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4岁男童不慎走丢,慌乱中记住妈妈的话,“教科书”自救大获点赞

 青春常驻28 2020-05-30

引言

家长希望能够给孩子最周全的保护,但对孩子的照顾再怎么细致,难免都会有一些疏漏的地方。其中孩子走丢这件事恐怕是让家长最担心的。

与其在孩子走丢之后后悔,不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家长就教会孩子一些安全知识。

4岁男童不慎走失,慌乱中记住妈妈的叮嘱,“教科书”自救获狂赞

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因为自己的机智而走红于网络。这个4岁的小男孩在和妈妈逛街的时候不慎走失,在慌乱之中,小男孩突然想起平时妈妈对自己说的话:如果你走丢了,一定要找最近的警察局,去找警察叔叔帮忙。

于是,4岁的小男孩在漆黑的夜晚独自一人找到了警察局,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最终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小男孩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小男孩“教科书”式的自救获得了网友们的称赞,年纪这么小,却能够在慌乱之中想起妈妈的叮嘱,实在是值得学习。

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灌输“防走失”的思想教育?

1. 反复强调让孩子待在原地等待

家长应该反复在孩子面前强调,如果和爸爸妈妈走失了,千万不要乱走,而是应该在原地等待爸爸妈妈回来找他。同时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2. 记住家长的电话

当孩子走丢时,如果他们能记住家长的电话,那么被找回的概率将会大大提高。所以在生活中家长要让孩子反复背诵自己的电话号码,形成大脑记忆。

3. 引导孩子应该向谁求助

当孩子走丢又联系不到家长时,家长要教会孩子应该向谁求助。比如寻找穿着制服的警察叔叔。

4. 引起孩子的重视

当家长向孩子灌输“防走失”的思想教育时,孩子可能会觉得无关紧要。所以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如果自己走失会发生怎样的后果,引起孩子的重视。

家长给孩子普及安全教育知识的重要性有哪些?

1. 让孩子有自救的方法

家长平时多向孩子普及安全知识,孩子在遇到麻烦时,脑中自然会蹦出相应的办法,而这就给了孩子一个自救的机会。

尽管现在有很多防走失的产品,但百密终有一疏,孩子拥有极强的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同时向孩子普及安全教育知识也能够防患于未然。

2. 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

社会对于孩子来说过于复杂,所以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普及相应的安全教育知识,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什么样的人是坏人。

家长除了要让孩子懂得遇到困难时要找警察叔叔以外,也应该提高孩子的防范意识,比如不随意和陌生人说话的等等。

3. 避免一些风险的发生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可能在平时看来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在关键时刻却能够发挥巨大的效果。

家长平时要向孩子灌输一些安全知识,比如遇到困难时找警察,乘坐电梯的注意事项等等,在关键时刻可以有效避免一些风险的发生。

家长千万不要有侥幸的心理,觉得孩子走失这件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如果家长不认真对待孩子的安全教育,那么孩子的安全将会少一层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