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雲岡石窟(三)

 二氧化硅2012 2020-05-30

穿過莊嚴肅穆的靈岩寺,一座白石橋引導遊客前往武周山下的石窟群,領略佛門精華。

北魏,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的東魏、北齊、隋及初唐,平城改為雲中郡恆安鎮治。

唐代,據金皇統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記》載:「貞觀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涼傳》卷上(古今勝跡三)記載,當時有一位儼禪師「每在恆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終於石室」。初唐以後,平城呈現蕭條景象,雲岡石窟的建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未有大項工程。

遼金,遼興宗、道宗時期,遼皇室曾對武州山石窟寺進行過延續十年之久的大規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構窟檐的通樂、靈岩、鯨崇、鎮國、護國、天宮、崇福、童子、華嚴、兜率十座大寺,並對一千餘尊佛像進行了整修。遼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佔大同,「寺遭焚劫,靈岩棟宇,掃地無遺」(《大金西京重修華嚴寺碑》)。金皇統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師稟慧重修「靈岩大閣」(今第三窟外的閣樓),「自是,山門氣象,翕然復完矣。」(《金碑》)。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廟院尚存。

明代,大同雲岡再度荒廢。雲岡之稱始於明嘉靖年間,明末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義軍路經大同,留部將張天琳駐守後清軍入關攻佔大同,雲岡寺院再遭兵燹,淪為灰燼。

清代,清順治八年(1651年)雲岡寺院得以重修。現存第5、6窟的木構窟檐和寺院即為此時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於冬日回鑾巡幸雲岡寺並御書匾額「莊嚴法相」。清乾隆年間雲岡石窟亦曾有修葺。

近代,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雲岡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結構建築(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設置專門保護機構,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護,並對公眾開放。

雲岡石窟佛教藝術按石窟形制、造像內容和樣式的發展,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稱為曇曜五窟。根據《魏書·釋老志》(卷114)記載:「和平初,師賢卒。曇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曇曜於復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於路,御馬前銜曜衣,時人以為馬識善人,帝後奉以師禮。曇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文中記述的開窟五所,就是當時著名的高僧曇曜就選擇了鍾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曇曜五窟,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徵的曇曜五窟。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併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00:04
去APP下载

中期石窟:是雲岡石窟雕鑿的鼎盛階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這一時期(471~494年),是北魏遷洛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雲岡石窟是集中了全國的優秀人才,以其國力為保證,進而雕鑿出更為繁華精美的雲岡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遷都前,皇家經營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歷時40餘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後室,壁面佈局上下重層,左右分段,窟頂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題材內容多樣化,突出了釋迦、彌勒佛的地位,流行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出現了護法天神、伎樂天、供養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緣和維摩詰故事等。佛像面相豐圓適中,特別是褒衣博帶式的佛像盛行,出現了許多新的題材和造像組合,側重於護法形象和各種裝飾。中期石窟也是積極於改革創新的時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過程。這多種因素的綜合,也就產生了所謂富麗堂皇的太和風格,主要特點是漢化趨勢發展迅速,石窟藝術中國化在這一時期起步並完成,這個時期即雲岡中期石窟,它所呈現的內容繁復、雕飾精美的雕刻藝術特點大異於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華麗,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徵。

晚期石窟:北魏遷都洛陽後(494年),雲岡石窟大規模的開鑿活動雖然停止了,但鑿窟造像之風在中下層階層蔓延起來,親貴、中下層官吏以及邑人信眾充分利用平城舊有的技藝在雲岡開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這種小窟小龕的鐫建一直延續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這時大窟減少,中、小型窟龕從東往西布滿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還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龕,約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單窟形式出現,不再成組。造像題材多為釋迦多寶或上為彌勒,下為釋迦。佛像和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這種造像為北魏晚期推行「漢化」改革,出現的一種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藝術形象,成為北魏後期佛教造像顯著特點。這一特徵和風格在龍門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現,對中國石窟寺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靈岩寺西橋和後面「雲岡石窟」所在的武州山。

志潔冰壺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比喻潔白明淨。多指人的品格。出自元·劉因的《飲仲誠輒瓢》「酒中醒境染未識;冰壺秋月崑崙峰。」

耕讀傳家

耕田可以事稼穡,豐五穀,養家糊口,以立性命。讀書可以知詩書,達禮義,修身養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讀傳家」既學做人,又學謀生。

這裡所說的「讀」,當然是讀聖賢書,為的可不是做官,是學點「禮義廉恥」的做人道理。因為在古人看來,做人第一,道德至上。

在耕作之余,或念幾句《四書》,或讀幾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或聽老人講講歷史演義。人們就在這樣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接受著禮教的熏陶和聖哲先賢的教化。

