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袁占舵 2020-05-30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教师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式指导。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差异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望,能够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他们也能积极思考,具有质疑提问的勇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强烈的学习进取和探索精神。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具有指导者,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加强对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重视课前预习   

1. 引导学生树立预习意识

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树立学生的预习意识。有些教师认为即使布置了预习作业大部分学生在课前也不会自觉学习,还不如在课堂上下功夫,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本内容,能够让师生在课上四十分钟内充分交流探讨,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彻底,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潜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应付诸于行动。应当把预习作为每天的硬性要求,监督学生认真完成,认真检查预习作业,这样既能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2. 引导学生高效预习 

有效的预习会事半功倍,由于学生缺乏具体系统的指导,学生很难在自己摸索中找到预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初始教师应开设预习指导课,讲解如何正确预习,要循循善诱的引导,一开始可以在课上预留几分钟作为预习时间,教师提出要求,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让他们掌握预习的方法。学生初步掌握如何预习后可以将预习作为课下作业,由教师预留预习内容,每次上课检查预习成果。

3. 注重督查和激励

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后,教师还应该时刻督查,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或课前几分钟亲自督查,对于认真完成预习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完不成、完成不到位的学生进行督促,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教师的激励在学生习惯的培养上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于表现优良的或者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可以通过一个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赞扬给予他们信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创造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前让他们参加预习成果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

二、设计好教学过程   

1.分析学情,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这点确定了,教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新的知识的学习很重要,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巧妙地设计新的知识,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对于新知识形成猜想,实现知识的类比与迁移,进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与进步。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的学习时,要了解到学生的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函数相关概念以及图像与性质的探索与整理,实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优化教学环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提高的。因此教师要设计好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和培养,抓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尊重课堂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收放自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促进自身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启发”艺术和技巧,启发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此时学生充分暴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教师可借助如小组合作、同桌交流、个人陈述等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每个学生提供良好的展现的机会及环境。例如,在对于《勾股定理》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对勾股定理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以及掌握不住要领的地方进行讲解,小组合作探究得出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   

3.在反思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重视课堂过程中训练学生的反思,让学生在学习后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的知识点、解题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劣及方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小结,并列出重、难点,指导学生多看书、笔记和习题来回忆所学内容,利用习题来进行反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及方法,提高学生的悟性,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反思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发挥课外资源的优势

课后的学习也是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由于受到教材体系的制约,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是相对固定的,学生需要发挥和依靠课外资源如课外的阅读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等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把课堂上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主动探究知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掌握规律、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和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通过撰写小论文、小报告等的形式,拓宽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有效地补充书本知识的不足,缩短书本与社会发展的距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能力,既要重视课前的预习,也要设计好教学环节,同时也要发挥课外资源的优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过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