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牙雕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贵霜时代的佛教艺术中心马图拉牙雕已达到很高水平。当时马图拉的牙雕作品可分两类:一类是用于室内装饰的浅浮雕象牙板,如桌椅家具的装饰贴面;另一类是表现宗教题材的高浮雕或圆雕神像。
一般认为,遗址中出土的象牙制品都来自于印度,由贸易传播到了阿富汗。在下面的象牙饰板中,可以看到当时超高的象牙雕刻技术水准。象牙饰板大量采用镂雕的方法,同时也有阴刻的饰板和圆雕的技法,用线条勾勒出图像的轮廓。
家具表面镶贴着牙雕。
在牙雕作品中,可以看到当时的民土风情,裸体好像不是耻辱。
这两位裸体妇女应该是高等妓女,那个时代妓女的地位比较高。
从埃及经由波斯传来的玻璃容器、印度的精美象牙制品,还有从希腊化城市阿依哈努姆出土的雕像,以及大量的黄金制品,这些被视为阿富汗人们的骄傲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一把解开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谜的钥匙。
2017年至2020年,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古代历史文物在中国各地巡展,这批文物包含了阿伊哈努姆(Ai-Khanum)的希腊文化城市遗址出土文物、黄金之丘(Tillya
Tepe)的草原文化墓葬出土文物和贝格拉姆(Begram)中亚城市文明窖藏出土文物等200余件。这也是广大中国观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和了解古代阿富汗地域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今年2月10日,这批文物结束了在香港历史博物馆的最后一站巡展,回到了阿富汗。下面是部分阿富汗珍宝展品:
鱼形玻璃瓶
这件鱼形玻璃瓶是用蓝色和黄色玻璃吹制而成。公元前1世纪早期至中叶,人们发现玻璃具有可被吹制的特性,传统的玻璃制造技术发生了剧烈变革。玻璃工匠们通过吹管将气体徐徐吹入一团熔化的玻璃流质中。此后,玻璃工匠们便能更快捷、更低廉地制造玻璃制品,很快,玻璃吹制技术就得到广泛传播,人们对玻璃制品的需求也开始激增。这种鱼形器物可能是用于盛放香油或香水。
彩绘大口玻璃杯,这些玻璃器都是从
罗马 运到贝格拉姆的。这件大口玻璃杯的表面彩绘了姿态各异的两男两女在收获海枣的场景,画面构图连贯,彩绘的颜色还非常鲜艳明亮。
哈尔波克特斯青铜像,哈尔波克拉特斯是希腊语对年幼的荷鲁斯的称呼,意思是孩子荷鲁斯。在希腊 化时期,为调和民族矛盾,更好的统治埃及 ,希腊人吸取埃及元素,创造出一些新神。荷鲁斯是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王权的象征,同时也是复仇之神。他是冥王、丰饶之神奥西里斯和生育女神伊西斯的儿子。成年荷鲁斯形象是一位鸟头人身的,头戴
埃及王冠,手持能量手杖与生命符号的神。而孩童荷鲁斯则是以一个手指按在嘴上的形象出现,被视为儿童的保护神。从希腊化时代开始,希腊人和罗马人都把这个形象解释为沉默的象征,所以哈尔波克拉特斯也成为希腊神话中的沉默之神。
盘羊金像头饰,
4号墓出土的这件盘羊金像,虽然不大,只有5厘米高,但是非常精美,制作非常精细。它出土于墓主头顶,是头上的装饰品。根据研究,这种长有又粗又大的羊角、身体瘦弱、腿细长的羊,叫做盘羊。广泛分布在亚洲中部的阿富汗
、乌兹别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等地区。盘羊深受游牧民族喜爱。像这样精美的金盘羊,极为少见。这件盘羊,造型准确生动,体态硕壮,毫毛毕现,工艺高超。四个蹄子下的穿环和两个角之间的插管表明,它是缝在冠帽之上并可以插其他装饰品的。

紧那罗釉陶水壶,水壶为鸟与女性结合的造型。其双手合十于胸前,口部是出水口,发辫是把手,背部有圆柱形进水口。有研究者认为,其描绘的是印度神话中的紧那罗。紧那罗是天上的音乐家和歌手。与她们最相似的是希腊神话中的赛壬,也是一个半人半鸟的女海妖,她们用歌声分散水手的注意力,导致船只失事。中国的考古学家则认为,紧那罗是中国飞天的原型。
铜锅,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