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士兵伙食如何呢?

 脑洞趣味历史 2020-05-30

古代社会虽以农业为主,但受制于作物生长在不同的地区,我们现代生活中经常看见的番茄、玉米、番薯之类的蔬果是在明清时期才由外国传入中国,这么一想古代人能吃的东西好像还挺少的。在这种前提下,我们来聊一聊古代士兵的伙食问题。

为什么以士兵的角度呢?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皇帝只要不是昏君的话,就不会让在前线战斗的士兵们吃得差。士兵要吃好喝好,才能有力气穿着沉重的作战装备上阵杀敌。

【古代粮仓】

一、浅论粮食的重要性:粮食供应是否充足,关系到战争的胜负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和汉武帝时期的漠北之战为例。

·粮食供应不足,是长平之战中,赵括失败的重要因素

提起长平之战,我们首先想起的便是赵括不学无术,只会“纸上谈兵”,硬是打破了廉颇勉强维持的僵局,将赵军四十五万主力葬送在了战场上,致使赵国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和秦国争霸的资格。

其实,细究史书,我们会发现在这场大决战中,“粮食”问题是赵军失败的重要因素。

赵军缺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赵军在廉颇的领导下和秦军僵持了三年,为了维持这四十五万大军的粮食供应,当时赵国内部实则已经没多少存粮了,甚至于赵括领军时,赵王还需要向齐王借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记载: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第二个阶段,白起看准了赵军缺粮的弱点,便派出二万五千人绕到赵军身后去骚扰他们运输物资的粮道,然后白起又派出五千骑兵站在赵军两座防线的中间地带,将赵军防线分成两个部分,好防止赵军合击正在切割赵军补给线的那二万多人。

秦王为了彻底击垮赵括,还下令“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对于赵括而言,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让他绝望的事情了,当时赵国本身国内就缺粮了,如今运输粮道又屡次被秦军打击,赵军面临着断粮的危机。

【白起剧照】

第三个阶段,是赵括为了打破缺粮的不利局面,主动走出百里石长城防线,正面寻求和秦军主力决战博一线生机的时候。这一战,白起并没有和赵括硬碰硬,他采取了分割政策,一方面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让赵括主力一分为二,另一方面立马派人占据了百里石长城,彻底切断了赵军的退路。

百里石防线易守难攻,在廉颇的布局中,赵军只要死守这条防线便可掌握战争主动权立于不败之地,进可以主动出击,退可以等诸侯联军的救援。

但廉颇恐怕也没料到,秦军为了完成切割赵军粮食运输道路的计划,竟然把长平一带的士兵数量从20万增兵到了60万,这是打算一举灭掉赵国的主力军。

赵括在发现自己被包围的时候,第一时间没有选择突围,他将希望寄托于另外一边被包围的赵军能够和他合力行动。

白起为了减少损失,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打法,被分割开的赵军得不到主将指令,又不敢轻举妄动,这种情况下,赵括错过了最佳突围的时机,以至于等他想行动的时候,赵军已经人困马乏战斗力远不如前了:“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

【剧照】

综上可知,秦国能在长平之战中取得大捷,其中固然有白起出神入化的用兵能力,也有赵军受限于粮食问题的原因在内。

·漠北之战中,汉武帝魄力十足,举全国之力,供应前线战士

同赵军的凄凉相比,漠北之战中的汉军饮食,则诱人太多了。

"步兵五十万,马匹三十万,以五人保证一人"

这句话出自央视历史大剧《汉武大帝》,是汉武帝在准备漠北之战时所说的台词。看起来虽有些许夸张的成分,但真实历史上,漠北决战,是一场赌上了汉朝国运的战争。汉武帝为了准备这场战争,让整个汉朝来了次总动员。光是牛羊就准备了百万头,更是动用了几十万的步兵来负责粮草后勤保障工作,为的就是让在前线作战的十四万骑兵吃好喝好!

这里可以得知:士兵吃得好的时候,是能够吃上牛肉,羊肉这类奢侈品的,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普遍。

二、什么样的食物能够被选为军粮呢?

军事战争中,外行看装备,内行看后勤!军队的粮草后勤问题一直是重中之重,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利的关键点就在于:奇袭乌巢(袁绍军粮草重地)成功!

那么平时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大多都吃些什么呢?

