清乾隆十五年敕令大学士、书法家梁诗正编刻一部大型书法丛帖,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前无古人,共收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著名书法家作品,几乎囊括了当时清廷所能收到的所有名家名作墨迹珍品。自魏晋至明末书法大家的名帖尽收其中。按年代顺序编次的一部书法通史。作为我国古代最高艺术成就的精品,它是我国古代书法家为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集中国传世法书之精萃。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鉴赏价值、史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快雪时晴帖》 全卷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伯远帖》 全卷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中秋帖》 全卷

三希堂,这间仅8平米的房子何以成为中国书法殿堂的“圣域”?

石刻《三希堂法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