清《睢陽尚書袁氏(袁可立)家譜》:「九世桂,字茂雲,別號捷陽,三應鄉飲正賓。忠厚古樸,耕讀傳家,詳載州志。」

穿過了山堂水殿,即將開始第一窟的遊覽,穿過石牌樓拾級而上,迎面一堵青磚石刻照壁矗立眼前,這就是著名的「比丘尼曇媚造像記」,據史籍記載,景明年間,由於寺院經濟的膨脹,僧尼們用度的糜費,影響了國力,因此朝廷曾對立寺、造像、度僧加以嚴格限制。這就是所謂「景明之禁」。在此,佛門弟子曇媚等借造像題記的機會,傾心懷念幾十年前文成帝復法的盛世「昌辰」,大力宣揚佛教教義,更具有進一層的現實意義。今天,它的意義和價值卻在於,真實地記錄了「景明之禁」下北部平城僧尼這次頗具規模的造像活動,對研究雲岡石窟的開鑿情況,特別是曇曜五窟的完工時間,以及古書上關於雲岡佛寺「東為僧寺,西頭尼寺」的說法,都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和依據。

比丘尼曇媚造像記的書法極佳,藝術價值極高。它屬於魏碑中用筆以圓為主,結構雄渾寬博的一類,與歷來被認為是「北碑之冠」的北魏大書法家鄭道昭的《鄭文公碑》完全一致。

此石用筆以圓筆為主,幾乎是筆筆中鋒。除少數點畫起筆出現一些方筆外,多數點畫部破方為圓,不像一般魏碑那樣大起大落的方筆寫法。結字方整,筆勢開張,穩健而寬博,古樸而飄逸,具有大家氣象。此石的不足處是刻工比較粗率,刀法不能盡達筆意,甚至有漏刻的筆畫。但這些並不影響它的藝術價值和風采。

《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是雲崗石窟出土的北魏時期一塊完整的造像題記碑文。是1956年11月間雲岡文物保管所在整修曇曜五窟之一的第二十窟,即所謂露天大佛窟窟前積土時出土的。這是雲岡石窟難得的一塊完整的造像題記。從其完整和獨立的情況看,它很像是置於龕中或嵌於壁間坍塌時埋入土石中的。這塊造像記石質為較細的砂質岩,略呈方形,高0.3米,寬0.28米,字跡大小不一,最大者約為3X2釐米,最小者約為1X1釐米。楷書十行,每行十二字,共110字。石上文字除首尾兩行稍有殘缺外,其餘都比較完好清晰。此記末行年號已漫滅不可連綴,所幸第二字右半「月」字尚存。考北朝年號,第二字右為「月」者,有孝文帝承明,宣武帝景明,東海王建明和北齊廢帝乾明,而其中數到四年者惟有景明。就此斷定此碑年代為景明四年(503年)。全文是:

(夫含)靈鏡覺,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應物。利潤當時,澤潭機季。概不邀昌辰,慶鐘播末。思戀靈福,同擬狀金石。冀瞻容者加祗受;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資津,十方齊慶。頌曰:靈慮巍凝,悟言鑒覺。家絕照周,蠢趣澄濁。隨像擬儀,瞻資懿渥。生生邀益,十方同沐。四年四月六日,比丘尼曇媚造。

據考證此石為北魏景明四年(公元503年)遺物。造像記的大意是,佛的法力無邊,它象一面十分明亮的鏡子,照耀、沐浴著世世代代、十方萬物。雕造佛像可以使後來的人們瞻仰佛的形容時感到寧靜,懷念佛的儀態時得到快慰。生生受其澤潤,處處鼓舞歡慶。

《比丘尼曇媚造像題記》書法極佳。縱觀其以圓筆為主,寬博雄渾的書風,應與魏碑名品《鄭文公碑》相類。特點之一是圓潤衝和。此記用筆幾乎是筆筆中鋒,不似一般魏碑書體大起大落的方頭重腦。除少數點畫偶見方起外,起落之處大多破方為圓了。橫畫一改露起為藏入,鮮見刀斧稜角,迭橫多見連帶和筆斷意連的行書筆致。折筆除「照」、「寂」、等個別例子外,都取篆法,用圓轉作方折。捺畫寫得飽滿開張,起筆出鋒全是圓筆,既存隸意,又具楷則。斜提和戈挑,全無「醜魏」方重面目,頗多鐘王衝和內擫之態。

此石書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寬博從容。結字方整,筆勢開張,寬厚穩健,古樸閒逸。總而言之,其書結體為方形,分而觀之則寓方整於變化之中。像「鏡」、「覺」等字,下部寬舒而不局促,存天趣而去雕飾。「感」、「機」、「儀」等字中的「戈」都不上趯,而是斜曳至右下緩緩帶住,無劍弩之態而具沈雄之勢。「時」、「末」、「濁」等字的竪鈎平緩左出,猶遺分書之法。余如「鑒」、「嚴」、 「趣」 、「益」的結字更是不泥成法,天趣盎然。