能够成为军粮的食品,必然符合三个因素:易携带保存、产量高、富含营养价值

如果是需要外出作战的部队,那么所带的军粮必然是干粮居多。外出作战,行踪必然不能暴露,尤其是需要奇袭的那些部队。所以生火做饭的方式必然就很少。加上古代运粮很不方便,运到前线的食物必然也是易于长期保存的干粮为主。

对于守城部队而言,就不用担心军队行踪的问题了。守城的士兵相较于那些出城远征的部队而言,不仅能吃到那些新鲜的蔬果之类的东西,还能享受到更多的热食。当然都是建立在物资充足的情况下。

【运送粮草】

三、包子馒头、有饼有肉,军队的伙食挺丰富

古代军粮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先秦时期的军队口粮通常就是带些栗米、饼子之类的硬货,而唐宋时期的军人,都可以吃上各类包子馒头、咸鱼腊肉了。

通常称为谷,去掉外壳后,也就是小米。小米由于有着非常容易保存的特点,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都和军队饮食息息相关。一般都用来煮粥(比干饭省米),加入各种野菜,豆类来煮,进行食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运输也不发达。小米这种易于保存的优点就自然成为了军粮中的常客。

【栗米】

包子馒头

相传诸葛亮在平定南中的时候,发明了馒头和包子。《三国演义》中虽然记载诸葛丞相是因为不忍用人头祭祀而发明的,但个人观点认为应该也有考虑到它方便携带的特点吧,不然怎么传到后世且作为了常见食物呢?

不过馒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原型"面起饼",也就是面粉发酵蓬松制作而成的食物。

包子也差不多就是带馅的馒头,这个称呼最早来自于宋代,《燕翼诒谋录》中记载到:"仁宗诞日,赐羣臣包子。"

【包子】

腊肉

腊肉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夏朝。

相传在夏朝时,人们会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所以十二月又称为腊月。所以大约在夏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腊肉。腊肉有着十分易于保存的特点。且单人携带方便。也相较于干粮有着更高的热量。却不知为何,在中原王朝的军队中,似乎出现的比较少。

古代中国属于农耕文明,战国时期能见得最多的食物也就是五谷杂粮,以及品种并不多的蔬菜。

【腊肉】

黄瓜,番茄等这些可生吃的蔬果

黄瓜是在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带入汉朝,而番茄,也就是西红柿,普遍认为原产于秘鲁,在清朝中期传入中国。

不过这些可生吃的蔬果由于没有长期保存的条件,外出行军打仗的军队带的也不会多。一般应该会常用于古代守城部队的军粮。古代中国属于农耕文明,战国时期能见得最多的食物也就是五谷杂粮,以及品种并不多的蔬菜。

大饼

由于面粉加工技术不够成熟,像大饼馒头这类食物得等到唐朝才成为军粮。在唐朝以前,大饼仅仅在民间偶尔食用。

【饼】

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思想,战乱时加重了平民的负担

唐武宗时期,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曾经在山东半岛居住过一段时间。在他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中有明确记载到山东一带的居民饮食状况:"不曾煮羹吃,常年小住吃冷菜。"

冷菜这类食物都已经属于招待级别的饮食了。那么可想而知,在平时,这些平民大概吃的都是什么了。至于为什么不吃热食,很明显,古代人并不是能够随处取到火源的,即使有火源,也没有可以烧的薪柴。

因为当时城市里的居民家里也普遍缺少可以烧的木柴,煤炭之类的,也只有当时朝廷中的官员或者大户人家能够用得上,而且这类物品也是受到皇帝严格管制的。

可以得知,在古代,平民百姓的饮食并没有那么多的花样。大多数也只求一个"果腹",能吃饱都基本上算奢求了。如果是和平年代,风调雨顺还好,至少还能够安安心心的种地,每天还能有正常的日子过,娶妻生子后,平平凡凡度过自己的一生,就已经足够幸福了。

【古代农民】

若是战乱年代,那就只能说悲惨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乱年代,各个地方的粮食大多会优先供应军队。如遇上干旱、洪水这些天灾导致土地歉收的话,就会出现饥荒,流民遍地的现象,那时候吃观音土,啃树皮、草根这样的惨状都是常态。

比较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诸葛亮北伐时,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方法就是:坚壁清野。也就是避免决战,待其粮尽,自然退兵。操作极其简单先不说。坚壁清野这种做法,其实十分自残。首先"坚壁"大意为是"避免决战",这个可以理解。而"清野"就惨了,清野就是销毁周围田地的收成。能征收的征收,不能征收的直接毁掉,不能留给敌人。

所以这种做法,最受伤的就是老百姓了。一年的劳作收成化为乌有不说,还要眼睁睁看着他人毁掉自己辛苦劳作一年,即将盼来的收成。

总结

古代士兵所吃的那些可口的食物里,蕴含着厨师和农户的“深情”,这是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支持士兵保家卫国的行为。

对于戍边的将士们而言,吃的是饼,饼中却是深深的敬意。

古代军队的饮食菜单,浓缩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透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民生问题、风俗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