入佛知見

學佛沒有別的,恢復自己本性而已。「照見事實真相,此即佛之知見」,《法華經》上說「入佛知見」,就是這個意思。唯有自性裡面真正智慧現前,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瞭了,這叫照見。可見它不是分別見,不是妄想見,它是照見。像明鏡、像鏡子照物一樣,照得清清楚楚。

於智上求佛法

以悲下化眾生

在修學般若智慧方面,菩薩還要繼續向上修行,追求成佛的最高理想。因為菩薩慈悲心,菩薩甘願到最苦的地方去化度一切受苦眾生,這兩句話,是佛經中對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精神境界的描述。

石鼓洞(第一窟)

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

第一、二窟為一組塔廟雙窟,窟外兩側各殘存一座單層方塔。第一窟外壁明窗東側題刻清代朱廷翰《游雲岡石佛寺詩》。窟內平面呈長方形,平頂,中央方塔上下兩層,仿木構屋頂塔檐。塔頂處蛟龍盤繞,須彌山逶迤。北壁主像為交腳彌勒菩薩。東壁下層浮雕「睒子本生」故事。據考證,第一、二窟遼代以前建為護國寺,為雲岡十寺之一。明清號曰「石鼓寒泉」,屬雲中八景之一。

寒泉洞(第二窟)

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

窟外壁明窗上方及西側題刻「山水有清音」、「雲深處」。窟內三級方塔居中,塔面上刻出瓦筒、檐椽、門拱等仿木建築構件,上層四角鏤刻八角柱。窟內四壁分層分段佈局,最上層雕刻天宮伎樂列龕,下面依次為禪定坐佛帶、大型列龕、長卷式浮雕故事,最下層為公演人列像。北壁主像為釋迦坐佛,風化嚴重。東壁下層浮雕太子「箭射鐵鼓」佛傳故事。該窟地下有泉水湧出,舊名「寒泉洞」。

00:29
去APP下载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後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後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築的形象資料。

窟內中央方形塔柱

古道車轍

雲岡古稱武州塞,自趙武靈王以來即是貫通西北的邊關。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平定西域,中西文化交流再掀高潮,武州山大石窟寺成為平城(今大同)絲綢之路的前站。唐遼金元以降,這裡仍是胡漢之間的重要孔道。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靈岩寺洞(第三窟)

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

雲岡最大的洞窟,原設計為大型塔廟窟,但終北魏一代未能完成。窟外依崖原建有木構大閣,今僅存十二個梁孔,說明當年的佛閣為面闊十一開間巨製。上層台面兩端各一座三級方塔,兩塔間鑿二明窗,明窗之間為一厇殿形窟室,主像雕交腳彌勒。窟面東西各開一門,窟內北壁雕阿彌陀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三尊像,即「西方三聖」。主尊高10米,倚坐,面部圓潤豐滿,神態超然。兩側菩薩頭戴寶冠,精美莊嚴。其雕鑿年代,目前有北魏、隋、唐及遼四說,多依據造像藝術風格而推論。窟內留下的分割、揭取岩石的遺跡,是瞭解古代石窟開鑿方法的珍貴實物資料。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四窟

公元四九四~五二五年

塔廟窟,一門二窗。該窟未按計劃完工。中心塔柱四面造像,均為一佛二菩薩。窟內四壁風化嚴重,南壁有正光年間(520~525)「為亡夫侍中造像記」題銘,是雲岡石窟目前所知時間最晚的北魏造像銘記,現已風化不清。窟頂東端可見團蓮與飛天。

⬆️

第5~45窟

CAVES NO 5-45

雲崗石窟前原有不少廟院,營建年代悠久,但都在無情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的荒廢,沒能幸存下來,隨著大同文物保護事業的不斷發展,有的已經恢復,有的正在恢復。武周山東麓的龍王廟,應是復建的廟寺,因為沒有介紹,具體創建年代不清,但從其建築風格上看,最少清代已經有過。

龍王廟遺址

雲崗龍王廟建在武周山東麓的澗溪源頭,廟寺雖不大,但建築古樸、壯觀。

龍王廟溝即雲岡石窟第4、5窟間的山谷,山谷的北端清代建有龍王廟,由此得名。

龍王廟溝西部佛龕

龍王廟坐北朝南

龍王廟

龍聽經聲施德澤

水環佛殿布慈雲

香樟木雕龍王

二層正廳石佛

戲台面北

乾坤世界

此唱彼和其麴隻應天上有

古事今情斯人莫道世間無

高山流水

廟宇依山而建

巍峨壯觀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後室,後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現存建築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大同雲岡石窟第五窟正門

佛境佛地,乘建佛心成佛像;

雲山雲嶺,帶將雲水繞雲城。

前廊右側的石碑,為大清咸豐辛酉年所立的《重修大佛寺碑記》,碑文下半部損壞較重,碑文未錄。

大佛洞(第五窟)

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

第五、第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前四層木構樓閣為清初順治八年(1651)宣大總督佟養量主持修建因岩結構,蔚為壯觀。窟前兩壁上層各雕一株枝繁葉茂的聖樹,二佛側身樹下對坐,神情安詳;下層金剛力士頭戴雙翼羽冠,身穿甲胄,威風凜凜。窟內北壁座佛高17米,是雲岡石窟中最高大的佛像,後世包泥彩繪,呈唐代風格。東西兩壁各一立佛,西立佛鼻直眉彎,略顯笑意,雍容秀典。後壁鑿有禮拜道。

窟內大佛

壁畫

頂天立地奇男子

照古騰今大聖人

釋迦佛洞(第六窟)

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

該窟為中心柱窟,亦名支提、塔廟窟,雕飾富麗,被譽為「雲岡第一偉觀」,是世界藝術雕刻史上的奇跡。窟內中央方形塔柱分上下層,高15米,上層四面各鐫一立佛二菩薩,四角鏤雕大象承馱九級樓閣式方塔;下層四面開龕坐佛。窟內四壁上層環列立佛十一尊,華蓋承懸,氣宇軒昂。窟頂格狀,格間可見騎乘各種動物的多臂多首天神。窟內現存反映釋迦一生的佛傳故事圖三十餘幅,集中表現了佛主從誕生到出家、弘法等一系列具有標誌性紀念意義的場面。這些故事圖雕刻,結構合理,手法簡樸,為犍陀羅藝術東傳的新創造,彌足珍貴。

雲岡石窟第六窟外門

黨群生慈雲廣被;

願庶物法雨同沾。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西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開龕中的佛像

二菩薩坐像

壁畫和佛像

01:24
去APP下载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西來第一佛洞(第七窟)

公元四七一~四九四年

第七、八窟是雲岡最早的雙窟。窟具前後室,主室平面呈橫長方形。窟內造像胡風漢韻,交相雜糅,東西文化在這裡發生了最絢爛的撞擊與交融。第七窟明窗兩壁為比丘樹下參禪思惟像。北壁上層大龕正中為交腳彌勒,兩側為倚坐佛像,下層為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南壁長方形帷幕龕內,六身高發髻供養天半跪相對,端靜秀麗,風姿綽約,素有「雲岡六美人」之譽,是西域造像融入東方元素的上乘之作。窟頂摹仿木構建築中的平棊藻井,24對飛天圍繞盛開的蓮花飄然曼舞。

1994年所立的《 云冈石窟抢险维修工程碑记》,全文如下:

云冈石窟抢险维修工程碑记

云冈石窟开凿于五世纪中叶,距今一千五百余年,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

造像五万一千余躯,是我国第一座国家经营的北魏石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堪称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瑰丽的艺术宝藏。解放前,以自然侵袭岁久,复遭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盗劫破坏,石窟内外、苍凉满目,险象环生。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關懷下,石窟屢有修葺。一千九百七十三年九月,周恩來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蒞同,當場指示:「雲岡石窟三年要修好」。為從根本上治理維修,翌年五月,由國家文物事業管理局、山西省和大同市黨政領導組成維修工程領導組,根據石窟險情,「搶險加固,保持原貌」為准對曇曜五窟、五華洞等重點洞窟,採用高分子化學材料灌注、粘接、封護裂隙;連接金屬鉚桿牽拉、固定厳體,再以鋼筋、料石、水泥砂漿支護危石。本次工程由一千九百七十四年五月開工,至一千九百七十六年九月竣工,總用工六萬餘。

石窟维修后,主要险情基本排除,外表整新如故,工程告竣,因刻石以记。

山西省大同市人民政府立石

公元一千九百九十年四月十五日

北壁上下層的佛像

窟頂的高浮雕佛像

三頭八臂的摩旈首羅天

五頭六臂的鳩摩羅天

民國九年修建工程碑記

雲岡石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開鑿於5世紀中葉,坐落在大同市城西的16千米的武周山南麓,武周山北岸,東西綿延一千米。造像254個,石雕造像51000余尊,最大佛像17米,最小僅2釐米,雕飾奇偉,是中國最大規模的石窟群。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大同市雲岡石窟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巨石橫亙,石雕林立,蔚為大觀。他們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載歌載舞,神采飛揚,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懷抱琵琶,悠然自得,笑迎遊人。這些佛像、飛天、贊助者、供養人的面貌和衣飾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勤勞。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異域色彩。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融匯了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這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性勞動的智慧結晶,也是他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游雲岡石窟(四)

游雲岡石窟(五)

游雲岡石窟(六)

資料來源:山西省大同雲岡石窟景區 互聯網

更新于 17分钟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